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复习导学案 - 亚洲、东亚、日本
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复习导学案——亚洲、东亚、日本
材料一 鄂霍次克海被称为“太平洋冰极”。2011年1月,有5艘俄罗斯船只因为海面迅速冰封而被迫滞留在俄罗斯远东的鄂霍次克海,500多名船员被困。专家指出,营救工作难度很大。 材料二 鄂霍次克海位置示意图(左图)。
(1)分析鄂霍次克海成为“太平洋冰极”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自然条件分析营救被困船员可能面临的困难。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顶,如右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 合掌村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
和本地农产品都变成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也探索一些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个别地方原住民搬离的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倾向。左图示意合掌村在日本的位置。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合掌村的发展模对我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问题②:分析我国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出现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可能发产生的不利影响。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蒙古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5 / 8
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复习导学案——亚洲、东亚、日本
材料二 蒙中经济合作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其中,对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是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行业。比如两国合作对煤炭资源的开发,通过建立火力发电厂,把电能通过中国的输电网络输送给东北亚其他国家。 (1)说出该国年等降水量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2)比较分析丙、丁两城市的环境承载量的大小及原因。
(3)简述中蒙合作开发蒙古国矿产资源对中国和蒙古之利。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千岛群岛由近40个岛屿组成,大小岛屿像商量好了似的,排列有序,形成了一条奇特的“岛链”,岛上火山纵横,地势崎岖,海岸线曲折、陡峻。
材料二 如图为千岛群岛某一岛屿示意图。
材料三 千岛群岛附近的海域是当今世界上第一大渔区——西北太平洋渔区的核心部位。日本的渔民大多在这个渔场捕鱼,尽管大雾漫漫为捕鱼带来了众多不便之处,但是那丰富的鲑鱼和鳟鱼实在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使千岛群岛附近千帆竞过,形成一派热火朝天的捕鱼场面。
(1)推测千岛群岛的岩石多属于______________,在该岛东侧有一南北狭长的海底地形,是______________。 (2)如欲在该岛修建公路发展经济,试推断公路的分布特征,这样分布的优势何在?
(3)分析虚线方框内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提示:从降水区域和形态考虑。
(4)分析材料三中渔场和“大雾漫漫”的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地图填充★
1(1)沙特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
6 / 8
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复习导学案——亚洲、东亚、日本
天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乌拉尔山脉。(2)类型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多分布在中部,平原位于大陆周边。(3)地中海;北冰洋;日本海;阿拉伯海;里海;贝加尔湖;孟加拉湾;鄂霍次克海;黑海;咸海(4)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5)略(6)略
2.(1)极地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成因:①纬度位置:亚洲大致在10°S~80°N之间,跨寒、温、热三带,故既有温带气候,也有热带、寒带气候。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移动的作用,季风气候显著;也有因距海较远,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从而使亚洲气候的大陆性显著。③地形因素:亚洲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很大,同一纬度地带海拔不同,气温、降水均有差异。海拔3 500米以上的地区,气候呈现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综上所述,亚洲气候由于纬度、海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复杂多样性的特点。
3.(1)略(2)东京、名古屋、大阪、福山、北九州、北海道、横滨、神户(3)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4)略 ★问题探究★ 1、
中国 河网稠密,多大河利于航运;河流上游水力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大;内流区广大;多自西向东流向;水量大 日本 短小急促,不利于航运;水力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小;无内流区;多辐散状;水量小。 2.画图略,成因:大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形成岛弧构造。 3、
范围 海陆位置 地形河流 气候 经济特征 东部 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日本 临海、海岸线长 西部 中国西部内陆、蒙古 位于内陆 以平原为主,间有丘陵,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内流河湖众多 河湖 湿润、季风气候显著 多港口、交通便利,城市众多,经济发达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交通不便,经.济落后 4、东岸降水集中在夏季,西岸降水多集中在冬季。日本国土狭长中部多山地,且山地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夏季,受东南季风、台风的影响,来自海洋的水汽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沛的降水,使东岸降水较多。冬季,冬季风越过日本海,增温增湿,遇到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使西岸降水较多。
5、森林资源可以自给。原因:多山地地形;多火山土壤肥沃;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利于树木生长;合理的森林采样制度。
工业特点:日本矿产资源少,但依托发达的科技和便利的海运,工业以加工贸易型、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类型,工业现代化程度高。
农业特点:渔业发达,种植业单产高(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发展农业科技、精耕细作);依托小型农业机械生产效率高。
6、年降水量偏多且分布较均匀;夏季较凉爽,冬季相对温和,气温的年较差也较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调动运用★
1、(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2)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水能资源丰富。
(3)因为夏季风会带来丰富的海洋水汽,形成大量地形雨,从而补给地表径流;而夏季日本海一侧处于背风
7 / 8
一轮复习世界地理复习导学案——亚洲、东亚、日本
坡,雨水较少。
因为日本太平洋沿岸是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 (4)在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5)维护流域生态环境;统筹安排供水、发电、防洪等任务;制定流域与水资源综合管理的政策与措施等。 2【答案】(1)纬度较高,获得太阳辐射少;受寒流影响大;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温剧烈;海域封闭,与大洋的能量交换较少。
(2)正值北半球冬季,气温低,冰层厚;风力大;因暴风雪而使能见度较差等。
3【答案】(1)冬季风经过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白川乡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 (2)屋顶斜面角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环境卫生 (3)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在保护当地特色前提,进行适度的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②:破坏当地的特色;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减少了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1)大致呈东西走向,南少北多;西北部较密集、中东部较稀疏。(每点1分,共2分) (2)丙城市的环境承载量大于丁城市(1分)。原因:丙的年降水量较多,(或年降水量为300毫米,年降水量大于丁);丙靠近河谷,地势较平坦(或土地资源较丰富),环境承载量较大。(或者丁的年降水量较少/或年降水量为100毫米,水资源较缺乏;地势高,环境承载量较小)(每点1分,共2分)。
(3)对中国:可利用蒙古国矿产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劳务输出,提供就业机会;通过资本和技术输出,获得经济效益(每点1分,任答其中2点得2分)。对蒙古: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提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竞争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工业化水平(每点1分,任答其中2点得2分)。
5、(1)岩浆岩 海沟
(2)多沿海分布(环岛分布)。 沿海地带地形平坦;对外联系方便;是人口和城市的集中分布区。
(3)(从虚线方框内河流的流向即可判断该区域内中部偏东高,东西两侧沿海低)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冬季西北季风经过北侧海洋携带的水汽受地形抬升,西北部降雪较多;夏季东南季风受山地地形抬升,东南部降水较多。
(4)渔场成因:千岛群岛位于暖寒流交汇处,暖寒流交汇使得海水扰动,下层营养盐类被带到表层。 暖流上空有丰富水汽,随风飘送到寒流的上空,受冷凝结,形成“大雾漫漫”。
8 /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