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动物学》大纲

《普通动物学》大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9:46:28

第十七章 爬行纲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2、 理解:爬行纲分类依据与常见类群。 3、 掌握:鳖的形态结构与生殖。

4、 熟练掌握:常见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繁殖与经济价值。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爬行纲分类 第三节 爬行动物与人类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

1、 爬行纲适于陆生的特征。

2、 龟鳖目、蜥蜴目、蛇目、鳄目等各目特征与常见动物特点。 3、 爬行动物的利与弊。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爬行纲适于陆生的特征及生殖特点。 2、 领会:爬行纲分类依据。

3、 简单应用:啄头蜥、蜥蜴、扬子鳄的一般形态结构、生态与保护。4、 综合应用:龟、鳖、蛇的形态结构、繁殖及经济价值。

第十八章 鸟纲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鸟纲的主要特征。

2、 理解:鸟纲分类依据与常见类群特点。 3、 掌握:家鸽的形态结构。

4、 熟练掌握:(1)常见鸟种的繁殖和迁徙。(2)鸟类的经济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鸟纲的进步性特征 第二节 鸟类的结构特征 第三节 鸟纲的分类 第四节 鸟类的经济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1、鸟纲进步性特征的四个要点。

-13-

2、鸟纲适应飞翔的特征。 3、鸟的形态结构与繁殖、育雏。 4、鸟生殖器官的组成与蛋结构的关系。 5、鸟纲分类依据与常见鸟种。 6、鸟与人类的关系。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鸟纲动物外形与躯体结构简单化特征。 2、 领会:鸟纲分类依据。

3、简单应用:家鸽、鸵鸟、火鸡、王企鹅、鸬鹚、鹈鹕、绿头鸭、鸿雁、鸳鸯、天鹅、鸥鸟、大白鹭、苍鹭、白鹳、黑鹳、丹顶鹤、白鹤、啄木鸟、翠鸟、百灵鸟、信天翁、麻雀、喜鹊、杜鹃、家燕及家禽等鸟种的形态结构与生态。

4、综合应用:(1)禽类的繁殖、迁徙、保护、招引与经济价值。(2)对害鸟的防备与控制。(3)家禽孵化及育雏。

第十九章 哺乳纲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2、 理解:(1)哺乳纲的分类依据与各类群特点。(2)有害哺乳动物的控制。 3、 掌握:(1)家畜的形态结构与利用。(2)各类野生动物的生态与保护。 4、 熟练掌握:哺乳动物的经济意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哺乳纲主要特征 第二节 哺乳纲分类 第三节 哺乳类的经济意义 (三)考核知识点 1、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2、 家兔的形态结构与繁殖。

3、 哺乳纲的分类与家畜和各类野生动物。 4、 哺乳动物的经济意义。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1)哺乳纲动物的共同特征。(2)家兔的形态结构。 2、 领会:哺乳纲分类的依据。

3、综合应用:(1)鸭嘴兽、大袋鼠、刺猬、食虫目动物、啮齿目动物、水獭、水貂、

-14-

鲸目动物、海豹、海狗、海牛等的繁殖、利用、保护和控制。名贵野生动物的经济价值。

(2)家畜饲养的意义。

第二十章 动物的进化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1)动物进化规律与谱系。(2)脊椎动物的演化。(3)动物进化中比较解剖

学和胚胎学方面的例证。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动物界演化的历程 第二节 进化谱系和进化规律 第三节 进化证据 第四节 进化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1、鱼类到哺乳类的起源与演化。2、动物进化中的例证。 (四)考核要求

领会:动物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与例证。

三、有关说明和考核实施要求

(一)编制本大纲的目的和作用:本课程考试大纲是按动物性食品检疫专业,根据自学考试计划,结合自学考试特点而编写的。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本课程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本课程考试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因此它是选用或编写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社会助学、自学、命题的依据。

(二)本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本大纲与所选用教材的内容基本一致。教材知识内容只是大纲的扩展与发挥,故自学、助学、命题应以本大纲为依据,教材为范围。

选用的参考教材为自学教材同类,内容基本一致,只是作者不同,有顶替自学教材的作用。

(三)自学教材与参考教材 1、自学教材

普通动物学 张训蒲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8月出版 2、参考教材

普通动物学三版 刘凌云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6月出版

-15-

普通动物学 谢祚浑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4月出版 (四)自学要求与自学方法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应掌握的程度。知识点是课程内容的主体,因此,课程基本内容、课程考核知识点是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

在自学要求中,对自学教材各章、节内容掌握的程度要求由低到高分为四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

为有效的指导个人自学与社会助学,本大纲对各章节指明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自学要求中。

本课程为5学分,含实验学分。

自学方法:本课程理论性不强,但知识性、实践性涉及面较广,内容丰富而复杂,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各种各样书中常提到的动物。自学者可在对自学内容识记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观察、了解、解剖各种动物,以加深理解与推理同门、同科同种动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与共同特征,进而学会保护有益动物、防范有害动物、利用经济动物等实际技能。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要在自学后,在已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助学。60学时为度。助学中主要辅导考核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同时进行直观性的实验。对当地区或实验室,不易观察到的动物要有标本或影像资料替代。创造条件观察动物的微观与宏观结构(例:杀只鸡或兔进行解剖直观),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与记忆。启发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能力。

(六)对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的说明

本课程以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都作为考试内容,体现在各章节的考核知识点中。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特点不同,故分别按四个认识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是

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如定义、名词、概念、性质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对该知识点,在识记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解,清楚地知道与有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达和解释。

简单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少数几个知识点,一般解决生活与市场检验中的问题。

综合应用:要求应考者能够运用各章节多个知识点,解决生产实践或检疫活动中稍复杂的一些问题。

(七)关于试卷结构及考试的有关说明

-16-

1.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考核要求中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过。

2.命题不应有超出大纲中考核知识点范围的试题,考核目标不得高于大纲中所规定的相应最高能力层次要求。

3.“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的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依次约为:20%、30%、30%、20%。

4.试题的难度可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它们在试卷中所占分数比例依次大致为:20%、30%、30%、20%。

5.试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6.考试方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60分为及格线。考试时只允许带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附录:题型举例与规范。举例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 )1、河蚌雌雄异体,卵的受精部位在 A、鳃水管 B、输卵管 C、子宫 D、阴道 二、多项选择题:

通常脊椎动物有12对脑神经,但蛙类缺少的神经是

A、迷走神经 B、三叉神经 C、脊副神经 D、舌下神经 E、滑车神经 三、名词解释:

生殖洄游 四、简答题:

为什么说桃花鱼、章鱼、衣鱼、鳄鱼不是鱼纲动物? 五、论述题:

牛为什么能适应以草为食的生活特点?

-17-

搜索更多关于: 《普通动物学》大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十七章 爬行纲 (一)自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2、 理解:爬行纲分类依据与常见类群。 3、 掌握:鳖的形态结构与生殖。 4、 熟练掌握:常见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繁殖与经济价值。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爬行纲分类 第三节 爬行动物与人类关系 (三)考核知识点 1、 爬行纲适于陆生的特征。 2、 龟鳖目、蜥蜴目、蛇目、鳄目等各目特征与常见动物特点。 3、 爬行动物的利与弊。 (四)考核要求 1、 识记:爬行纲适于陆生的特征及生殖特点。 2、 领会:爬行纲分类依据。 3、 简单应用:啄头蜥、蜥蜴、扬子鳄的一般形态结构、生态与保护。4、 综合应用:龟、鳖、蛇的形态结构、繁殖及经济价值。 第十八章 鸟纲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