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卷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 - 图文
2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能力提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南通扬州二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2.24 L H2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0.2NA B.0.1 mol·L-1 NH4Cl溶液中含有NH+4的数目小于0.1NA
C.100 mL 12 mol·L-1的浓HNO3与过量Cu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D.标准状况下,11.2 L由CH4和C2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解析 A项,常温常压下水为液态,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错误;B项,无溶液体积,无法计算,错误;C项,铜过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错误;D项,0.5 mol混合气体,分子中氢原子数均为4,氢原子的数目为2NA,正确。 答案 D
2.(2015·泰州二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Cl2与足量的Fe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B.常温下,1 L pH=1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0.1NA C.常温下,21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D.1 mol 14 6C原子中所含中子数目为6NA
解析 1 mol Cl2与足量Fe反应后生成2 mol Cl-,转移电子数为2NA,A错误;溶液中水电离出的n(H+)水=n(OH-)=10-13 mol,即数目为10-13NA,B错误;乙烯与丁烯的最简式均为“CH2”,21 g该混合物含1.5 mol “CH2”,即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5NA,C正确;14C的中子数=14-6=8,故1 mol 14C含有的中子数为8NA,D错误。
3
2
答案 C
3.(2015·南京三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 MgCl2溶液中含有的Mg2+数目一定小于0.1NA B.标准状况下,11.2 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A C.28 g聚乙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2NA D.1 mol CH+5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NA
解析 没有指定溶液的体积,Mg2+数目无法计算或估算,A错误;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B错误;聚乙烯的最简式为“CH2”,故28 g聚乙烯含2 mol “CH2”,即含碳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CH+故1 mol 5含有的电子数=6+1×5-1=10,CH+5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A,D错误。 答案 C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2H和18O组成的11 g水中含有的中子数为4NA
B.将0.1 mol氯化亚铁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Fe2+的数目小于0.1NA C.25 ℃时,10 L pH=2的硫酸中含有的H+数为0.1NA
D.2 mol 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Na共失去2NA个电子
2+ 解析 11 g 2H18水解,故所得溶液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6NA,A项错误;因Fe
中Fe2+的数目小于0.1NA,B项正确;25 ℃时,pH=2的硫酸中,c(H+)=0.01 mol·L
-1,所以含有的
H+数为0.1NA,C项正确;Na与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
的混合物,Na均由0价上升到+1价,所以2 mol Na参与反应共失去2NA个电子,D项正确。 答案 A
二、Ⅱ卷填空规范练
5.(2015·镇江期末)过碳酸钠(2Na2CO3·3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流程如下:
3
2
(注:BC-1、BC-2均为稳定剂,其中BC-1是由异丙醇和三乙醇胺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1)结晶过程中加入氯化钠、搅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BC-2稳定剂与工业纯碱中含有的Fe3+杂质生成稳定的配合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涤抽滤产品,应选用合适的洗涤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饱和氯化钠溶液 C.异丙醇
B.水
D.碳酸钠饱和溶液
(4)工业上常以活性氧的质量分数w(活性氧)=16n(H2O2)/m(样品)×100%]来衡量过碳酸钠产品的优劣,w≥13%为优等品。现将0.200 0 g某厂家生产的过碳酸钠样品(所含杂质不参与后面的反应)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足量KI,摇匀后静置于暗处,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试剂,用0.100 0 mol·L
-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33.00 mL。(已知:2Na2S2O3+
I2===Na2S4O6+2NaI),通过计算判断样品是否为优等品(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 (1)加入氯化钠搅拌后,发生盐析过程,有利于过碳酸钠晶体的析出。(2)Fe3
+具有催化作用,防止
Fe3+促进H2O2的分解。(3)防止产品的损失,所以采用的
洗涤剂是有机溶剂。(4)具体计算过程见参考答案。 答案 (1)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有利于过碳酸钠晶体析出 (2)防止Fe3+杂质离子催化H2O2分解 (3)C
(4)根据题目可知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H2O2+2KI+H2SO4===2H2O+I2+K2SO4 由关系式H2O2~I2~2Na2S2O3可得
0.100 0 mol·L-1×33.00 mL-3 n(H2O2)==1.65×10 mol
2 w(活性氧)=
16n(H2O2)0.026 4 g
×100%=0.200 0 g×100%=13.2%
m(样品)
样品是优等品
6.(2015·苏锡常镇一调)过氧化银(Ag2O2)作为活性物质,广泛应用于抗菌消毒和化学能源等领域。
3
2
(1)过氧化银抗菌消毒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Ag2O2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图甲所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NaClO-NaOH溶液氧化AgNO3,制得高纯度的纳米级Ag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述方法制得的Ag2O2会含有少量的Ag2O。可用热重分析法测定Ag2O2的纯度。其步骤如下:取27.12 g样品在N2气氛下加热,测得不同温度下对应的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即失重曲线)如图乙所示。
①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计算样品中Ag2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 (1)过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如H2O2;Ag为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有消毒杀菌功能。(2)根据图示可判断失电子的Al电极为负极,由于是在NaOH溶液强碱性环境下,故负极产物应为AlO-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2H2O,正极反应式为Ag2O2+4e-+2H2O===2Ag+4OH-。(3)根据题给信息写出Ag++ClO-―→Ag2O2↓+Cl-,再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即可。(4)①Ag2O2受热分解,固体产物不外乎是Ag2O、Ag,故假设AB段反应为△△
2Ag2O2=====2Ag2O+O2↑,CD段反应为2Ag2O=====4Ag+O2↑,再将图中数据一一代入,验证知猜想正确。
△
②AB段发生的反应为2Ag2O2=====2Ag2O+O2↑ n(O2)=
27.12 g-25.52 g32 g·mol-1
=0.050 0 mol,
n(Ag2O2)=2n(O2)=2×0.050 0 mol=0.100 0 mol,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