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 图文
D. 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2、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的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 (1)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
A.冲击波 B.水波 C.次声波 D.超声波
(2) 海豚的声纳系统远远优于无线电定位系统,你认为这在于海豚发出的波比无线电波( ) A.速度快 B.抗干扰能力强
C.发出的能量大,传播的远
D.在水中传播的能量损失小,传播的远
3、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觉到,倒塌的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产生声音而及时获救。 课后练习
1、超声波清洗及超声啐石是利用声能 的性质工作的,而回声定位则是利用了声能 的性质。
2、下列哪些信息不是通过声音获得的( )
A.古代战争中的侦查员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可以判断是否有敌人的骑兵来偷袭; B.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是行人让出一条通道 C.蝙蝠的回声定位
D.看见闪电,就知道有可能有一场大雨
3、某人对高山喊话,0.2秒后听到回声,问该人据山有多远?
17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序号09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讨论,知道保护环境对我们的好处。 导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 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是 从环保的角度讲 2、 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 ,符号是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 、 、 。 课堂导学
1、小实验:先敲击音叉发声,并用示波器显示其波形;再用铁钉刮擦玻璃,用示波器显示波形,把两种声音的波形作一对比,得出噪声的物理学含义: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 思考讨论: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吗?师生共同讨论并得出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噪声是 2、学生自己阅读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了解不同等级的噪声对人的危害是什么。 (1)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对人的危害:如90 dB以上的会
150 dB会
3、控制噪声:同学们从听到声音的条件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归纳如下: 听: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控制: ——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8
1. 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2. 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3、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1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 ( )
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 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课后练习
4、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面用吸音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5、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采取以下的那些方法是有效、合理
的?( )
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B、 在教室周围植树。 C.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6、在工厂里,噪声主要来源于 在公路上,噪声主要来源于 课后反思
19
图1
课题:温度计(一) 序号:11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 温度的概念;
2、 摄氏温度的规定方法、温标符号、单位符号、认读方法; 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
4、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正确读数。 导法:实验法、归纳法、讨论法 导学时间: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 2、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一般是 、 、 。
3、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 。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表示的是 。
4、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 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 ,写作 。 5、在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的 ; 课堂导学
1、温度概念: 2、师生共同做4.1–1实验,
实验说明:凭感觉判断物体温度是 的,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用 。
3、探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演示课本4.1--2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2).玻璃泡内的液体一般是 等。 4、摄氏温度:
规定 5、37℃读作 ; —4.7读作 6、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小资料,了解自然界的一些温度,并将空的填完整。 7、探究温度计的使用: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