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浙江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2020浙江中考科学专题复习——地球宇宙空间科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18:20:37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利用纬线在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长短可判定昼夜时长。 6总之,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春分、秋分 ○全球昼夜等长。 对于北半球,从冬至到夏至,昼渐长,夜渐短;从夏至到冬至,昼渐短,夜渐长;从春分到秋分,北极点周围连续出现极昼现象,南极点周围连续出现极夜现象,从秋分到春分,北极点周围连续出现极夜现象,南极点周围连续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二至日二分日相反,昼夜长短也相反。 九、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一个月,平均为29.53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西;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东。黄昏看到月亮是上半月,清晨看到月亮是下半月。 4、一个周期内主要月相的名称: 新月(朔)—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望)—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残月)—新月 5、月相与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和农历的对应: (1)三者成一直线时:地球——月球——太阳(新月 农历初一 朔) 月球——地球——太阳(满月 十五十六 望) (2)三者成垂直时:月球 地球——太阳 (上弦月 初七、初八)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地球——太阳 月球 7、月相的形成变化图:上半月为反“C”形,下半月为正“C”形。 5

月相 日期 新月 初一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满月 十五、十六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日、地、月三者日、地、月在同一日、地、月呈日、地、月在同日、地、月呈直位置 直线上,月球在直角,月球在一直线上,地球角,月球在太阳关系 日、地之间 太阳以东 在日、月之间 以西 同太阳出没比较 月出 月落 夜晚见月情形 月面朝向 同升同落 清晨 黄昏 彻夜不见 / 后升后落 正午 半夜 上半夜西天 朝西 此起彼落 黄昏 清晨 通宵可见 / 先升先落 半夜 正午 下半夜东天 朝东 8、 潮起潮落是由于月球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大潮一般发生在朔(初一)或望(十五、六);小潮一般发生在上弦月(初七、初八—)或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十、日食和月食 1、日食的概念: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月球遮掩的现象。日食发生在初一。 2、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3、日食形成的原理:当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时出现 日偏食, 当月球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时出现 日环食, 当月球遮住太阳的全部时出现 日全食。 4、日食的方向:太阳被月球遮掩从西缘(右边)开始,东缘(左边)结束,即由西向东。 日全食过程图:全暗前正“C”形,全暗后反“C”形 【概括口诀】日食西东,正反C 5、月食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月球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遮掩现象) 月食一定发生在望(满月 十五或十六) 6、月食的类型:月全食、月偏食。 7、月食形成原理: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影子时形成月偏食; 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影子时形成月全食。 8、月食的方向:月球被地球遮掩从东缘(左边)开始,西缘(右边)结束,即由东向西。 月全食过程图:全暗前反“C”形,全暗后正“C”形。 提醒:日食图是先正C后反C;月相图和月食图都是先反C,后正C,且大半月的图形大不同。 【概括口诀】月食东西,反正C 6

9、日食和月食并不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原因是:月地轨道面与地日轨道面有一个5o左右的夹角。 10、不能用肉眼直接观测日食、可用肉眼直接观测月食。 地球上可以日地月三者地球上的发生的先亏的 看见持续的类型 看到的样子 位置关系 可见范围 时间 方向 时间 日月地 初一 日食 部分地区 几分钟 先亏西 三种 旁边有日冕 地月日 新月 十五十日地月 半个地球暗弱的古铜月食 六 一个多小时 先亏东 二种 月地日 以上 色 满月 十一、太阳系和宇宙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炽热气体球,有大气层,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是恒星.) 2、八大行星: 水星(离太阳最近的固体星球,无大气层,无卫星,表面情况与月球相似,灰色,有环形山) 金星(固体星球,表面有很厚的大气层,气温很高,无卫星,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最亮) 地球(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 火星(与地球最相似,固体星球,大气层主要是二氧化碳,表面环境和气温与地球最接近,外观红色) 木星(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有光环,最大的特征是表面有大红斑,卫星66颗) 土星(第二大行星,最大的特征是有美丽光环和“土卫六”上有液体,卫星62颗)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是气体星球,都有光环,都有卫星,气温都较低,最远的行星气温最低。 3、小行星:小行星带主要在火星和木星之间。 4、彗星:(1)彗星的结构:彗核、彗发、彗尾(朝向:背向太阳)。 (2)彗星由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冰组成,运行的轨道是不对称的椭圆形。 (3)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绕日公转的周期是76年。 5、流星:(1)流星体:由太空中一种岩石或尘埃的聚积物。 (2)流星现象:流星体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 (3)陨星:那些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 (4)陨石: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 注意:流星和小行星有可能撞击地球. 6、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的主要原因:日地距离适中,使水能以液态存在,有大气层的保护和保温作用. 7、天空中的亮星大多数是恒星。星座是天空中的区域,全天星座国际规定88个。 8、星等:星星的明暗程度。星等越小星越亮。最亮的星属第一等星,肉眼可见的最暗的星为六等星。 9、记住几个重要的星座的形状: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天鹰座、天琴座。 7

10、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北斗七星位于大熊座,四季变化时斗柄指向随之改变:季节春夏秋冬,斗柄东南西北。 北极星位于北天星空的正中间,是北半球晴朗夜晚指北最好的标志,全年可见。 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利用北斗七星的斗前二星的连线,向斗口方向延伸5倍距离即是。 11、星图:简明地表示出星座和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利用活动星图可寻找恒星和星座。 12、银河系:由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直径约10万光年。 地月系——地球 太阳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 13、宇宙 其他恒星系(2000多亿个) 河外星系(10亿多个) 1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肉眼————望远镜————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器 (旧 地球上) 8(新 走出地球) 课堂检测 练习一、地球绕日运动 1.2019年6月27日地理结业考试,此时地球运动到图中哪两点之间( ) A.A和B之间 B.B和C之间 C.C和D之间 D.D和A之间 2.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最长的是(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3.“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环绕地球36圈,历时115小时33分,于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着陆.此段时间内,地球正运行在公转轨道上的( ) A.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 B.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 C.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 D.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 4.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这一天地球运动的位置在(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⑤纬度越高,昼夜变化越大。利用纬线在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长短可判定昼夜时长。 6总之,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春分、秋分 ○全球昼夜等长。 对于北半球,从冬至到夏至,昼渐长,夜渐短;从夏至到冬至,昼渐短,夜渐长;从春分到秋分,北极点周围连续出现极昼现象,南极点周围连续出现极夜现象,从秋分到春分,北极点周围连续出现极夜现象,南极点周围连续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二至日二分日相反,昼夜长短也相反。 九、月相 1、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称为月相。它的一个变化周期称为一个月,平均为29.53天。 2、月相变化的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地球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 3、月相变化的规律:上半月由缺变圆,亮面在西;下半月由圆变缺,亮面在东。黄昏看到月亮是上半月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