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名师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名师教案
核心素养
1.语言:积累重要词句、品味文章精彩词句
2.思维: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学习人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
3.审美:体会欲扬先抑手法产生的艺术效果,感受一个普通人的美
4.文化:感受一位大师对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的深情,体会大师的高尚的思想情怀,学会去尊重、欣赏你身边的哪些普通人。 (一)教学建议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在让学生整体感知并能概况文章所记的事的基础上,感知作者在这些记叙中传递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一是学习在人物描写中用到的欲扬先抑的手法,二是品味简洁而传神的人物描写。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中记叙长妈妈的事情。
2.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领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思想感情。 3.找出表现作者对待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4.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领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思想感情。 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1.找出表现作者对长妈妈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 2.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在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大家还记得里面那个会讲故事的长妈妈吗?今天她再次出现在鲁迅的文章中,这次鲁迅先生称她为阿长,并把她和一部书《山海经》放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进《阿长与山海经》吧! 二、
问题探究(一) 整体感知 知事知人
请同学们迅速阅读全文,用简洁语言概况文章记叙了长妈妈哪些事情呢?通过这些事情同学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长呢?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进行概括、分析。然后请学生在班级交流。 明确:
长妈妈名字的由来——地位低下 长妈妈睡相不好——粗人、不拘小节 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长妈妈规矩烦琐、“逼”着我吃福桔——淳朴善良、关爱孩子 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无知而又淳朴
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热情真诚真、善良、关爱孩子
统而言之:长妈妈是一个纯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
三、问题探究(二) 品味词句 感悟感情
对于这样一个阿长,鲁迅先生对她是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文中能表现出作者对记叙人物蕴含感情的词句,分析作者的感情。
明确:文章中能流露出作者感情的词语“实在不大佩服”、“最讨厌”、“无法可想”→“非常麻烦”→“空前的敬意”、“淡薄起来”、“完全消失”→“新的敬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综观全文,作者对阿长从“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同情、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四、问题探究(三) 统观全篇 学习写法
通过同学找的词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阿长有厌恶,有敬意、有深刻的怀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