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今天有时间说一下考研相关的东西。
政治:先说说我看的视频课吧,哲学和毛中特我看的李凡老师的视频课(强化冲刺都要听!),后期听了他的冲刺又回来补的强化,真是肠子都悔青了。其他的科目不太建议听课。我感觉是在浪费时间。(不过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听一听,听总比不听理解的快些好些)。政治的复习不宜过早开始,我是从8月20多才开始的。大策略是距离考试半个月之前(也就是12月8号之前)重点放在选择题复习上,12月8号之后重点放在分析题复习。
刚开始先是每天1小时用20天左右时间复习完了马原(主要用了李凡老师的视频及讲义)之后每天加时间半小时,又回头迅速看了一遍讲义(第一遍复习马原头有点大,无奈只能回头巩固一下)。此时大纲已经出来了,我开始以大纲为主力教材,配合《政治新时器》把后面三科看了一遍,然后过了一遍《政治新时器》的选择题。此后又将大纲的重点画出的内容和《政治新时器》又过了一遍,再刷一遍选择题。紧接着又看了一遍选择题错题。此时已经到了11月20几号了,秋风扫落叶般每天3套的进度刷了40多套选择题。期间还看了李凡老师的形政,看了一些冲刺课程。
大概12月6号我就放下了选择题的复习,重点放在了分析题上。先是背《政治新时器》的分析题分科目用A4纸整理出来(整理不是全抄,而是分点摘抄出来,不重要内容可以适当删减,为了背诵时候更有条理)。之后听了李凡老师的押题课,把他的讲义画出的重点问题也整理了出来,考前10天疯狂背诵。基本达到说一个问题能够把要点大概罗列出就可以出山了。(不一定滚瓜烂熟,有了要点其他的很好编,当然背的熟更好)此外,考前一天再把选择题错题好好看一下,如果真题考到做到的原题,再做错就得不偿失了。
英语:参考书有《一本单词》和《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其他就没了,因为时间也不富裕。我英语基础不是很好,6级裸考420+但过不了那种,后来准备之后考到500+了。大概在专业课开始后的十多天正式复习英语。单词从始至终一直在背,主要是翻看,遍数多了翻得也就快了,只要看到认识就行,常考常用的可以记下拼写,毕竟还有作文。我主要是分析真题的阅读,先计时做两篇或者四篇,然后分析。一篇阅读大概是这样的:做完了看下错多少,不管题目,先把文章逐词逐句分析1~2遍,意思都懂了再分析题目,完了再读一下文章。做4
篇也就70多分钟,分析一篇大概2~3个小时吧(可能我比较慢,小伙伴们随意),真题搞完一遍时间比较久了(我开始那会儿九几年的真题阅读也做了),具体啥时候也忘了。期间在微信上报了蛋核英语的视频课,听了下阅读讲解,主要是方法,学会了就没再看过,时间很宝贵的。真题做完,又在网上搜的历年真题,打印了重做、重新分析,顺带也把完型、翻译什么的做了,来来回回做了大概3~4遍吧,每篇阅读读了N遍,当然之后分析起来就比较顺手了,花的时间就少了。作文考前一个月开始看的,背了几年真题,主要怕考场上没得写了。考前做了两篇阅读练手,背了下自己编的作文通用模板,也就上考场了。以上大家都可以搜索到相关的微信。
关于专业课:我专业课考的还行,我学习有个习惯就是做笔记,做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再看,我觉得这个方法来学习还是不错的,报不报班看个人,按去年的要求进行复习和备考,同时关注每年9-10月份的最新通告,并注意对比,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和考试的相关内部信息。利用网络、利用自身的关系网,向老师打听,向上一届考上该专业的学长学姐进行咨询。收集的信息最为重要的就是历年真题,千方百计弄到真题。然后就是千方百计做好真题,总结真题。
我的方法是,先把课本大致浏览一遍,知道讲的是什么。第二遍看书,要很仔细的看,然后看看目录,把所有的内容串起来,掌握整本书的结构,也就是了解各个章节的顺序是按照什么排列下来的(不难发现各章节的顺序都是按照第一章概述的顺序排下来的)。弄懂了书的结构,也看完两遍了,就能对课本掌握个大概了,知道每一章说的是什么了,如果不行,可以再看第三遍。
然后,开始研究真题,可能这个时候拿到真题,很多题目都不会做,但是没关系,你可以查书,其实真题主要是用来研究出题思路的,看看它究竟是考到多么细节的东西。研究一遍真题,心里就有数了。
专业课看真题我觉得要看的是考试常考重点内容,各内容的考试形式也就是题型还有各内容所占的比例。这些了然于胸之后再去看教材会更有效率。第一遍看教材的时候不必太字斟句酌,因为不懂的有很多,快速、全面通读教材就可以。争取把教材内容的体系摸清,不要花太长时间。书看完一遍把课后题都弄懂,重要的课后题、重难点要做下记录,方便之后的复习。特别是课后题,一定认真对
待。再看书就要争取把不懂的都弄懂了,就是别有不知道说的啥意思的地方。因为很多人都是书看很多遍然后讲不出来,相信我讲不出来考试基本上也就写不出来什么。就是说先粗略地看真题再看书。通过看真题了解报考学校的命题特点,然后再看书,做到心中有数,下手不慌。看书先要大概了解书的框架,并且理解书上的内容。所以,一定要认真的复习课本里的东西,不要忽略每一个有用的细节。复习时一定要用心去理解.
考研并不是和你周围的人较量,而是一个和你自己较量的过程,当自己战胜自己的时候那你就成功了。考研,不负青春青春不负己!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希望能鼓励到默默前行非常努力的你们。最后,大家如果有什么不懂得地方或者想要参考资料都上high研app上面找我,我会及时反馈大家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