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铁路桥梁工程工程考试题 - 2010
⑶护筒埋设: A、承包人:
①护筒:包括材料、直径、厚度、失圆度、焊接质量与长度应与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相一致。
②护筒制作完成埋设前,应作好记录,并报告现场监理检查。 ③护筒埋设后,作好施工记录,护筒顶部应有表示桩或护筒中心的标志线标志。要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将自检记录报送现场监理检查。
④钻进过程中及下钢筋笼前应及时检查护筒的位置与标高。 ⑤护筒埋设后严禁扰动。如有扰动应及时从新进行复测或埋设。 B、监理:
现场监理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检查护筒的材料、直径、厚度、失圆度、长度、焊接质量是否符合《技术规范》与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a、护筒应坚实,不漏水、不变形。 b、护筒内不得有突出物。
c、护筒的内径:对有导杆的回转钻机应比桩径大20-30cm;对无导杆的钻机应比桩径大30-40cm;对深水护筒比桩径至少大40cm。 ②检查护筒的埋设:
a、护筒的中心位置误差应小于5cm。 b、护筒顶面应水平,倾斜度应小于1%。
c、护筒四周应用粘性土回填,并夯实。有足够的稳定性。 d、在深水处沉入护筒应采用导向定位,保证竖直。 ③检测护筒顶面高程(可作为基准面高程) a、护筒顶应高出旱地地面0.3m。
b、当采用反循环回转方法钻孔时,护筒顶面应高出地下水位2.0 m,当采用正循环回转方法或其他方法钻孔时,护筒顶面宜高出地下水位1.5 m -2.0 m。 ④检查护筒埋置深度
a、旱地或浅水处,对于粘质土不小于1.0 m-1.5m,对于砂类土应将护筒周围0.5 m-1.0 m范围内土挖除,夯填粘质土至护筒底0.5m以下。
b、深水及河床软土、淤泥层较厚处,应尽可能深入到不透水层粘质土内 1.0 m-1.5m河床下无粘质土层时,应沉入到大砾石、卵石层内0.5 m -1.0 m。
⑤开钻前现场监理应指令承包人对护筒进行自检,并监督检查轴线偏位、筒顶标高、筒身的竖直度。
⑷井架、搅拌机等的附属设备 A、承包人:
①按照《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要求,针对钻孔范围的地质和水文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具及钻孔方法。
②应选用提升速度较快,起重能力较大的卷扬机,钢丝绳与冲击锥之间必须设转向装置并连接牢靠。
③循环钻的钻头应系有保险绳。
④应完成主要机具的性能调试及安装,配套设施就位,水电供应的接通。 ⑤正常的供电系统外,必须配有能保证正常使用的发电机,发电机的功率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⑥按规定准备测孔设备与泥浆检测设备。 ⑦桩机就位的情况,报现场监理验收。
B、监理:
现场监理应进行下列检查工作:
①检查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规定值。对现场使用的测绳、检孔器等定期进行检查。 ②检查储料斗的实际容量能否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安装埋深≥1m和填充导管底部间隙的需要。 ③检查砼拌合站是否通过和监理项目部的验收。 ④检查是否有备用发电机。
⑤检查泥浆和砼检验设备是否齐全。
泥浆检测设备应能完成泥浆各项指标的检测,经监理批准,至少应有比重计、含砂率仪与粘度仪等。砼检测工具包括坍落度、温度、含气量、扩展度等。 ⑥检查钻机就位的准确性、稳定性。 (二)施工工艺过程控制 1、钻机安装
开钻前现场专监应对钻机进行下列检查: ⑴钻机平台、钻机及钻架是否稳定牢固。
⑵钻架是否垂直,机身是否水平,钻架上的起吊滑轮组与转盘中心是否在同一铅锤线上。 ⑶复核钢护筒的位置及直径,钻头、钻杆中心与护筒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cm。 ⑷电力及机械系统运转是否正常。
⑸复核护筒顶及平台标高,以便对孔深进行正确测量检查。 2、钻孔
⑴、承包人:
A、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与地层相适应的钻机种类,变更钻机应经监理同意。 B、开钻前要检查钻机的各项尺寸。
C、依据不同钻机以及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控制合适的进尺。 D、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 E、钻进中应及时排除钻渣。
F、定期对孔内的泥浆品质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时补充新的泥浆。进入孔内的泥浆必须符合规定的指标。
G、及时填写钻孔施工原始记录。(包括进尺、接杆、地层界面、地层描述、操作故障等等)。严禁过后补填。
H、进入岩层前1.0m应每0.5m的捞取出并保留岩渣渣样。
I、钻孔中,若发现地质情况与图纸有异或其它重大问题,应书面报告现场专监,及时通知设计代表现场确认。
J、终孔必须经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同意。未经现场专监同意,不得改变原设计值、提前终孔或加深桩长。不允许用加深桩长的方法来取代清孔。
K、钻进中如出现操作故障、坍孔、漏浆、护筒移位等事故,应报告现场专监并提出处理方案,按照现场专监同意的方案及时处理,防止事故发展。
L、终孔时,须用现场专监批准的方法和仪器对桩的孔深、孔径、倾斜度进行检测。对桩身较长时应优先采用专门的超声波成孔检查仪器进行孔径、孔深、斜度检测。禁止采用吊线或其他目测手段判断孔径、孔深、及斜度。 ⑵监理:
A、现场专业监理在钻进过程中要进行现场巡视,抽样并随时掌握进尺、泥浆、地层等状况。主要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检查钻进设备,指令承包人检查(包括钻杆)各部尺寸,并作好记录。
②检测泥浆比重、粘度及含砂率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③检查孔身的垂直度。
④检查钻孔过程,记录操作故障与质量事故,并批准处理各项操作故障的方案,重大故障及质量事故应及时分级上报处理。
⑤检查地层变化,进入岩层前1.0m,应指令承包人每0.5m取样并保留渣样。 ⑥检查承包人钻进记录。
B、现场专监对终孔进行验收,符合规定要求后批准终孔。 终孔的条件:
①孔身倾斜度符合规定(不大于1%) ②护筒没有超限位移。
③深度满足设计要求。若为柱桩,同时还要注意嵌入岩层的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当地质条件与设计相差较大时应及时上报监理项目部通知现场设计代表。
④拆除钻具后,指令承包人用探孔器探孔,探孔器要顺畅到达桩底(检孔器的直径应不小于设计桩径,长度为设计桩径4-6倍)。 3、清孔 ⑴承包人:
A、应根据钻孔方法、机具设备和地质情况采用适当的且已经监理批准的方法,进行清孔。如变更清孔方法应事先取得现场专监批准。 B、清孔必须事先取得现场监理的同意。 C、清孔时应维护孔壁的稳定性。
D、清孔排渣时必须保持孔内水头。孔内水位应保持在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以上1.5-2.0m。 E、清孔结束,必须测量护筒偏位、标高与孔底标高,以及检测泥浆性能指标。重点检测泥浆比重和含砂率。
F、清孔是否完成,由承包人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向现场监理报检。 G、清孔应作清孔记录。(包括清孔过程、泥浆指标、孔深及故障与事故)。 H、不得用加深孔底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⑵监理:
现场专监应进行下列监理工作: A、检查承包人的清孔工艺。
①掏渣法--适用于推锥、冲抓、冲击成孔。 ②换浆法--适用于正循环成孔。 ③抽浆法--可用于各种成孔工艺。 ④柱桩应以抽浆法清孔。 B、巡视清孔过程。
C、现场监理接到承包人的报验单后应立即到现场对护筒偏位、标高及孔底标高进行测量,同时检测泥浆性能指标,合格后批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D、清孔后的泥浆应检查指标应达到: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2-3 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 4、钢筋笼及声测管制作安装: ⑴钢筋笼制作: A、承包人:
①开工前,承包人应将该桩钢筋笼制作完毕,并报检经现场桥梁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②钢筋笼制作应满足下列要求:
a、钢筋笼制造应在专用抬架上进行,并且有专用的胎具和卡具固定主筋和箍筋的间距。
b、钢筋笼每隔2m须设置加强箍筋一道。 c、骨架上端,须设置吊环或固定杆。
d、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部件,若使用圆环混凝土块,其标号应与桩体混凝土标号相同。 e、螺旋筋间距均匀、焊接牢固。
f、钢筋笼可根据其长度分段加工,分段加工完成后,应进行试拼对接,经自检合格,填写钢筋(原材及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报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B、监理:
现场监理应进行下列检查:
①检查钢筋规格、数量、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 ②检查焊接钢筋使用的焊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③检查分节制作的钢筋笼试拼对接是否合格。
④检查吊环或固定是否能伸出泥浆面,便于检查钢筋笼安装位置。
⑤检查钢筋笼外侧的保护层垫快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数量是否足够,固定是否牢固。 ⑥检查声测管的绑扎是否牢固,管径和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⑦检查声测管是否漏水。
⑧检查验收合格后,在钢筋(原材及加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上签字。 ⑵钢筋笼安装 A、承包人:
①按图纸及施工规范对钢筋进行加工。
②安放钢筋笼前应对钻孔孔位全面自检,并将自检记录报告现场监理,获得同意。 ③钢筋笼应准确地就位,其平面偏差不得超过50mm。
a、两节钢筋笼搭接后,两接合钢筋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其搭接长度及焊接质量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不得出现因搭接过长而使钢筋笼长度缩短的现象。 b、就位后应牢固定位。
c、每节接头必须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
④填写钢筋(连接与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报现场专监验收签认。获得同意后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B、监理:
现场专监应进行下列工作: ①钢筋笼入孔的条件:
a、钢筋笼自检合格,且经监理签认。 b、泥浆合格。
c、沉碴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d、用探孔器进行探孔,探孔器应能无阻碍到达桩底。 e、孔体各项尺寸、位置、斜度符合设计要求。 f、泥浆及孔位检测记录齐全。
②如批准钢筋笼入孔,则旁站钢筋笼入孔的全过程。 ③检查两节的钢筋连接是否符合要求。 ④对就位后钢筋笼的偏位、标高进行检查。(钢筋笼中心与桩孔中心偏差不大于10mm,钢筋笼底面高程偏差不大于±50mm. ⑤检查钢筋笼的定位是否牢固。
⑥检查验收合格后,在钢筋(连接与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上签字。 5、混凝土浇注: ⑴导管安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