当前位置:首页 > 围棋基础训练初级入门篇
《围棋基础训练初级入门篇》《技巧大全》《死活大全》回复此帖 举报
那是在2005年年底,刚刚交卸了手头的工作,百无聊赖之际突然萌生了去外地教
棋的念头。我的脾气是说干就干,马上去中国围棋家教网上找工作。找了半天,一份常州海风棋院的招聘启示引起了我的注意。苏锡常,著名的长三角,江南水乡,暮春三月,草长莺飞一连串带有江南特质的符号冒了出来,再加上还不错的工资待遇,我立即拨通了海风张伟东老师的电话。短短几分钟的通话使我有幸成为了全国围棋老师中的一员,36个小时之后,我坐上了驶向常州的火车,开始了在常州的教棋生活。 海风印象 先说说我未来的老板张老师吧。棋院的老板和教师跟其他行业的雇主与员工的关系不太一样,除去工作上的关系还有一层棋友的情谊,甚至后者的意义要大于前者。电话拨通之后除去简单了解了一下我的个人情况,自然就谈到了棋力。我当时是TOM6的水平,和张老师约好在网上下一盘测试棋,登陆之后马上有人对我提出邀请,定睛一看,乖乖!TOM8,网名是散步的鱼,原来我未来的老板是位高手啊。可能是张老师手下留情吧,这盘棋我一度还有点机会,最后虽然输掉了内容上还过得去,初步的考验通过了,接下来就是在实践中表现了,一定要加油啊!
其实对于教棋我还是有信心的,第一:我超喜欢小孩,自认为在小孩当中也有“孩子缘”;第二:毕业后我的工作一直没离开教育行业,跟学生打了足足8年交道;第三:也是最有把握的一点,在天津时兼职教棋就做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多少积累了一些经验。不料到常州的第一堂课就遇到了麻烦,那就是——语速。从小在天津长大的我普通话自然比较标准,但是语速有些快。而且我带的第一节课是幼儿园小朋友的启蒙课,他们听不太习惯。糟糕的是我当时似乎没太在意,还是课后张老师提出了建议。问题倒是不大,但是可见张老师要求的严格与细心,经过后来的交往才知道原来张老师对教师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棋力,谈吐还有形象,找位老师不亚于找对象,呵呵。不过从一个学校管理者的角度考虑不从源头上把好教师质量关,那棋校的教学质量又从何谈起呢?两年多的时间前来海风面试的老师如过江之鲫,但真正能堪大用者寥寥无几。其实中国围棋市场的前景是想当广阔的,围棋教育对于孩子情商的塑造无疑是有帮助的,怎样抓住目前的机遇提高老师的业务水平和亲和力对于围棋教育机构和老师自身都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现在的围棋市场,合格教师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初到常州当然要打听当地有哪些知名好手,大名鼎鼎的第二届晚报杯冠军韩启宇老师就在常州体育局任职。年届花甲的韩老师自然是常州业余围棋的重镇,接下来要排到的就是张伟东,张海东兄弟了。哥哥张伟东是海风棋院的龙头,弟弟张海东则是名震一方的业余高手。海东曾经参加了2007年在安徽举行的“宁国杯”大奖赛,在胡煜清,孙宜国,张谦等业余豪强的包夹中杀出一条血路,最后勇夺第9。海风棋院在三大好手中三占其二,在常州围棋市场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有段班学生的数量和质量也稳居前茅。初到常州海风棋院的发展刚刚进入稳定期,棋院草创时学生数量仅能以个位来计算,教师也只有张老师一人,跌跌撞撞走过来三年,学生数量已接近百人,梯队建设也初具规模,个中的艰辛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张老师棋力不弱,教棋也是好手。对于初级水平的孩子海风最重视的是基本功的培养,对于课上的死活手筋训练和家庭作业是非常重视的,这点和天津专业道场的教学思路不谋而合。局部战斗都不能准确处理,所谓的“大局观”就完全成了摆设,而且局部战斗的结果比较直观,对于孩子们来说接受和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上手自然比较快。张老师兄弟都是棋馆里摔打出来的,算路极深,对“卫生棋”不屑一顾,尤其反对小孩子下卫生棋,可偏偏张老师弈城的账号叫做“常州书房棋”,估计是为了给对手放烟雾弹。两兄弟长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我下棋最讲棋理了。”其实都是以强大的战斗力作为后盾,奉劝常在弈城混的兄
弟们万一碰到了“书房棋”千万别着了道。
棋校的龙头即懂棋又懂教学,海风的历届比赛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每逢五一,十一的大赛之后,做喜报就成了棋院必做的功课,棋校走廊两边的墙上渐渐挂满,以至于新的成绩公告很快就要找不到地方了。最后老师们一商量干脆做块大的,把历年来海风有段的学员都写上,也算是5年来棋院工作的一个小结吧。现在这块巨大的牌子就挂在棋院一上楼梯正对面的墙上,我每到棋校时都会下意识地看上一眼,尤其看到那些我所熟悉的名字,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千万普通围棋教师中的一员孩子们的成绩无疑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数数曾经获得段位的学生,居然接近百段,但愿将来他(她)们中有些人棋艺有成,能够超越老师,那是我最大的心愿。
同事和朋友
围棋老师都来自五湖四海,流动性又比较强,在常州的两年着实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其中合作时间比较长真正能称得上同事的只有来自重庆的夏兵老师和张伟东张海东兄弟。
四位老师共同特点都是自学成才的实战派,怎样教会孩子们战斗是贯穿在教学中的主线。这也保证了海风从启蒙至高段班孩子们思路的连贯性,基本功扎实,讲究筋与形,战斗力强也成为海风学生的共同特点。
虽然出发点一致,但夏老师和我的教学风格截然不同。夏老师的课极富激情,肢体动作丰富,语言流畅诙谐,管理孩子手法宽猛相济,是公认的海风第一启蒙教练。尚未入门的孩子们往往刚一接触就被夏老师张扬的个性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进而对围棋产生强烈的兴趣。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上课的风格和手段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标记,老夏的课也不例外,就连“体罚”也极具魅力。老夏的标志手法是“打屁股”,眼睛瞪得巨大,张牙舞爪地扑上去抓住淘气的小家伙一把按翻在桌子上,手掌张成蒲扇状,而手势却是高举轻落,虽然打上去发出“砰砰”巨响,其实是一点也不疼的,深得敲山震虎之妙,而骇人的声势,夸张的动作早把旁观的家长笑翻。
在孩子中的威信也使老夏在家长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再加上本身就是重庆的单身帅哥,很快就有家长来介绍女朋友,老夏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常州女婿。夏师母比老夏年轻9岁,是标准的江南贤妻良母,性情温顺,待人接物大方得体,再加上厨艺精湛,现在的夏老师羡煞我辈,也不知成为多少围棋老师所要效仿的目标。 伟东海东虽是兄弟,讲课风格却是各有千秋。作为地方业余强豪哥哥伟东显然对死活手筋和定式大全做过深入研究,可谓滚瓜烂熟,上课形式以复盘为主。对于孩子们实战中的攻防讲解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可谓才将带兵多多益善,就连旁听的老师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弟弟海东则是标准的学院派,上课前对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务求去粗取精,某些变化还要抓住我和老夏一起拆解,可以说是最聪明的人去用最笨的办法,把上课当成了治学。两兄弟一个所长在于“博”,一个所长在于“精”,作为海风高段班的教练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 初到常州时老夏还是单身,我们同吃同住,2006年初同时各带一个定段冲刺班,工作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私交极好,暗地里把对方都作为对手互相较劲。从那时起海风多了一道风景,就是不定期地举行班与班之间的对抗赛,一搞就是两年多。说实话我们的目标都是把对方搞个10比0,可每次的结果都非常接近。每次比赛双方如临大敌,记录本是必带的工具,比赛结束后把本子收上来认真研究,找差距,补漏洞,一段时间后再比赛,再研究,把对方都当作了假想敌。在日复一日的切磋较量中孩子们的棋力慢慢成长,2006年五一在南京进行的升段比赛中双双获得大捷,夏老师班9人参赛7人定段,我班上10人参赛8人定段,最后的结果还是半斤八两,如果身边没有老夏要想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可能的。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我就要离开常州,身边少了一个重要的对手和朋友,心里边的遗憾无法表达。我想在这一点上夏老师的失落感也不下于我吧?
优秀生和宝宝班
来常州两年,教过的孩子数以百计。江南灵秀之地聪明孩子数不胜数,在围棋上面有所成就的小孩则更是聪明孩子中的聪明者。其中有个叫汪成的小家伙由老夏启蒙带到1段,我带到2段,张老师带到4段,总共用了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可称得上是海风的骄傲。 从外表上看汪成就是个聪明孩子,眼睛又黑又圆,总是咕噜咕噜转个不停,而且极端好动,真不知道除了下棋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安静片刻。汪成的棋风是典型的战斗派,对于攻杀方面有与生俱来的嗅觉,3段升4段时张老师曾经抱怨汪成的判断实在太差了,我跟老夏只能抱以苦笑,从学棋第一天开始小家伙就是靠攻杀制胜,屡试不爽,现在要改怎么改得过来啊?还好汪成在接下来的升段赛中发挥出色,7连胜定4段成功,张老师开始吹牛:“汪成的棋现在有点正宗了吧?”定4段成功后汪成到北京汪见虹道场修炼了3个月,2008年元旦参加常州的市比赛,这次比赛常州成人高手倾巢而出,小汪获得第20名的佳绩,成为常州年龄最小的5段(9周岁),学棋时间仅有两年半不到,并且保持着定段升段参赛成功率100%的大记录,令人惊叹。
除了汪成,海风还有很多极具天分的孩子,我教过其中的俞泽梓,张庆恩,刘泽,周霑,吴晓玲(女),房子卿,施子鹏,王宇晗,周昊川,彭晨元,陈逸卿,郭晨曦等人,他们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升到3段甚至更高的段位,应该说作为一个围棋老师能够碰到这样一群即聪明又可爱的孩子已经是足够幸运了。 曾经和夏老聊天时谈到一个话题,汪成这样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呢?最后得到的结论是大概100个孩子中有一个,以海风目前的发展速度一年大致能碰到一个,能达到4段的孩子大致是60分之一,3段大致是30分之一,依次递增。做为围棋老师如果仅仅以培养汪成这样的孩子为目标的话那围棋普及之路也未免太窄了,而如果一个老师仅能培养汪成这样的学生也无疑是不合格的。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琴棋书画中围棋的竞技性使下棋带有了比武的性质,而对手又是面对面而坐,输棋带来的刺激非常强烈的。大多数放弃的孩子都是因为承受不了输的痛苦,而当一个老师面对孩子的家长被问及:“为什么我的孩子最近经常赢不了?”这个问题时无疑是比较尴尬的。所以在接新班时我有意培养孩子们树立一个观念,为什么赢不了?是因为输得还不够,想要胜利首先要学会怎样面对失败。围棋不是仅仅给绝顶聪明的孩子预备的,普通的孩子通过学围棋同样能够得到教益和启发,老师能通过耐心的引导让大多数的孩子收益,这才能够达到围棋教育意义的最大化,围棋普及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老师们私下曾开玩笑,把聪明孩子不多的班称作“宝宝班”,原来我也觉得带这样的班是件比较痛苦的差事,但随着教学技巧的慢慢熟练,突然发现把原先看似跟围棋无缘的孩子领入围棋的殿堂竟是一件非常开心和得意的事情。仔细想想其实每碰到一个“宝宝”对老师的耐心和教学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宝宝们棋力的提高也证明了老师教学能力的长进。这其中也包括幼儿园的课,初到常州是不会上幼儿园启蒙课的,这个学期居然带了一个大多数老师们视为畏途的幼儿园小班,具体效果怎样虽不敢妄下结论,但能够从硬着头皮接班到能比较顺利地上完一节课,对我来说这一点无论如何是个进步。这两年作为老师虽然在教学上有了些微末的成绩,但从孩子们身上学到的东西是在是太多了。
几点心得
从96年开始断断续续教棋,一直到现在成为一个专职围棋老师心得多少会有一些的。谈不上有多高明,充其量也只是引玉之砖,不敢专美,让真正的行家见笑了。
【一】眼力的培养:孩子们刚刚接触围棋,对于围棋是怎么一回事完全没有概念,需要从气和吃子开始培养对棋的认识。刚刚开始下棋的孩子对于下一手下在哪里比较茫然,棋盘对他们来说是太大了些,而对于仅仅做过一些粗浅的死活题的孩子,过于强调“算路”只会让大多数的人更加无所适从,引入“眼力”的概念对培养初级入门的孩子对围棋的认识是
有帮助的。从入门至业余5段让9子眼力的培养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打吃,断点,大场和死活,对胜负的影响则是依次递增的关系,能够看清死活,知道攻防,就可称得上会下围棋了。我习惯在定段赛之前的最后一个月时间进行“着眼点”的训练,从网上找一些中盘攻防的片段,棋子很多,摆在大棋盘上,在整班学生对下一手发表意见后,依次讲解,这个方法我觉得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二】死活题训练:死活题的训练对于锻炼孩子的基本功是大有帮助的,死活基本功差的孩子虽然能用围空大法也能取得一些成绩,但缺乏后劲往往会成为将来成长的硬伤。我的方法是在大棋盘上摆几道(一般是四个)题目,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棋盘上也摆出来,做题时不准用棋子,只用眼睛看,有答案了举手示意,我过去在小棋盘上用手和孩子虚点,进行攻防演练。这个方法是从天津专业队学来的,优点是实战性强,大多数的孩子可以得到锻炼,并且信息量大,一节专门的死活题课可以练8至12道题目,比在大棋盘上摆题让孩子们解答的效率高很多。对于答题迅速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担任考官,考官们在考其他孩子时会碰到很多意想不到的解答,能否在短时间想出有力的破解方法对小考官们也是个考验。
【三】死活题的分类:我把死活题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直线计算型,这类题目的特点是每一手都比较简单,但解答的手数会比较长,多达20至30手。初级直线计算包括征子和滚打包收类,比较高级的如图一,图二,类似的题目《技巧大全》上面还有很多。直线计算的题目看似困难,但孩子们接受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尤其是滚打包收类的计算,对于孩子们看清打吃是最有帮助的;第二类是学习型的死活,包括常见死活形状和手筋的学习。这类死活题让孩子们空想是解不了的,必须把一些常见形状强行记住,慢慢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手筋训练对于培养初级水平的孩子局部作战手法至关重要,强烈推荐丁波老师的《围棋基础训练初级入门篇》,这上面的死活手筋可以说是经典的入门题目,从选题到分类都非常专业。顺便说一句,最后一部分跟弃子有关的死活我是不给初级班孩子们用的,上面有发阳论的题目,可能太难了。常见死活形状用《死活大全》角上和边上的常见死活就可以了,为了方便孩子们记忆,我采取的办法是分类,比如跟2.一路有关的死活,盘角曲四的死活,跟大猪嘴有关的死活,松带钩和紧带钩等等,每次讲一到两组,然后抄题目布置回家作业,每个小专题都要不定期抽查,大概经过三至四遍的讲解孩子们才能慢慢掌握,一两遍是远远不够的;第三类是盲点计算,如图三是经典的盲点计算死活,这类题目最难,需要待孩子们具备一定死活能力,棋力大致达到业余5段让6子左右水平时再来安排。解这类死活需要把常见的选点一一排除,然后把正解硬“挤”出来,堪称综合类的死活题目。初做这类题目往往要一个题目拆解成多道,我把这个过程叫做“慢动作的分解动作”,课上只讲失败图,正解留为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自己来找。麻烦归麻烦,这样训练下来效果还是可以的,很多孩子我可以让四个子,但在某些局部计算居然能够比我更精确,这不能不让我觉得荣幸之至。
【四】布局:布局的讲解以前一直是我的弱项,可能跟我的布局奇差有关。以前我的办法是照本宣科,抓来一本书就讲,然后狂布置书上的布局题目,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怎么样,有些选点确实比较虚,想要说服孩子们实在是困难。比如有些孩子喜欢一上来就点三。3,而且总能赢棋,强行阻止无论如何是不能让他服气的。这点曾经请教过夏老,夏老的回答可谓精辟:“布局讲那么细干什么?远近高低无所谓,随便扔吧。”原以为是句笑谈,仔细一想是有道理的,所谓布局无非就是搭架子,远近高低差距不过是三五目棋而已,对初学的孩子们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怎样把序盘的要素串联起来,并且迅速捏合成型最为关键,细节的内容将来可以慢慢补充,这点想通了再通过教学实践我慢慢总结出来两节布局的快速入门课,姑且叫做“大场分级法”吧。把空棋盘上的点分成四个级别的大场,一级大场是“空角”,二级大场比较多,共有五种:挂角(包括定式),守角,连片(如三连星,中国流,怪里怪气随便往中间扔一个也算对),分投和展开(即不挂角,直接占领边上的大场),需要注意两点,1:定式中的每一步棋都算二级大场,即定式要走完;2:所有的二级大场都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