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PA备考专题: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67页-很全》
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或借记)
此时,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因为是一次还本付息,所以此时的现金流入为0,则实际利息增加期末摊余成本。
③发生减值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账面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的价值已经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减值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2)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账面余额)
——利息调整(账面余额)(或借记)
——应计利息(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3)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转换: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债券面值)
——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与债券面值的差额,或贷记)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债券面值)
——利息调整(该明细而科目余额,或借记)
——应计利息(或借记)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或借记)
注:上述贷方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应当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期初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据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本身并不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是用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出题人在设计一道题目时,首先会将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出现值,这个现值就是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
【例题1·计算题】正保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2年期债券,支付价款41486万元,债券面值40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合同约定债券发行方中原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利率8%,实际利率6%,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9年6月30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 )万元。
A.40764.50B.41130.58C.40387.43D.41600
【答案】C
【解析】
(1)2008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486
贷:银行存款 41486
2008年6月30日:
借:应收利息 1600(40000×8%/2)
贷:投资收益 1244.58(411486×6%/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55.42
借:银行存款 1600
贷:应收利息 16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1486+1244.58-1600=41130.58(万元)
(2)2008年12月31日:
借:应收利息 1600(40000×8%/2)
贷:投资收益 1233.92(41130.58×6%/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66.08
借:银行存款 1600
贷:应收利息 1600
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41130.58+1233.92-1600=40764.50(万元)
(3)2009年6月30日:
借:应收利息 1600(40000×8%/2)
贷:投资收益 1222.93(40764.50×6%/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