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复习资料
1.10100110B=(166)D=(A6)H。 2.253.25=(11111101.01)B=(FD.4)H。
3.X=-111001lB,原码:11110011B ,补码:10001101B。 4. X=-71D,原码:11000111B ,补码:10111001B。
5.通用计算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6.根据传递信息种类,总线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7.若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中断系统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构成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就是单片机。
8.P0在作为通用I/O使用时,需外接上拉电阻。
9.P1作为输入输出口前,要先向该口进行写1操作,然后P1口才可正确读出外部信号。
10.当单片机运行时,RST引脚上持续时间大于2个机器周期(24个时钟振荡周期)的高电平,就可以完成复位操作。
11.在基址加变址寻址方式中,以( A)作变址寄存器,以(DPTR )或( PC)作基址寄存器。
12.51单片机,当EA引脚为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但在PC值超过0FFFH,即超出片内程序存储器的4K地址范围时,将自动转向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内的程序。
13.程序计数器是一个16位的加1计数器,其中存放的是ROM中存储单元的地址。 14.程序计数器中存放的是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所在的ROM存储单元的地址。
15.80C51单片机由P2、P0组成16位地址总线,P2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P0口作为低8位地址总线。 16.51单片机共有5个中断源,其中外部中断源有2个,内部中断源有3个。 17.80C51单片机由一个全双工可编程串行口。 18.PC中总是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
19.片内数据存储器分为工作寄存器区、位寻址区、堆栈及数据缓冲区、特殊功能寄存器区。 20.CPU根据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中RS0和RS1的值来选择当前的工作寄存器组。
21.堆栈区是存储器中一个特殊的存储区,数据按照“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方式存取的操作。 22.80C51单片机系统复位后,SP的初始值为07H。 23.1个机器周期=6个状态周期=12个时钟周期。
24.80C51单片机包括中央处理器、内部存储器、并行I/O接口、片内外设(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口)、振荡器等部分,各部分之间通过片内总线进行连接。
25.80C51系统单片机的工作方式包括:复位方式、程序执行方式、低功耗方式。 26.标号是用户定义的一个符号,表示指令或数据的存储单元地址。
27.C语言程序都是由若干个函数组成的,每个程序有且只有一个主函数,一个C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28.CBYTE以字节方式寻址CODE区,XBYTE以字节方式寻址XDATA区。 29.80C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共有111条指令。
30.P0口由于输出电路是漏极开路,必须外接上拉电阻才能有高电平输出。
第 1 页 共 15 页
31.指令ANL P0,#data执行过程中分成“读——修改——写”三步。
32.数码管按内部发光二极管的连接方式分为共阳极数码管和共阴极数码管两种。
33.LED数码管,在轮流显示过程中,每位数码管的点亮时间为1—2ms,熄灭时间不能超过20ms。 34.P0口作为地址/数据分时复用的端口,可以输入/输出数据,也可与外加的锁存器配合用来输出地址。 35.80C51单片机中的中断系统有5个中断源,两个中断优先级,可实现两级中断服务程序嵌套。 36.为了保证CPU能检测到负跳变,INT0的高低电平至少应保持一个机器周期。
37.CPU响应串行口发送中断时,CPU并不自动清除TI中断标志位,必须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由软件对TI清零。 38.CPU响应串行口接收中断时,CPU并不自动清除RI中断标志位,必须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由软件对RI清零。 39.中断处理过程一般包括中断请求、中断排队(优先级控制)、中断响应、中断服务以及中断返回5个部分。 40.51子系列单片机的中断系统有5个中断源,他们分别是外部中断0、定时器/计数器TO溢出中断、外部中断1、定时器/计数器T1、串行口中断。
41.51子系列单片机内部有两个独立的16位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
42.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方式0由TL0的低5位和TH0的高8位构成13位的计数器。 43.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方式2,工作于8位自动重装初值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方式。 44.异步通信的每帧数据由4部分组成:起始位、字符代码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停止位。 45.串行通信中,常用的校验方法有奇偶校验、代码和校验、循环冗余码校验。 46.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信息量,即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 47.80C51单片机内部的串行通信接口是一个全双工的通用异步收发器。
48.计算机中I/O端口的编址方式有独立编址和统一编址两种方式。80C51单片机采用统一编址。 49.独立编址是指I/O端口的地址空间与存储器地址空间相互独立,完全分开。 50.统一编址是指I/O端口与数据存储器共用一个地址空间。
51.8255A有3个8位并行I/O口,即具有3个通道,有3种工作方式。
52.矩阵式键盘采用动态扫描法识别闭合的按键。识别过程分两步:首先识别有无按键闭合,然后再确定是哪个键闭合。
53.产生存储器芯片片选信号的方法有两种:线选法和译码法。
54.DAC0832余80C51单片机的接口有三种连接方式:直通方式、单级缓冲方式和双极缓冲方式。 55.D/A转换器主要有基准电压、模拟电子开关、电阻解码网络和运算放大器组成。 56.A/D转换器有逐次逼近式、双积分式、计数比较式等。
第 2 页 共 15 页
1.若(R1)=30H,(A)=40H,(30H)=60H,(40H)=08H。试分析执行下列程序段后下面各单元内容的为多少? MOV A,@R1 MOV @R1,40H MOV 40H,A MOV R1,#7FH
该程序段执行后:(A)=60H,(30H)=08H
2.若(50H)=40H,试写出执行以下程序段后下面各单元中的内容各为多少? MOV A,50H MOV R0,A MOV A,#00H MOV @R0,A MOV A,#3BH MOV 41H,A MOV 42H,41H
该程序段执行后:(R0)=40H,(40H)=00H,(42H)=3BH。
3.如果(70H)=60H,(60H)=20H。P1口为输入口,当输入状态B7H,执行下面程序: MOV R0,#70H MOV A,@R0 MOV R1,A MOV B,@R1 MOV P1,#0FFH MOV @R0,P1
该程序段执行后:(70H)= B7H ,(B)= 20H ,(R1)= 60H ,(R0)= 70H 。
4.累加器A内容为6AH,R1内容为43H。执行指令ADD A,R1后,结果为(A)=ADH,CY=0,AC=0,OV=1,P=1。 5.已知程序执行前有A=02H,SP=52H,(51H)=FFH,(52H)=FFH。下述程序执行后: POP DPH POP DPL
MOV DPTR,#4000H RL A MOV B,A MOVC A,@A+DPTR PUSH Acc MOV A,B INC A
MOVC A,@A+DPTR PUSH Acc
第 3 页 共 15 页
RET ORG 4000H
DB 10H,80H,30H,50H,30H,50H
问:A=(50H),SP=(52H),(51H)=(30H),(52H)=(50H),PC=(5030H)。
5.已知晶振频率fosc=12MHz,要求定时器0工作在方式1,产生10ms的定时。试对定时器进行初始化编程。 void init_time0(void) {
TMOD=0x01; //设置T0为定时器模式,工作在方式1 TH0=(65536-10000)/256; TL0=(65536-10000)%6;
TR0=1; // 启动T0 }
void init_time0(void) {
TMOD=0x01; //设置T0为定时器模式,工作在方式1 TH0=0xd8; TL0=0xf0;
TR0=1; // 启动T0 }
6.已知晶振频率fosc=12MHz,要求定时器0工作在方式2,要求每隔200us产生一定时信号,试对定时器进行初始化。
void init_time0(void) {
TMOD=0x02; //设置T0为定时器模式,工作在方式2 TH0=0x38; TL0=0x38;
TR0=1; // 启动T0 }
void init_time0(void) {
TMOD=0x02; //设置T0为定时器模式,工作在方式2 TH0=(256-200)%6; TL0=(256-200)%6;
TR0=1; // 启动T0 }
第 4 页 共 15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