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桥梁试验检测员考试复习资料汇总
对比或检验混凝土的徐变性能时,试件应在28d加荷。
当研究某一混凝土徐变特性时,至少制备4组试件,在7 14 28 90d加荷。
徐变仪丝杆的拉应力一般不大于材料屈服强度的30%,弹簧的工作压力不应超过允许极限荷载的80%,且压缩变形不得小于20mm。
桥涵用钢的分类 按其形状分类
型材 (如型钢、钢板)
按其形状分 棒材或线材 (钢筋、高强钢丝、钢绞线等) 异性材 (锚具、夹具和异形钢梁等)
桥涵用钢的主要力学性能
1.强度: 屈强比:即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通常用来比较结构的可靠性和钢材的有效利用率。屈强比越小,结构的可靠性越高,既延缓结构损伤程度潜力越大,但比值太小,则钢材的利用率太低。 2. 塑性:
3. 冷弯性能:是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规定弯曲变形的能力。 4. 硬度:指钢材抵抗其它较硬物体压力的能力。
5. 冲击韧性:是钢材在瞬间动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6. 耐疲劳性:指钢材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
7. 良好的焊接性:是钢材的连接部分焊接后,其力学性能不低于焊件本身。
非预应力钢筋(光圆、热轧带肋、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冷轧带肋)
预应力钢材(热处理钢筋、冷拉钢筋、精轧螺纹钢筋、冷拉或消除应力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等)
表面质量要求
1. 热处理钢筋——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允许有凸块,高度不超过横肋;表面允许有不影响使用的缺陷,但不得粘有油污,
2. 精轧螺纹钢筋——不得有横向裂纹、结疤和机械损伤,允许有不影响力学性能和连接的缺陷
3. 高强钢丝(冷拉钢丝、消除应力钢丝和消除应力刻痕钢丝)——不得有裂纹、小刺、机械损伤、氧化铁皮及油污;允许回火颜色
3. 预应力钢绞线检验——不得有润滑剂、油渍,允许有轻微浮锈,但不得有肉眼可见的麻坑
钢筋的力学性能检测 1、 组批规则
按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每批不大于60t 2、 取样数量
热轧带肋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 热轧光圆钢筋 低碳热轧圆盘条
拉伸试验 2 1(逐盘) 2 2
弯曲试验 2 2(每批) 2 2
反复弯曲 1(反向) 2
2个构件的应从任意两根中分别切取,每根钢筋上取一个拉伸,一个冷弯 任一端截去500mm后切取: 拉伸L≥10d+200mm;弯曲L≥5d+150mm 3、 试验步骤 1) 在构件上画标距 2) 调试试验机,选择量程
3) 测量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中碳高碳以残余伸长0.2%时的应力为屈服强度)
强度屈服点的荷载:在试验机上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当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后恒定负载或第一次回转的最小负载即为所求。
中碳钢和高碳钢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采用分级加载,求出弹性直线段相应于小等级负载的平均伸长增量,由此计算出偏离直线段后各级负载的弹性伸长。从总伸长中减去弹性伸长即为残余伸长。通常以残余伸长0.2%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计算:
4) 伸长率测量(应用分辨率优于0.1mm的量具,精确到0.25mm)
5) 冷弯性能试验(常温下承受规定弯曲程度的弯曲变形能力,可以检测钢材适应冷加工能力和显示钢材内部缺陷状况)
6) 反复弯曲试验 注: 弯曲角度(90、180)及弯心直径---与钢筋直径有关。 判定标准
1. 强度及伸长率判定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有一个不合格,则拉力试验不合格;取双倍试验,如还有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合格
2. 冷弯及反复弯曲判定
弯曲外侧表面无裂纹,断裂和起层为合格,弯曲次数达到规定次数为合格 裂纹——2mm<长度≤5mm,0.2mm<宽度<0.5mm
五.焊接钢筋质量检测方法 P49
钢筋接头一般采用焊接,螺纹筋可采用挤压套管接头或锥螺纹接头,钢筋焊接应优先选用闪光对焊,如无条件可选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等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包括外观检测(10%不少于10根)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 300个同类型同条件的为一批,每批切取6个试件,3个拉伸,3个弯曲 3个接头试件抗拉强度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至少有2个试件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延性断裂,预应力钢筋应3个全部断于焊缝外。
电弧焊检测包括外观检测和拉伸试验
3个接头试件抗拉强度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 至少2个试件呈塑性断裂,3个试件均断于焊缝之外
电渣压力焊检测包括外观检测和拉伸试验
注意问题: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电渣压力焊只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检测
基本要求:接头抗拉强度达到或超过母材料抗拉强度的标准值 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接头应满足设计的抗疲劳性能
对连接HRB335钢筋的接头,受应力幅为100MPa,上限应力为180MPa的200万次 对连接HRB400钢筋的接头,受应力幅为100MPa,上限应力为190MPa的200万次
金属螺旋管检测——质量要求:外观和抗渗漏性能
外观要求(全部),尺寸(6个),集中荷载下径向钢度(3个),荷载作用后抗渗漏(在规定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作用后,弯曲情况下,不得渗出水泥浆,可以渗水),抗弯曲渗漏(3个)
第三章 桥梁工程基础
扩大基础和桩基础为桥梁工程常用的基础类型 承载力确定方法
1、 在土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参照邻近结构物地基容许承载力 2、 根据现场荷载试验(荷载板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或触探试验资料 3、 按地基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
4、 按现行规范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规范法) 完整性检测方法
钻芯检测法,振动检测法(捶击敲击法,机械阻抗法,水电效应法),超声脉冲法,射线法
掌握:如何按规范法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荷载板试验方法P59;标准贯入试验方法P61;泥浆性能检测方法;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时现场操作步骤和注意问题;声波透射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时现场操作步骤和注意问题;基桩静荷载试验现场注意问题。P89
按规定法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
1首先要确定土的类别名称,根据塑性指数,粒径,工程地质特性等分六类,即粘性土,砂类土,碎卵○
石类土,黄土,冻土及岩石;
2然后确定土的状态,即土层所处的天然松密和稠度状况。粘性土的天然状态是按液性指数分为坚硬,○
半坚硬状态,硬塑,软塑状态和流塑状态,砂类土根据相对密度分为稍松,中等密实,密实状态,碎卵石类土按密实度分为密实,中等密实及松散。
3最后再确定土的承载力 ○
当基础最小边宽超过2m或基础埋深超过3m,且h/b≤4时,承载力公式为
??????0??K1?1(b?2)?K2?2(h?3)
?0为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K1、K2为修正系数,?1为持力层土天然容重,?2为基底以上土的容重,b
为最小边宽(小于2取2,大于10取10),h为埋置深度(小于3取3)。
一 规范法确定
粘性土、黄土地基承载力确定 1. 粘性土
1) 老粘性土 、残积粘性土 通过E(压缩模量)查表
2) 新近沉积、一般粘性土 通过天然空隙比(e)和液性指数IL查表 2. 黄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