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物理33摩擦力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3.3 摩擦力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认识滑动摩擦的规律.知道动摩擦因数与相互接触的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3.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 5.会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4.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3.在研究问题时,要培养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思维方法. 课前预习 1、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① ② ③ 2、 静摩擦力 概念: 方向: 大小: 最大静摩擦力 3、 滑动摩擦力 概念: 方向: 大小: 动摩擦因数与 有关。 4、 滚动摩擦力 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对于另一物体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要比滑动摩擦力在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力要比滑动摩擦力 。 预习评价 1、静摩擦力 (1)如图3-3-1所示,各接触面光滑,墙壁对小球有无静摩擦力 ? (2)如图3-3-2所示,人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地面对木箱有无摩擦力? 图3-3-2 课程导学 1、如图3-3-3所示,用50N的作用力F将重10N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问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 图3-3-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存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 图3-3-3 B.因为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滚动摩擦力总是小于滑动摩擦力 D.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3、条形木板,其质量为m,全长为L、现以一定的速度使木板在一水平桌面上滑行,已知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问当木板的三分之一滑出桌面时,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多大? 思维点击 难点突破 1.如图3-3-4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下图中的[ ]. 图3-3-4 2.如图3-3-5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块重为GA=20N的木块,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A=0.4,使这块木块沿桌面作匀速运动时的水平拉力F为多大?如果再在木块A上加一块重为GB=10N的木块B,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B=0.2,那么当A、B两木块一起沿桌面匀速滑动时,对木块A的水平拉力应为多大?此时木块B受到木块A的摩擦力多大? 方法与技巧展示: 自我小结: 自主评价 图3-3-5 1.在水平力F作用下,重为G的物体匀速沿墙壁下滑,如图3-3-6所示: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μF (B)μF+G (C)G (D)F2?G2 2.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竖直的墙上,下端放在水平的粗糙地面上,梯子受到[ ] (A)两个竖直的力,一个水平的力 平的力 (C)三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受到的力是[ ] (A)重力、绳的拉力 (C)重力、斜面的弹力 (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 图3-3-7 (D)两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平的力 3.如图3-3-7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则小球(B)一个竖直的力,两个水图3-3-6 4.一根绳子受200N的拉力就会被拉断.如果两人沿反方向同时拉绳,每人用力为_______N时,绳子就会被拉断.如果将绳的一端固定,一个人用力拉绳的另一端,则该人用力为______N时,绳子就会被拉断. 5.如图3-3-9所示,小车A上放一木块B,在下列情况下,A、B均相对静止,试分析A对B的摩擦力.(1)小车A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2)小车A突然启动. 6.如图3-3-10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块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有可能是[ ] (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A)μ1=0,μ2=0 (C)μ1≠0,μ2=0 (B)μ1=0,μ2≠0 (D)μ1≠0,μ2≠0 图3-3-10 图3-3-9 7.如图3-3-11所示,质量均为m的三块木块A、B、C,其中除A的左侧面光滑外,其余各侧面均粗糙.当受到水平外力F时,三木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各木块的受力图. 图3-3-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