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五上语文课内片段阅读参考答案

五上语文课内片段阅读参考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2:30:37

五上语文课文片段阅读(参考答案) 姓名

片段一

1.“小小的光荣”指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2.“鲜味”加引号是因为指的不是生活中的鲜味,而是指新奇的题材。 3.从文中找出“别出心裁”近义词与众不同。

4.对于作文,我悟出的道理是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5.我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1)记书中优美的词语。(2)记描写的精彩段落。 6.做笔记的作用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片段二(要求背诵)

3.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4.表现梅花魂的句子: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5.读了这段话,我想到了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想到了我们应该像梅花一样有品格、有骨气,不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顶天立地,应该像外祖父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

6.(1)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2)赞美梅花的精神。(3)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4)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7.选择句意,在括号里画“√”。(1)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c.这句话借赞美梅花不畏风雪开放飘香的特点,与下文照应,借以歌颂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不畏强暴、顶天立地的民族精神。(√)(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c.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的嘱咐: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8.“气节”在课文中是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意思。

9.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是怎样的人?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10. 这段话赞扬了梅花和梅花精神,表白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心声。 片段三

1.爱惜(珍惜)玷污(污秽)唯独(唯一)顿时(立刻)训斥(痛斥)清白(纯洁) 2.外祖父表情的词语——顿时拉下脸来

外祖父的语言——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外祖父修补图画动作的语句——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从这些词句中我体会到:外祖父分外珍惜墨梅图,他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是祖国的的象征,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

3.这两句意思有改变。第一句“轻轻”、“慢慢”这两个词,是对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这两个词让人感受到外祖父分外珍惜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而第二句少了这两个词语,就使人没有这种感受了。 4.《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1.读诗落泪;2.珍爱梅图;3.不能回国;4.赠送梅图;5.递梅花巾。表达了老人对梅花的挚爱和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片段四(要求背诵)

1.这篇文章以花生为线索,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作者详细地写了议花生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要做对人有好处的,默默奉献的人。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3.爸爸告诫我们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要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无私贡献的品格,要做花生那样对社会有用的人。

4.“有用的人”指有真才实学的人,指不求名利,默默无闻,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体面:(相貌、样子或穿着)好看,有气派。整个句子的意思:父亲借花生喻人,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要做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要做贪图名利、追求体面,光彩而不学无求的人。

5.(1)它(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2)它(既)好看,(又)很有用。(3)它(不但)好看,(而且)有很多人都喜欢它。

6.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做贡献的普通劳动者,犹如花生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许不令人羡慕,但他们切切实实为大家服务,例如:清洁工、送报人、修理工、教师等,他们是默默为别人带去好处,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片段五(要求背诵)

2.面临(面对)著名(闻名)相似(类似)旅途(旅程)严格(严厉)诱惑(引诱)抉择(选择)告诫(劝诫)实践(实施)

3.转身zhuǎn似乎sì难题nán转动zhuàn似的shì难民nàn

4.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5.道德是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必须从小时候开始,处处严格教育,事事严格要求,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而且实践道德就需要放弃个人的利益,这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得到的事情,所以说实践起来很难。 6.“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是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一个人从小得到严格的道德教育,就会时时刻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不贪小便宜,就会有勇气和力量去实践道德,从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7.句中的“鱼”加上双引号是因为这里指的并非真正的鱼。诱惑人的“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8.我由此想到自己有一次在马路上见到一个钱包,如果我把它放进自己口袋,我便有了钱,可以吃、喝、买玩具。可是,我想到丢钱包的人一定很着急,于是把它交给警察叔叔,让他们帮助找失主,虽然我没有拿到钱,但我为自己能像文中的小孩一样有道德而无比自豪。 9.①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②无论是别人在眼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片段六(要求背诵)

1.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2.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3.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颤抖:发抖、哆嗦。

4.写经过38个小时不停地挖掘,他的儿子和另外13个同学终于获救。

5.这样写突出了父亲为了救儿子,挖的时间长的艰难过程,更能体现父亲执著的信念和父救子所克服的

巨大困难。

6.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

7.说父亲了不起,是因为他为了儿子,决不放弃,实现对儿子的承诺。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说儿子了不起,是因为他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的瓦砾堆下,告诉同学不要害怕,坚持生的希望;当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8.从这个文段中我学到了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片段七(要求背诵)

2.体会——感受 慈祥——和蔼 幸运——走运 敬仰——敬重

3.全面——片面 提醒——提示 谨慎——大意 精彩——糟糕 慈祥——严厉 幸运——倒霉 4.极端——事物顺着某个发展方向达到的顶点、极点。鼓舞——鼓动;激发。 5.这两种声音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我喜欢两种声音,因为“精彩极了”是赞扬声,是对“我“的鼓励,“糟糕透了”是批评声,是对“我”的提醒、警示,我认为人的成长过程中都需要这两种声音,才会不断前进。

我喜欢“精彩极了”这种赞扬声,因为这种声音是对“我“的鼓励,使我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我喜欢 “糟糕透了”这种批评声,因为这种声音是对“我”的提醒、警示,使我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不会误入歧途。

6.句子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 片段八(要求背诵)

2.超市里,有新鲜的鸡蛋,也有美味可口的面包;有好吃的橘子,也有酸甜可口的草莓。 3.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4.课文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和收藏文物的珍贵三个方面来描写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其中第二个方面写得最详细。

5.我感受到了圆明园昔日是多么辉煌,它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却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火,稀世珍宝被侵略者洗劫一空,这耻辱与沧桑将永远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上。

6.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如果选两个词来讲,是“瑰宝”和“精华”这两个词。 片段九(要求背诵)

2.壮烈跳崖。3.(1)昂首挺胸(2)坚强不屈(3)壮烈豪迈(4)惊天动地(5)气壮山河

4.屹立( 耸立)激动(感动)相继(陆续)喜悦(快乐)眺望(遥望)坚强不屈(坚忍不拔)惊天动地(震天动地)

5.“眺望”为渐渐远去的亲人祝福,“回头望望”看着离他们不远的敌人,表示对敌人的蔑视。 6.“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7.五壮士,你们面对敌人的包围,视死如归,从容地跳下山崖,壮烈牺牲,表现出光昭日月的民族节操。你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像峥嵘峻峭的狼牙山一样永垂不朽!你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你

们为了人民,为了党,为了祖国,毫不犹豫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们不愧为──狼牙山壮士! 片段十

2.(1)粉身碎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2)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3.小标题:顶峰歼敌。主要内容: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4.凝视、观望、瞻仰、浏览、仰望。

5.这是一个比喻句,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去非常密集,非常迅猛、有力。这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与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6.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片段十一(要求背诵)

1.这首诗的作者是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

2.对全诗总括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表现长征胜利喜悦心情的诗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代表“千山”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代表“万水”的诗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岭比作细浪。把乌蒙比作泥丸。

4.“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表现了红军把长征中的种种艰难险阻视为平常的豪迈气概。 “云崖暖”“铁索寒”,一暖一寒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及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尽开颜”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 片段十二(要求背诵)

1.“直奔”的意思是迫不及待地走过去,表现出人们迫切的心情。 2.“红流”指游行队伍,“流”更能体现出人之多。

3.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4.这“光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5.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6.远离故土的人总是四年家乡,王安石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他对家乡的思念;张籍对家人的牵挂更是说也说不完,“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身在异国他乡的老华侨则用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抒发自己对祖国、对家乡的眷恋。卢纶用“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表达戊边将士对家乡的渴望;杜甫用“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表达了思友之情;刘著用“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表达了对家乡江南的思念之情。

搜索更多关于: 五上语文课内片段阅读参考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五上语文课文片段阅读(参考答案) 姓名 片段一 1.“小小的光荣”指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2.“鲜味”加引号是因为指的不是生活中的鲜味,而是指新奇的题材。 3.从文中找出“别出心裁”近义词与众不同。 4.对于作文,我悟出的道理是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5.我养成了哪些良好的习惯?(1)记书中优美的词语。(2)记描写的精彩段落。 6.做笔记的作用是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片段二(要求背诵) 3.外祖父赞美梅花的话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赞扬梅花那种不怕严寒,不怕“风欺雪压”的品格。第二层: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梅花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第三层:对外孙女的勉励,希望她学习梅花的品格。 4.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