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检测十一溶液备战2018年中考化学之微考点一轮复习解析

专题检测十一溶液备战2018年中考化学之微考点一轮复习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6:43:48

4058.5 = 得x=5.85g

40g?10%x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二、非选择题(共30分)

5.85×100%,故选B。 14011.(10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g,水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

,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25mL”、(3)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从下列选用“10mL”、

“50 mL”、“100 mL”);若仰视量取水,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__。(“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5(1分) 95(1分) (2)B(2分)

(3)100 mL(2分) 偏小(2分) (4)加速溶解(2分)

(3)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所选量筒规格应与所需量取的体积相接近,故量筒的规格是100mL;若仰视量取水,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大,溶液质量增大,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偏小;

(4)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速溶解。

3

12.(10分)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3)将等质量的t3 ℃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多的是_______。

(4)t2 ℃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5)t1 ℃时将一定量的A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完全溶解了,过一段时间后有固体析出,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2分) (2)BC(2分) (3)A(2分) (4)A=C

(5)A物质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所以完全溶解,过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到原温,A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2分)

[来源:Zxxk.Com]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增加溶质或者蒸发溶剂或者升高温度,故选BC;

(3)t3 ℃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将等质量的t3 ℃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 ℃,析出晶体的质量最多的是A;

(4)t2 ℃时,A、B、C的溶解度分别是A=C>B,此时B的溶解度最小。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 ℃时,B中含水最多。此时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A=C

[来源学科网]

(5)t1 ℃时将一定量的A物质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完全溶解了,过一段时间后有固体析出,主要原

因是A物质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所以完全溶解,过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到原温,A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

13.(10分)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 371.84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

_______NaAlO2+3H2↑

反应后总质量m2371.24g 来源学科网Z.X.X.K]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答案】(1)2(2分)

(2)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为371.84g-371.24g=0.6 g(2分) 设参加反应的铝质量为x 2Al+2NaOH+H2O===2NaAlO2+3H2↑ 54 6

x 0.6g(1分) 54/x=6/0.6g

解得x=5.4g(1分)

Al%=m铝/m样品×100%=5.4g/20g×100%=27%。(2分) 答: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27%。 (3)BC(2分)

(3)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不影响测定结果;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导致氢气的质量偏多,计算的铝的质量偏大;样品中铝的含量偏高;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导致氢气的质量偏少,计算得出铝的质量比实际偏低,样品中铝的含量偏低。学//科0.0网

你有什么收获,总结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4058.5 = 得x=5.85g 40g?10%x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二、非选择题(共30分) 5.85×100%,故选B。 14011.(10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_g,水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填序号)。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25mL”、(3)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从下列选用“10mL”、“50 mL”、“100 mL”);若仰视量取水,则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