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寄生虫复习题(最新整理版)

寄生虫复习题(最新整理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8:58:17

次在冬季;另一次在春季。南方因终年放牧,每年可进行三次驱虫。急性病例可随时驱虫。在同一牧地放牧的动物最好同时都驱虫,尽量减少感染源。

家畜的粪便,特别是驱虫后的粪便应堆积发酵产热而杀死虫卵。

(2)消灭中间宿主 灭螺是预防片形吸虫病的重要措施。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草场改良,填平无用的低洼水潭等措施,以改变螺的孳生条件。此外,还可用化学药物灭螺,如施用1:50000的硫酸铜,2.5mg/l的血防67及20%的氯水均可达到灭螺的效果。如牧地面积不大,亦可饲养家鸭,消灭中间宿主。

(3)加强饲养卫生管理 选择在高燥处放牧,动物的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以防感染。从流行区运来的牧草须经处理后,再饲喂舍饲的动物。

3、什么是粪便的生物热处理?这种方法在预防寄生虫病上有何意义?

粪便的生物热处理就是利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将家畜的一切排出物(主要是粪、尿)及其污染的杂草、垃圾等收集起来放到固定地点,堆积起来发酵,利用微生物分解发酵所产生的热(50-70℃)来达到杀灭粪便中的虫卵和幼虫。意义:可以切断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

4、简述猪蛔虫的生活史及猪蛔虫病的流行因素,并据此制订出防治猪蛔虫病的措施。

猪蛔虫在猪小肠内产卵,虫卵在外界3-5周达到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感染后幼虫从小肠内经肝、肺、咽体内移行回到小肠,约需2-2.5个月发育为成虫。猪蛔虫在猪的小肠内,寄生约7-l0个月后,即随粪便排出。12-15个月时可将蛔虫排尽。

猪蛔虫生活史属于直接发育。猪蛔虫大量产卵污染环境,虫卵的全部发育过程都是在卵壳内进行的,虫卵对外界的环境抵抗力较强。因此防治猪蛔虫病应作到:按不同年龄段分圈饲养,避免带虫的大猪产卵污染环境。搞好卫生加强粪便管理用生物热发酵法杀灭环境中的虫卵。在有虫的场对两个月的断奶仔猪用药驱虫。

5、切断寄生虫病传播途径应采取哪些综合措施。

(1)粪便的生物热处理 粪便的生物热处理就是利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将家畜的一切排出物(主要是粪、尿)及其污染的杂草、垃圾等收集起来放到固定地点,堆积起来发酵,利用微生物分解发酵所产生的热(50-70℃)来达到杀灭粪便中的虫卵和幼虫。 (2)科学管理使用牧地。

(3)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防止病原的传入或散布。 (4)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传播者和中间宿主。

6、简述牛羊片形吸虫的生活史,并据此制订出几条预防片形吸虫病的措施。

牛羊片形吸虫的生活史:片形吸虫在牛羊胚囊内排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游入)水中 →(孵出)毛蚴→(穿入)椎实螺中,并在椎实螺中发育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排出)尾蚴→ (吸附在)水草上→(变为)囊蚴→(牛羊)吞食→(进入)牛羊小肠→(穿过)肠壁→(进入)腹腔→(进入)肝胆囊→(发育为)成虫

预防措施:(1)消灭中间宿主——椎实螺;(2)防止牛羊在沼泽地吃带蚴囊蚴的水草;(3)牛羊排出的粪便应作无害处理;(4)对牛羊定期驱虫。

7、试述锥虫病的致病作用及症状

主要是锥虫毒素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虫体侵入机体后,经淋巴和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和造血器官发育繁殖,虫体增多,同时产生大量有毒的代谢产物;而锥虫自身又相继死亡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机能障碍如体温升高和运动障碍;进而侵害造血器官-网状内皮系统和骨髓,使红细胞溶解和再生障碍,导致红细胞减少,出现贫血。随着红细胞溶解,不断游离出来的血红蛋白大部分积滞在肝脏中,转变为胆红素进入血流,引起粘膜和皮下组织黄染。心肌受到侵害,引起心机能障碍;毛细血管壁被侵害,通透性增高,导致水肿。由于肝功能受损,肝糖不能进行贮存,所以致病的后期出现低血糖和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被侵害,引起精神沉郁甚至昏迷等症状。

8.述三种以上经口感染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方式及防治措施。 (一)绦虫病

人因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已感染的猪肉或牛肉而感染绦虫病。人若食入被猪肉绦虫卵污染的食物就会感染囊虫病。

防治措施:①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肉品卫生检验与管理。②积极倡导食用烧熟煮透的肉类食品,不吃生肉和未熟肉品。③要人人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旋毛虫病

人因生食或食用未熟的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而感染,也可经肉屑污染的餐具、手、食品等感染,尤其在烹调加工中生熟不分易造成污染而引起人的感染。

防治措施:①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肉品卫生检验与管理。②积极倡导食用烧熟煮透的肉类食品,不吃生肉和未熟肉品;③要人人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弓形虫病

感染途径以经口感染为主,人可通过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途径感染。

防治措施:预防弓形虫的感染,应加强对宠物、家禽的管理,防止粪便污染水源、食物;教育群众,不要与犬、猫等动物密切接触;禁食生肉、半生肉等。

9.、简述鸡球虫病的流行因素,并据此制订出几条相应的预防措施。

流行因素有:(1)鸡球虫属直接发育型,在体内繁殖快,病原体排出量大;(2)卵囊在外界成熟期短,且对外界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3)传播途经广泛存在。

预防措施:(1)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做到全进全出,以利于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2)对鸡场进行药物预防和疫苗预防。(3)对疫情进行监控,做到及时治疗,药物使用应掌握穿梭使用和轮换使用的原则。

10、用药治疗寄生虫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广谱高效、低毒;2)先进行小批量的试用;3)驱虫后要将粪便集中进行热处理,以便杀死虫卵;4)根据流行病学的规律,特定驱虫计划。

11、牛、羊螨病病原有几种?临床症状有什么区别?怎样预防治疗?

疥螨、痒螨、蠕形螨;

临床症状:1)疥螨、痒螨――剧痒,严重时造成脱毛、结痂和皮肤增厚,在机械作用下流出渗出液了。造成宿主消瘦和不安,甚至引起死亡。2)蠕形螨――钻入毛囊或皮脂腺内引起毛囊或皮脂腺扩张增大,经细菌侵入后造成发炎,

预防治疗:1)场地保持清洁,定期消毒。2)药物治疗可用双曱脒、伊维菌素等药品进行注射或药浴。

12.举出四种以上人畜共患病的传播方式并提出预防措施。

姜片吸虫病――水生植物带囊蚴,生食水生植物而感染。 支睾吸虫病――未经处理的粪便喂鱼,人吃鱼生而感染。 囊虫病――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 旋毛虫病――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

弓形虫病――猫排出卵囊,在外界孢子化,污染食物和水源,误食和接触病原体而感染。

预防措施:改变人类不良的行为和饮食习惯,防止环境污染,加强对动物的免疫预防、药物治疗,消灭中间宿主,加强综合性兽医卫生措施、疫情监测及国际间的情报交流。

13、诊断血液中、内脏组织中寄生虫都有哪些的方法。简述牛羊莫尼茨绦虫的生活史流行因素,并据此提出防治莫尼茨绦虫病的措施。

病原检查:1)剖检查虫体。2)尿、粪等排泄物查囊虫和虫卵。3)涂血片查原虫。4)体表观察,查外寄生虫。 辅助方法:动物接种,X光检查,穿刺检查等。 免疫学诊断:皮内变态反应(ID),琼脂扩散试验(AGF),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14、猪囊虫病的主要流行因素是什么?怎样预防?

流行原因是:1)人粪管理和猪的饲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有的地方甚至人无厕,猪无圈,使猪与人粪接触机会增多。2)饮食卫生习惯及烹调与食肉方法不当,如吃生肉。3)食品检疫不严。

预防措施:1)加强肉品卫生检疫;2)查治病人;3)加强人粪管理和猪的饲养管理方法;4)不吃生肉或半生肉。

15、影响牛羊片形吸虫病流行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片形吸虫的生活史来看,它必需有中间宿主的参与才能完成整个生活史,而中间宿主椎实螺为水生动物,因此,该病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低洼、潮湿和多沼泽的地方。牛羊为易感动物。根据虫卵和椎实螺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来看,该病主要流行于晚春、夏、秋季节。

16、鸡球虫病的药物预防要注意那些原则?有什么种类的疫苗?

药物预防要注意掌握穿梭使用和轮换使用的原则。疫苗有强毒苗,弱毒苗。

17、试述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

寄生虫病的感染方式有: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接触感染,经节肢动物感染,经胎盘感染和自身感染。 传播途径为:1)宿主-外界环境:土、水、饲料等-宿主;2)宿主――中间宿主――宿主;3)宿主――媒介――宿主;4)宿主―(交配)―宿主;5)宿主――(用具)――宿主;6)自身――自身

18、试根据猪蛔虫的生活史特点,制订出若干条预防猪蛔虫病的措施。

生活史特点:成虫寄生在小肠、直接发育、经口感染、从虫卵感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2-2.5个月,虫卵经粪便排出。

预防措施:

(1)预防性驱虫:流行区的猪场每年两次全面驱虫。也可根据蛔虫的生活史进行“成虫前期驱虫,如仔猪从断奶后每隔1.5-2个月进行1-2次预防性驱虫。

(2)保持环境卫生:保持畜禽舍和运动场清洁卫生,饲料、饮水要新鲜清洁,避免粪污染。幼畜禽尽可能饲养在没有蛔虫卵污染的圈舍或牧场。

(3)粪便无害处理: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以杀灭虫卵。

19、猪弓形虫病有哪些主要临床症状?

弓形虫病主要引起神经、呼吸及消化系统的症状。急性猪弓形虫病的潜伏期为3~7天 ,病初体温升高,可达42℃以上,呈稽留热,一般维持3~7天。病猪精神萎顿,食欲减少或停止,粪便干燥,但断奶猪多为拉稀,眼结膜充血,腹股沟淋巴结明显肿大,呼吸困难,呈腹式或犬生成呼吸,有时有咳嗽和呕吐流少鼻液,这些呼吸首的症状是本病较特有的症状,随着病程的发展,有耳尖,鼻端,下肢,腹内侧,下肢部位等处,出现紫红斑间或有小出血

点,有的出现肌肉强直,运步强拘。有的病猪在耳壳上形成痂皮甚至耳尖发生干性坏死,最后呼吸极度困难,走路摇晃、卧地不起,体温急剧下降死亡。耐过的病猪往往遗留一些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咳嗽、运动障碍等,小猪变为僵猪。

20、牛羊片形吸虫病的流行有什么特点?本病的地方性流行是什么因素促成的?

流行特点:牛羊片形吸虫病常呈地方性和季节性流行。

流行成因:本病多发生在低洼、沼泽地带,或潮湿多雨地区。这些地区一方面非常适合中间宿主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这些地区水草茂盛,牛羊长期在这些地区放牧,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在这样的地区比较固定的发生此病。

21、吸血昆虫传播病原的方式有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两者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生物性媒介(物)指病元要在其内经过繁殖的媒介称为生物性媒介。如蜱与梨形虫。

机械性媒介(物)指把病元机械地从有病元的动物体带到健康动物体的媒介。如虻与锥虫。

22、螨病在临床上的有哪些特征性症状?如何防治?

症状:(1)剧痒;(2)皮肤结痂;(3)皮肤增厚,脱毛,皱褶、龟裂;(4)不安、食欲不振,长以育受阻。 防治:(1)保持清洁卫生,注意饲养管理方法 ;(2)经常检查,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3)严格检疫;(4)药物预防

治疗:(1)涂药疗法:5%敌百虫溶液。(2)药浴或喷洒疗法:可用40%赛福丁1000倍稀释、林丹乳液500倍稀释、螨净250ppm药浴、巴胺磷500ppm喷洒、50ppm溴氰菊酯喷洒。(3)注射、服药法:伊维菌素、灭虫丁30微克/公斤,畜卫佳0.2mg/kg,20%碘硝酚10-12,无电可30mg/kg,畜卫体0.2mg/kg, 前治通过胺500ppm,喷杂出有,500ppm、硝酸10-12 mg/kg皮下注射。

23、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社会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与状况;人的生产活动与生活习惯;人畜的卫生条件;饲养管理条件。

(1)机械性引进寄生虫,比如认为的带入患有某寄生虫的动物;北方气候变温暖后,某些地方的环境适合猪肾虫生长,而认为运输猪,则有可能为该地区引入猪肾虫病。

(2)与人的生活习俗有关。比如某些地方有吃牛肉或猪肉的习惯,或吃未熟的牛肉、猪肉则给猪带绦虫或中带吻绦虫流行的机会。

(3)与人饲养动物的习惯和卫生习惯有关。比如,农村某些地方习惯散养猪,在南方则会引起猪肾虫病,还有人厕与猪圈在一起,给猪囊虫感染创造了机会。 (4)与人对寄生虫防治的宣传力度有关。

(5)与肉食品的卫生检疫有关。如含有猪囊虫和牛囊虫的肉品未经无害处理便上市。给囊虫病的流行创造了机会。

24、试述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

传播途径:(1)经土壤、水、食物、污染物传播/经中间宿主传播,如球虫。(2)经媒介物传播,如伊氏锥虫经虻传播给牛、马。(3)经中间宿主传播,如肝片吸虫。(4)自身传播。(5)交配传播。

感染方式:(1)经口感染,如猪蛔虫。(2)经皮肤感染,如血吸虫感染(3)经胎盘感染,如弓形虫感染(4)自身感染,如猪带绦虫感染(呕吐)(5)接触感染,如蜱螨感染(6)经节肢动物感染,如丝虫感染。

25、什么叫成虫前期驱虫?试举例说明。

指当寄生虫在宿主体内尚未发育到性成熟的时候,就用药将其驱除。成虫前期驱虫可以达到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和预防寄生虫病原散布的双重目的。

比如,猪蛔虫从感染猪到在猪体内发育成熟需要2.5-3个月,则我们可以依此在其感染蛔虫后2个月时用丙硫咪唑驱虫。

26、试述猪蛔虫在体内移行过程及其给宿主造成的损害。

口---小肠---肠壁毛细血管---肠静脉---门静脉---肝脏---心脏---肺脏---肺毛细血管---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咽---食道---胃---小肠

蛔虫幼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时,损伤肠壁、肝脏、肺脏的毛细血管,引起肠炎、肝肺炎、出血、甚至坏死等病变,并常常引发或加剧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疾病。

27、简述牛羊片形吸虫的生活史,并据此制订出几条预防片形吸虫病的措施。

片形吸虫的生活史:成虫寄生在肝脏,以锥实螺为中间宿主。虫卵随胆汁、粪便排出体外落入水中,经两周左右孵出毛蚴,毛蚴进入中间宿主体内经胞蚴、雷蚴、尾蚴三个阶段发育,尾蚴从螺体内逸出,附着在植物上或在水面上,脱去尾巴,形成囊蚴,囊蚴为感染性阶段,---经口---十二指肠---腹腔---肝包膜---肝实质---到胆管后发育为成虫。自囊蚴进入宿主体内至发育为成虫约需3-4个月。

预防措施:(1)粪便无害处理;(2)消灭中间宿主;(3)注意饮水、饲草卫生;(4)定期预防性驱虫。

搜索更多关于: 寄生虫复习题(最新整理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次在冬季;另一次在春季。南方因终年放牧,每年可进行三次驱虫。急性病例可随时驱虫。在同一牧地放牧的动物最好同时都驱虫,尽量减少感染源。 家畜的粪便,特别是驱虫后的粪便应堆积发酵产热而杀死虫卵。 (2)消灭中间宿主 灭螺是预防片形吸虫病的重要措施。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草场改良,填平无用的低洼水潭等措施,以改变螺的孳生条件。此外,还可用化学药物灭螺,如施用1:50000的硫酸铜,2.5mg/l的血防67及20%的氯水均可达到灭螺的效果。如牧地面积不大,亦可饲养家鸭,消灭中间宿主。 (3)加强饲养卫生管理 选择在高燥处放牧,动物的饮水最好用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并保持水源清洁,以防感染。从流行区运来的牧草须经处理后,再饲喂舍饲的动物。 3、什么是粪便的生物热处理?这种方法在预防寄生虫病上有何意义? 粪便的生物热处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