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标点符号练习题
2.C A的引号没有意义 号后多出一逗号
B是转述,应去掉引号 D破折
3.D A.句号位置应在引号外
C.引号改书名号
B.“科学”和“民主”应分别加引号
4.B A.“方面”后的逗号挪到“看到”后面 的顿号应改逗号
C.“发展”和“振兴”后
D.应去掉“活动”后的逗号
5.A B.两个逗号都去掉,可在兼语“青年工人”后用逗号
CD的逗号都用错了,“被”和“把”的短语当状语时,如与中心语联系紧密,中间不能用逗号点断。 6.A B.去掉“食物”后的顿号
C.“鄙视”后加逗号,“和”改“并” D.句号
改分号,因为这里是关系密切的并列关系,不应用句号切断 7.D A.分号用的不对;前边用了句号,后边的冒号总不起来了 的句号应点在引号外边
C.分号全用错了,句号位置也不对
8.B 前三个分句不能分成两组,AD的标点都使句子的层次关系不清 号切断了句间紧密联系 9.C
A.冒号用的不妥,它后面句子主要并不是总结上文
C.用句
B.最后
B“长才”后应用句号。“长才”前是总说,“长才”后是具体解说,前后不是并列关系,不应用分号。 D.破折号不妥,被解释的对象不明 10.B
A“鲁迅……说”在引文中,后应用逗号。
C.的问题在连接号,这里并不是说从长江到珠江整个一个区域,而是分别说两个流域
D.的顿号宜改成逗号,使之成为几个并列的表示赞叹的句子,这样较好 四、填空简答
1.(1)冒号 感叹号 括号 省略号 书名号 (2)顿号 逗号 分号 句号 (3)行首 行尾 破折号 省略号
2.①表示后边是对前边词语的注释 ②表示前后是作者和作品的关系 ③表示前后是时与分
3.① D ② B ③ C ④ F ⑤ A ⑥ E
4.① A ② A ③ C ④ D ⑤ E ⑥ B
5.① A ② D ③ C ④ B ⑤ C ⑥ A ⑦ D
6.C 此处分号应改句号。这里四个分句两两并列,后两句是对前边第二句的解说
7.注释部分:明显的脉络可呈现明显的波折 被注释部分:丘陵与山地间过渡型地貌
五、给下面几段文字加标点 1.(1):。,
(2);,,;;,
(2)家,处:规,兵;
2.(1)看:“地大物博”,是事实;怀古伤今了── 险,断;卒,勇……负,步。
3.(1)新楼施工,三月顺利至正负零,六月封顶后,七月内装修。
解释:新楼施工的情况是,三月份顺利达到“正负零”,六月份封顶以后,七月份进行的内装修——现在已经完工了。
(2)新楼施工三月,顺利至正负零,六月封顶,后七月内,装修。
解释:新楼施工三个月了,顺利地达到了“正负零”,六个月可以封顶,后七个月之内,完成装修——一共要用十三个月。
(3)新楼施工:三月顺利,至正负零;六月封顶,后七月内装修。
解释:新楼施工的估计:三月份如果顺利,就能达到“正负零”;六月份如可封顶,后面就可用七个月搞内装修。 (二)
1.下列标点符号用错的一项是
A.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几年前,我曾说过,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
B.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
C.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
D.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2.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呢?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
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苏联,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发达),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一二亿人口。
D.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3.下列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B.据克鲁普斯卡娅说,列宁“从不凭记忆‘大致不差地’来叙述事实,他叙述事实是极确切的。”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曾经被人讥为“狭隘经验论”的,我却至今不悔。
D.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克思在语言和风格问题上十分考究,有时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他对于语言的简洁和正确是一丝不苟的”,“马克思是个严格的修辞家;他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104、108页) 4.选出标点正确的一句
A.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B.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C.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D.山海关!这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5.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是
A.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的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B.“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C.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