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36.教育不仅能够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还可以促进政治民主。【】(2014年烟台莱山)
37.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济南长清)【】 38.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代名词。【】
四、填空题
1.关键期又称________。
2.________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3.________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4.________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5.最早提出“学校文化”的学者是________。(济宁任城)
6.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的“________”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代表。(2013年莱芜市莱城区)
7.循序渐进中的“序”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2014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8.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________。(济宁市中)
9.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而_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主要的途径。
10.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中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种观点是典型的________。
11.心理内化是指外部的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主体的东西。常见的心理内化形式包括道德内化、________和________。
12.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________、________的统一体。(2012年济南市济阳县)
13.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________。(2013年威海市)
14.学校的沟通一般可以有两种形式,即________和________。
15.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________规律。(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
16.“学校文化”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________提出来的。
17.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________和________。(泰安宁阳)
18.学校文化中的________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2013年威海市直) 19.倡导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尤其重视________的作用,认为教育不但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________活动。
20.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________。
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________。(2014年济宁市任城区)
22.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________。(2012年济南市章丘市) 23.个体的年龄特征是指的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的特征。
24.学生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________。(济宁任城) 25.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全局性作用,因此应当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4年莱芜钢城)
26.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称为________。(2014年济南天桥)
27.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不断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为________。(2013年莱芜莱城)
28.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中实现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____。
29.校园文化的特征有:________、渗透性和传承性。
30.学校文化中的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________和设施文化。(2012年济南市章丘市)
31.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______特征。(临沂)
32.________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013年威海市)
33.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有三种主要表达方式: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3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________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35.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个别差异性。(2013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
36.个体在发育的某一时期对特定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并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技能。该时期被称为________。(淄博周村)
37.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________。
38.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由________因素决定。
39.优生学的创始人________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他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只起引发作用。
五、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年龄特征 3.环境决定论 4.校园文化 5.个体主观能动性 6.个体身心发展 7.遗传素质
8.学校教育(潍坊诸城) 9.教育体制 10.学校绩效
六、简答题
1.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进行教育? 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3.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5.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6.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济宁市中) 7.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威海环翠) 8.简述个体身心发展阶段性规律的教育意义。(淄博周村) 9.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内涵。 10.简要评价“教育万能论”。
11.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2013年潍坊诸城) 12.学校管理的基本办法有哪些? 13.简述学校文化的形成。(济南天桥) 14.学校文化是怎样形成的?
15.简述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规律及其对教育的要求。(2014年济宁市邹城市)
16.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7.简述教育与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 18.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9.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013年淄博博山)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2.试述学校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和个体社会化功能。 3.试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