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导学案
第二单元 比例
第二课时 比例的认识(试一试)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比例中两内项积等于两外项积的性质。
难点:正确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去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知识链接】
1、20:5和8:2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表中相对应的数能否组成比例,能的写出来。
练习本(本) 8 20 总价(元) 4 10
【合作探究】
1、仔细观察上节课写出的比例,你有没有新发现? 12 : 6 = 8 : 4 3 : 2 = 15 : 10
6×8= 2×15= 12×4= 3×10=
2、这个发现是否能成为规律呢,再用下面的比例验证一下。 15:12=10:8 1.5:0.5=3:1
时间(时) 1 4 5 300
路程(千米) 60 240 3、小结: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这个规律我们叫做比例的 基本性质。 【自主尝试】
1、用这个发现去检验[知识链接]写出的比例,看是否也有这个规律。 20:5=8:2 两内项积: 两外项积:
2、根据比例基本性质,你能把下面的式子改写出比例吗? 12×2=6×4
【精要点拨】
相乘的两个数,可看作比例的两内项或两外项。 所以可写成:6:12=2:4或12:6=4:2;
【方法宝典】
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这个规律我们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项,即a:b=c:d,那么ad=bc。
【当堂检测】
1、填空。
①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是1.2,则两外项的积是( )。 ②24:9=8:( )。
2、根据乘法算式,写出几个不同的比例。 8×0.5=10×0.4 3x=4y
在本课学习中,我的表现是: 认真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 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导学案
第二单元 比例
第三课时 比例的应用
班级 姓名
【知识目标】
1、理解比例应用的意义。
2、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实际中简单的物物交换问题。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比例应用的意义;
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链接】
1、解方程。 3x=4×5
2、下面的哪些比能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① 12:4 ② 15:5 ③ 2.7:3 ④ 63:7
3、列式解答:10元能买3斤香蕉,20元能买多少斤香蕉? 【合作探究】
1、4个玩具汽车换10本小人书,淘气说他有14个玩具汽车,能换几本小 人书呢?你有几种换法?
画图表分析: 列式计算:
4个 4个 4个 2个 首先想: 14里面有几个4? 列式是:
再想: 一个4换一个10本,有3.5个4可换
几本?
列式是:
10本 10本 10本 5本 2、你能写出汽车和小人书的比吗,比值表示什么意思?
如果14个玩具汽车能换x本小人书,14:x与4:10的比值意义一样吗?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3、把教材第19页例题列出的比例中的未知数求出来(解比例): 4 :10 = 14 :x
【自主尝试】
解下面各比例,然后再验算:①24:0.3= x:0.4; ② x:4=3.5:7。 【精要点拨】
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① 24:0.3= x:0.4 24:0.3= x:0.4 X=80×0.4 0.3×x=24×0.4 X=32 x=9.6÷0.3 X=32
检验: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检验:24:0.3= 32:0.4=80,所以X=32是正确的。 ② x:4=3.5:7 怎么求出x的值?
【方法宝典】
常用解比例的方法:
① 根据比例的意义;②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当堂检测】
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下面各题。
1、六①班红旗榜上的红旗数与为班做好事的次数相关,每做4次好事就奖2面红旗,小燕做了18次好事,共可得几面红旗?
2、六②班举行学习评优活动,作业本上每6次满分可得三枚学习奖章,这个月小佳共得了4枚学习奖章,小佳这个月作业本一共有多少次满分?
在本课学习中,我的表现是: 认真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 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