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工程实验(2) - 图文
表8—2 记录被试测试14个位组的成绩。
位组 成绩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五、问题及讨论
1、你认为一个人记忆广度能作为他的记忆能力的指标吗?为什么?
2、如果被试的年龄相同而文化程度差别较大,他们通过听觉和视觉测得记忆广度会有差异吗?
注:1、记忆材料:数字1—9随机组合成三位至六位的位组,同一位组内有四组不同的数组。共有两套编码(见附录)。
2、记忆材料呈现方式:数字投影器投影显示,每一数字在投影器上显示时间为0.7秒。 3、测试结果显示方式:六位数码呈示器显示测试结果。仪器自动记分、记错、记位、记时。测试完十四位组或被试连续测记忆错,仪器响蜂鸣,提示主试记录被试成绩。被试的得分按以下公式由仪器自动计算:F=2.0+0.25x,其中:F为被试的得分,x为被试正确回答的次数。仪器测试结果的统计规则如下:
⑴ 记分规则:基础分为2.0分,答对一个数组记0.25分,答对4个数组(一个位组)记1分,答对14个位组记满分16分。分数显示分小数、整数两部分,满1.0分进到整数显示器显示。
⑵ 记位规则:起始位长=2(2位)每测一个位组,位长加二,如在一个位组中,只答对一组数,也认为被试正确地记忆了该位组的位长。
⑶ 记时规则:计时单位(秒),最大计时100分钟,计时最大显示为99F分59秒,复位后按下回车秒键开始记时,当记满分(16分)或连续8次错时,停机蜂鸣计时停止。
21
实验九 动作速度的测定
(一)背景介绍
敲击的工作效率通常是以在限定的时间内敲定的总次数来表示,也可以分析在每轮实验中或各轮实验之间所产生的敲击速度的变化。如果把敲击的工作效率作为疲劳的指标,可以把每轮实验中最初15秒的敲击次数(I)和最后15秒的敲击次数(L)进行比较,计算出?(I?L)/I??100%,
即工作效率变化的百分比。如果把敲击的工作效率作为偏手性的指标,可以比较左手和右手工作效率的差别。
根据前人的实验结果,敲击速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至少在6~18岁的范围内是这样的。但是,有的实验结果又表明,13和14岁男孩没有明显的差异,14和15岁女孩没有明显差别。
敲击速度的性别差异为男快女慢,并且这种差异岁年龄增长而增大。有69.8%的男孩超过女孩敲击速度的中数。对成人敲击速度的研究表明,有80%的男子超过女子的敲击速度的中数。左右手敲击速度的差异,儿童比成人更为明显,妇女的差别比男子大。练习对左手敲击速度的影响并不比对右手的大。因此,以敲击速度作为偏手性的指标并不受练习的影响。
在连续1分钟的敲击中,可以看到疲劳(工作效率降低)现象的产生。在练习以后,随着敲击时间的延长,仍有工作效率降低的情况,但是疲劳的主观感觉都消失了。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测量简单动作速度的方法。
2.测定优势手和非优势手敲击工作效率的差异。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敲击板(55?10厘米2,两端各有一块10厘米见方的金属板,金属板之间是互相绝缘的,见图1.33.1);
敲击用铁笔;计数器;秒表。
(四)实验程序
1.连接好线路,将铁笔、金属板、计数器和电源连起来。当铁笔接触时即接通电源,计数器跳动1个数字。被试由学生做,主试可有老师或学生担任。主试手持秒表,以便记时。
2.为了顺应桌边所平放的敲击板,被试站在在敲击板旁,身子向前略倾,手和臂与敲击板平行,手执笔的上端,肘部悬空,铁笔与敲击板垂直。开始时把铁笔放在两块金属板的中间。臂与板的距离,以笔尖能击着板两端的钢板为止。
3 为了采取适当的动作,被试可以预演一下。用笔尖击钢板时,两端击或一端击随便,其目的是
22
以在一定时间内所敲击次数越多越好。每击中1次,计数器上计数1次。手腕活动形式随便。
4 预示完毕后,主试发出“预备——开始”的口令,同时开动秒表。被试用优势手拿铁笔在上端尽快地在两块金属板上来回地敲击,直到主试喊“停”为止。每15秒在记录表中记1次敲击的次数(从第2个15秒开始,记录的是计数器上累积的次数)。到1分钟时喊停止,记下1分钟内敲击的总次数后将计数器回零。
5 让被试休息1分钟,然后换非优势手重复以上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在表1.33.1中。
6.换被试用相同的方法重复以上实验。
表1.33.1 敲击次数记录记录表 是否优势手 15s 优势手 非优势手
敲击的累积次数 30s 45s 60s 0~15s 每15秒的敲击次数 16~30s 31~45s 46~60s (五)实验结果及处理
以每分钟4次记录(每15秒1次)的顺序为横坐标,以每次敲击次数为纵坐标,把被试的优势手和非优势手的敲击速度的变化分别画线。 (六)问题及讨论
1.根据本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描述, 敲击过程工作效率变化有几种形式(如4个单位时间内的敲击次数是连续上升,或者是连续下降,还是有波动等等)?
2.分析比较被试的优势手和非优势手的敲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若存在差异,分析差异在哪些方面。
3.你认为单位时间内敲击的次数是否能作为研究疲劳的指标?为什么?
23
第三章 职业卫生检测实验
实验一 噪声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噪声随着声源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在现代社会中,它的来源基本上有四种: 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社会生活噪声。噪声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损伤人们的听力、干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影响睡眠、诱发疾病,而且强噪声还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损坏建筑结构等。对噪声进行测量和评价对改善人们生活工作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的目的就是:
(1) 掌握不同环境下以及工厂交通机器设备噪声的测量方法; (2) 了解噪声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 (3) 掌握噪声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计权声级
不同声源所发射的声音几乎都包含很广的频率范围,而纯音(或狭频带信号)的声压级是不能反应与主观听觉之间的关系的。为了能用仪器直接反映的主观响度感觉的评价量,在噪声测量仪器——声级计中设计了一种特殊滤波器,称作计权网络。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已不再是客观物理量的声压级,而称作计权声压级或计权声级,简称声级。通用的有人 B、C 和 D计权声级。
A计权声级是模拟人耳对 55dB 以下低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B计权声级模拟 55~85dB的中等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C 计权声级是模拟高强度噪声的频率特性;D 计权声级是对噪声参量的模拟,专用于飞机噪声的测量。计权网络是一种特殊滤波器,当含有各种频率的声波通过时,它对不同频率成分的衰减是不一样的。 A、B、C 计权网络的主要差别在于对低频成分衰减程度,A衰减最多,B 其次,C 最少。实践证明,A计权声级表征人耳主观听觉较好,所以现在 B和 C计权声级较少使用。A计权声级以 LA表示,单位是分贝 dB(A) 。A计权声级可以评价工业企业噪声的排放。 2、等效连续声级、累积百分声级
A 计权声级能够较好地反映人耳对噪声的强度与频率的主观感觉,因此对一个连续的稳态噪声,它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但对一个起伏的或不连续的噪声,A 计权声级就显得不合适了。因此提出了一个用噪能量按时间平均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的问题,即等效连续声级,符号“Leq”。它是用一个相同时间 T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的 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的大小,如式3-1所示:
Leq=10lg1t2p21t2LA/10dt=10lg10dt ∫t1p2t1t1∫ttr21t2式中:LA为在t时刻测量到的A计权声级。Pr为参考声压,20uPa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