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德育水平测试复习提纲(三本教材)
约束。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建议考核形式:判断、辨析
6.考核知识点:合同的效力。
内容: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一是要求合同的当事人具备订立合同的资格;二是要求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并且不违反公序良俗;三是要求合同在订立过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的情形,否则,当事人可以请求撤销已经订立的合同。
建议考核形式:判断、选择
7.考核知识点:合同的履行
内容:履行的原则:全面履行、诚实信用;合同的违约责任 建议考核形式:选择、判断
8.考核知识点:婚姻家庭关系
内容:结婚条件;父母、子女相互间的权利与义务;破坏婚姻家庭和睦的行为及处理 建议考核形式:判断、选择
第十二课 依法进行生产经营
1.考核知识点:签订劳动合同的签订
内容:注意事项:其一,签订劳动合同的程序应符合法律规定;其二,熟悉劳动合同的内容;其三,学会识破劳动合同中设立的陷阱。 建议考核形式:判断、情境分析
2.考核知识点: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内容: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的内容 建议考核形式:选择、判断
3.考核知识点:劳动争议的解决
内容:解决途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建议考核形式:选择、判断
4.考核知识点:不正当竞争行为
内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商业诋毁行为、低价倾销行为、强制搭售行为、不当有奖销售行为、串通招投标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垄断行为或者限制竞争行为、政府部门滥用职权限制竞争行为等。
建议考核方式:选择、辨析
5.考核知识点:产品质量责任。
内容:产品缺陷致损的求偿对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建议考核方式:选择、判断
6.考核知识点:环境保护对策。
内容:加强环境保护的策略;公民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建议考核形式:选择、判断、情境分析
9
三、经济政治与社会(北师大出版社)
一、商品的交换和消费(P2-10)
1.1.1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1.1.2 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做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1.2.1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辨析题 1.2.2 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建议题型:选择题、情境分析题 1.3.1 常见的消费心理
常见的消费心理有:求同心理,求异心理,求名心理,求实心理。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1.3.2 科学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建议题型:判断题、辨析题 、情境分析题
二、企业的生产与经营(P11-18)
2.1.1 企业的含义和类型
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类型有:按组织形式划分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按所有制形式划分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2.1.2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2.2.1 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一,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第三,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第四,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五,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情境分析题
2.2.2 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10
人力资料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料,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要成为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确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第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建议题型:情境分析题
三、个人的收入与理财(P19-26)
3.1.1 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3.1.2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坚持效率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多积累。
坚持公平原则,就是要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3.2.1 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
税收是国家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最直接的形式,也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左右。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3.2.2 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每个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包括纳税在内的法定义务。不能偷税、欠税、骗税或抗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不仅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而且是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 建议题型:判断题、情境分析题
3.3 投资理财
金融市场上有多种多样的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储蓄、证券、商业保险。
储蓄目前仍是我国家庭主要的投资方式,储蓄具有存取自由、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等特点,但也有存款贬值的风险。
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我国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国债风险小,收益低。股票高风险、高收益。
商业保险一般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11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P30-37)
4.1.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4.1.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的和影响力。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应保持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
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还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因为:第一,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状况决定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第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只有通过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发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建议题型:辨析题
4.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一,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第二,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4.2.2 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
市场的有效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良好的市场秩序依靠规则来保证。市场规则主要由法律和道德来加以规范。
市场经济的规则主要包括:自愿交易,平等竞争,诚实守信,等价有偿。 建议题型:情境分析题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38-47)
5.1.1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小康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邓小平为我国设计了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建议题型:选择题、判断题
5.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关注物质文明,也要关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奋斗目标: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第三,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明显增加,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扭转。第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意义:它标志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