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福建省福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详解】
解:(1)P点t1℃时A、B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A的溶解度变化幅度大于B,所以把t2℃时等质量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A;
(3)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90gA物质投入到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得到A物质的 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是150g;
故答案为(1)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2)A;(3)饱和;150。 【点睛】
明确溶解度概念、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等知识,并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14.2N2+6H2O【解析】 【详解】
(1)由图可以看出反应物为氮气和水,生成物为氨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和光照,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
催化剂光照4NH3+3O2 NH3·H2O B 二氧化碳
催化剂光照4NH3+3O2
H2O; (2)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生成的氨水的化学式为NH3·
(3)①加入的X应为硫酸钙,因为加入硫酸钙后才能有滤渣碳酸钙沉淀生成,碳酸钙分解才能生成二氧化碳通入沉淀池中,故选B;
②由图可知,可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O2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Na2O2+2H2O+2CuSO4=2Cu(OH)2↓+2Na2SO4+O2↑ O2和NH3 【解析】 【详解】 猜想与假设:
根据“过氧化钠(Na2O2)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和硫酸铜溶液中存在水可知,过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可能是氧气(O2),所以猜想1:该气体为O2;
过氧化钠中含有氧元素和钠元素,硫酸铜中含有铜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过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可能是氧气、氢气、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却不会是二氧化碳,因为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实验探究:
实验一 取少量过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收集气体,点燃无明显现象,不是氢气,则猜想2不成立; 实验二 若猜想1成立,氧气具有助燃性,取少量过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收集气体,将带火星的
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实验结论:
过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2CuSO4=2Cu(OH)2↓+2Na2SO4+O2↑; 拓展与延伸: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若将过氧化钠粉末加入到氯化铵的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是O2和NH3。 16.2KClO3MnO2Δ2KCl+3O2? B 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把乙炔从b端通入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
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 向试管中剩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滴加几滴酚酞,酚酞溶液变红色,则瓶中还有氢氧化钠 19.2g 【解析】 【详解】
(1)①装置D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故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采用D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Δ2KCl+3O2?。
② 用碳化钙(CaC2)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乙炔(C2H2)气体,应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可以从A、B、C中选择,其中B可以严格控制速率,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则制取乙炔的最适合发生装置是B。若用E装置采用排水法来收集乙炔,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把乙炔从b端通入。
(2)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
③向试管中剩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滴加几滴酚酞,酚酞溶液变红色,则瓶中还有氢氧化钠。
(3)设制取7.8g乙炔气体,理论上需要碳化钙的质量是x,
CaC2+2H2O=C2H2?+Ca(OH)2 6426x7.8g64x= x=19.2g 267.8g【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装置选择的原则及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原理是解题关键。实验室中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主要有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装置和固液不加热装置等。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高安炒粉营养美味,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米粉 B.青菜 C.瘦猪肉 D.花生油
2.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
3.20°C时,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甲(a 或b)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如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 : 5 B.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用图2中的a表示 C.只有②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①
4.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量筒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为了达到节约药品的目的,将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D.不直接把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重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 B.NH4NO3溶解过程中吸热,溶液温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质量分数由5%变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体
D.25℃时,将某KNO3溶液蒸发10克水析出a克晶体,再蒸发10克水析出b克晶体,a与b的质量不一定相等
6.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蔗糖 B.牛奶 C.酒精 D.白醋
7.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