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招教考试试卷和答案分析
教师招聘考试考前演练试卷
(附答案解析)
单选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C)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 B )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发展生产力
3.“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是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的( ) A.赞可夫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加里宁
4.少年期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C )
A.6~11岁 B.7~12岁 C. 11、12~14、15岁 D.12、13~15岁
5.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D )
A.消极被动的接受教育 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忌地接受教育 D.能动地接受教育
6.与“天宫一号”两度完成“太空之吻”的“神舟八号”飞船,于2011年11月17日顺利回“家”,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D ) A载人航天技术已经完全成熟 B实现了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转变 C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D为今后建造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7.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一定的工作或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这种方法是指( b )
A.试验法 B.实习作业法 C.参观法 D.实践活动法
8.2012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是 、 两位院士。( B) A.孙家栋 谷超豪 C.师昌绪 王振义
B.谢家麟 吴良鏞 D.闵恩泽 吴征镒
9.通过介绍学习内容要点和有关背景材料,说明学习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情趣,进入学习情境的教学行为方式是( C )
A.尝试导入 B.演示导入 C.序言导入 D.故事导入
10.说课是一种科研活动,它的本质是(b )
A.就是实际意义上的上课 B.是一种上课模拟训练 C.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告知听者 D.向别人呈现自己的教学形象
11.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 a)
A.情景记忆 B.语义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12.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1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称为(b )
A.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 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4.力求本学期考得好,力求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属于( b )
A.间接地远景性动机 B.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成就动机 15.微格教学有许多特点,但最能体现微格教学含义的是( a )
A.训练单元小 B.反馈及时准确 C.训练程序合理 D.利于综合创新 16.(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标准,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17.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是( c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d )
A.理论课和实践课 B.讲授课和练习课 C.新授课和巩固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19.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c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20.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D )批准。
A.学校
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多选
1.参观教学法分为(BDE )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2.正强化包括( ABCDE )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3.思维按其内容分为(ABC )
A.抽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常规思维 D.动作思维
4.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应关注的因素有( ABE )
A.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B.减少课堂混乱 C.听课的效果 D.家长的意见 E.教室环境
5.资源管理策略包括( ABE )
A.时间管理策略 B.努力管理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E.学业求助策略
6.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主要有( ABCDE )
A.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 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教师自身的特点 D.学生的可接受性 E.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7.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有(ABCDE )
A.距离的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性 E.外形特征
8.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ABCE)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过程促成的纪律 E.自我促成的纪律
三、填空题(1×10=10分)
1.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为 150% 时学习效果最佳。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 受聘任教 、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
3.情感具有稳定性、 深刻性 、持久性的认识活动特征,它往往与人的思想观念紧密相连
4.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 、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 5.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教师 。
6.教师成长有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关注情景、 关注学生 三个阶段。
7.成就动机理论认为 避免失败者 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 8.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自然前提 。
9.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 学校的培养目标 、 和教师的教学目标。 10.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使学生发展的人、独特的人、 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 四、简答题(5×5=25分)
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如何培养群体凝聚力 ?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
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人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 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3.简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人格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第二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第三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第四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第五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第六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成功的情感生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孤独感;第七阶段的发展任务是使本人精力充沛和照料好下一代,防止颓废迟滞;第八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进行自我整合,避免失望情绪。
4.简述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迁移
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改进教材呈现方式;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5.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称为“图式”,他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提出人类发展的实质是对环境的适应,在与环境得相互作用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使图式得到改造。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为适应新的情境而改变已有图式的过程。当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够轻松的同化环境中的新经验时,就会感到平衡,否则就会感到失衡,个体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中,实现了认知的发展。
五、论述题(10分)
试论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案要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进行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