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 《南方新课堂·高考总复习》生物训练:必修三_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word版含解析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2.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鹰、鼠、蟾蜍和蛇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可以捕食蛇、鼠、鸟;②草可被鼠、鸟、昆虫所食;③蟾蜍和鸟都能吃昆虫;④蛇能吃蟾蜍和鼠。则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数量有(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3.(2016年甘肃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植物体再利用 D.生产者一定是植物,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4.(2016年江苏丹阳模拟)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
B.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
C.该图未体现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5.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6.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 )
A.增加 B.减少 C.基本不变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7.下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第1页 共11页
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 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8.下图曲线表示了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已知种群甲是自养生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食物链表示为甲←乙←丙
B.乙在第5~7 年之间数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丙大幅度增加和甲大幅度减少 C.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入射到生产者的太阳能总量 9.下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C.信息在鲤鱼和梭子鱼之间双向传递 D.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 10.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 选择题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号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1.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第2页 共11页
图1 图2
(1)图1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________。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________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食物网包含了________条食物链,鹰处于第____________营养级。
(2)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过度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减少,若长期如此,草原将退化。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
(3)假设放养牲畜的食物90%来自牲畜喜食的牧草,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人增加的能量为200 kJ,那么其中来自牲畜喜食牧草的能量为________kJ。
(4)轻度放牧不会对草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这种能力相对较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草原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一段时间后,该地区又逐渐恢复为贝加尔针茅草原。从群落变化的角度看,这一现象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页 共11页
第2、3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生活在同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对图中各生物关系的分析合理的是( )
A.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鹰种群密度可能增大 B.该食物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 D.图中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2.(2014年江苏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
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3.下图表示有关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约为流入螳螂能量的25~100倍
B.图中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蝉属于第二营养级即次级消费者 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
D.这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图中所有生物和光能、CO2、H2O、N2
4.下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E2为分解者所释放的总能量
C.能量在食物链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5.(2016年甘肃一模)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幼鱼与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
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4页 共11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