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题库
98、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生活动( B ),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是否促进个人的发展 B、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是否促进生产关系的改善 99、人的本质属性是( B )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地缘属性 D、业缘属性 100、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互相冲突的。”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以人类的幸福”为主要指针,就是人类的幸福,为人民献身,这是人生的( A )
A、社会价值 B、逆境 C、自我价值 D、自然生命活动 101、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B )
A、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矛盾的、对立的 B、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102、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他的意思是说( B ) A、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越大,他的自我价值就越小 B、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在于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C、一个人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越多,他的社会价值就越高
D、能力大的人更容易实现社会价值,能力小的人不可能实现社会价值
103、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C )
A、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104、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C )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 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 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 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
105、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选项中,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D ) A、身体发育匀称
B、生理功能状态良好 C、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 D、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
106、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个性差异的存在,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涵。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 D )
A、诚信原则 B、平等原则 C、互助原则 D、宽容原则
107、两个或两上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称为( B )
A、竞争 B、合作 C、冲突 D、交往
108、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B )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 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
109、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对如何处理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A、爱国主义已过时 B、民族国家的界限已不明显
C、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D、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主权和利益 110、人生价值,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但人生价值的本质是( C )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个人对社会的索取和占有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肯定和支持 111、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C ) A、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B、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
C、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D、选择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12、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是( B )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荣辱观
113、在人际交往中,个人的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为人豁达、慷慨、幽默、风趣等是增强人际吸引所需要的( C )
A、强健的体魄 B、正确的人生观
C、良好的心理品质 D、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14、人生目的是指人( B )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发展 B、为什么活着 C、为什么工作 D、为什么努力 115、当个人作为价值客体,其能力及创造满足自身主体的需要时,就形成人生的( B )。
A、生命价值 B、自我价值 C、道德价值 D、经济价值 116、一个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动所具有的价值是( A )。
A、人生价值 B、人的价值 C、自我价值 D、生命价值 117、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和基本意图。
A.心理问题 B.心理矛盾 C.心理倾向 D.实际行动
118、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C )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C、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119、深圳歌手丛飞生前身患癌症,生活艰难,却捐赠上百万元资助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他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D ) A、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
B、人生价值的本质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人生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自我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12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他的意思是,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B )
A、人的姿色和容貌 B、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风貌 C、人的自然属性和生理需求 D、人的金钱、权势和社会地位
121、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的至高目的,认为金钱可以主宰一切的错误人生观是 ( C )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禁欲主义的人生观 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122、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起码要做到( D ) A、等价交换,人情交易 B、心胸狭窄,毫发必争 C、恬退隐忍,明哲保身 D、严于律己,谨慎择友
12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当你在为人民服务时,人民中的其他成员也在为社会包括为你服务,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准则是( B ) A、“利己不损人” B、“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C、“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D、“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124、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C )和基本意图。
A、心理问题 B、心理矛盾 C、心理倾向 D、实际行动
125、现实生活中,人民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 D )
A、随遇而安 B、玩世不恭 C、怨天尤人 D、勇于开拓 126、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D )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们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具有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127、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现出一些价值,其中,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指的是人生的( A )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外在价值 D、群体价值 128、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深层次的核心地位是( A )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人生价值观 D、历史观 129、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 B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D、人人为自己 130、下列有关人与金钱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金钱拜物教使人唯利是图,损人利己 B、人要做金钱的主人,不能做金钱的奴隶
C、人需要金钱,但金钱只是人发展自我,造福社会的条件之一 D、在商品经济时代,追求金钱是人生的最高的目的 131、人生观的形成是由( B )的。
A、人生态度决定 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C、人生目的决定 D、历史传统决定
132、检验一个人对祖国的忠诚程度的试金石是( B ) A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的程度 B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 C爱祖国灿烂文化的程度 D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程度
133、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C ) A经济快速发展
B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C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D人民当家作主
134、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保卫国防反击外来侵略 C保卫国家安全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35、爱国与否的最大政治分野是,看是否( A ) A拥护祖国统一B拥护社会主义
C是社会主义劳动者D是社会主义建设者 136、坚持爱国主义( D )
A就是坚持民族主义B就是坚持大国沙文主义
C无须关爱世界 D 与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不矛盾 137、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 B ) A民族心理B民族文化 C国家主权D爱国传统
138、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B ) A民族主义B爱国主义 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139、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是( C ) A爱国情感B爱国思想 C爱国行为D爱国认识
140、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首先要( B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