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教案
学生:……
教师:哪一张更漂亮? 学生:……
教师引出句子:她变得更漂亮了。教师领说,学生跟说。
(5)冬天、暖和:一年有四季,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春天很“暖和,夏天很热,秋天很凉爽,冬天很冷”,如果有“暖气,冬天也会很暖和”。 (6)可是(表转折.eg:她虽然很漂亮,可是我不喜欢她。) (7)迷 n:歌迷、球迷、影迷、舞迷
v:迷恋 eg: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8)光 n:灯光、太阳光
adv:单,只的意思 eg:任务这么重,光靠你们不能完成。
(9)也许:表示不是很肯定eg:你仔细找找也许能找到。
5.教师再领读一遍,学生接力式依次再念一遍,最后学生再齐读2遍。 五、 学习课文(约30分钟)
1.学习本课课文(一)《北京比上海大吧》,教师先领读一遍,由用稍慢的语速,学生跟读。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山本打算干什么? 上海这几年怎么样?
上海大还是北京大,哪儿的人口多? 上海是什么样的城市,上海比过去怎么样? 山本是怎么知道上海和北京的气温的? 哪儿的气温高?哪儿的冬天暖和?
为什么上海的冬天屋子不暖和? 在上海什么地方有暖气?
2.教师领读,用正常的语速,学生跟读。 3.学生和学生之间分角色自读课文。
4.与此同时教师把对话体改成叙述体,在黑板上把叙述体的大体脉络板书出来:“山本想坐火车 田芳告诉他上海这几年 。山本认为上海 ,但田芳告诉他 ,不过 ,上海是 ,这几年,增加了 ,
比 。上海的公园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上海的气温比_____________,不过因为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上海一般的家庭里没有 ,不过 。合上书,教师和学生共同复述课文,然后再请学生复述课文。 5、课文注释:
“几”,这几年;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好几度。 ..
“这几年”意思是“最近几年”,这里的“几”表示的是10一下的概数。
(第一讲至此结束,休息十分钟后,再进入第二讲学习。)
第二讲(两个学时,共80分钟) 六、学习语法(约45分钟)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语法: (一)“比”字句
肯定式 否定式 1、 A比 B+形容词
(1)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 北京的气温没有上海的高。 (2)飞机比汽车快。 汽车没有飞机快。 (3)大象比熊猫重。 熊猫没有大象重。 请判断下面几个句子,是否正确。 (1)飞机比汽车很快。(ⅹ) (2)上海的气温比北京的真高。(ⅹ) (3)西瓜比苹果非常大。(ⅹ)
※在比较句“A比B+形容词”中,形容词前不能加“很”“真”“非常”“特别”等词语。而应该用比较句式“A比B+形容词+得多/多了”。具体用法如下:
2、表示两个之间差别大,用“得多”“多了”“多”来表示。 (1)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得多。 北京的气温没有上海高。 (2)飞机比火车快得多。 火车没有飞机快。 A比B+形容词+得多/多了 B没有A+形容词 B没有A+形容词 (3)这件衣服比那件衣服贵多了。 那件衣服没有这件贵。 3、表示两事物之间差别不大,用“一点儿”,“一些”来表示。 A比B+形容词+一点儿/一些 (1)上海的气温比北京高一点儿。 (2)上海的冬天比北京暖和一点儿。 (3)她的词汇比我的词汇多一些。 (1)上海的气温比北京的高3度。 (2)我的身高比他的高10厘米。 (3)他比弟弟大3岁。 5、
(1)我比他喜欢音乐。(他喜欢音乐,你更喜欢音乐,比较句怎说?) (2) 我比他更喜欢学习。(他喜欢学习,你更喜欢学习,比较句怎么说?) 6、 〓 A比B+动词+得+补语 A+动词+得+ 比+B+补语
(1)我今天比你来得早。 我今天来得比你早 。 (2)我比你吃得多。 我吃得比你多。 (3)他比我考得好。 他考得比我好。
※“比”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比”。“不比”只是在否定或反驳对
A比B+动词+宾语 B没有A+动词+宾语 A比B+形容词+数量词(补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