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单元测试(答案解析)
288× ×25, =69.12×25, =1728(元);
115.2+468+864+1843.2+1728, =583.2+864+1843.2+1728, =1447.2+1843.2+1728, =3290.2+1728, =5018.2, ≈5010(元). 故答案选:C.
【分析】先由扇形统计图读出年级的七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总人数乘这个百分数求出七年级的总人数;
再由条形统计图捐5元,10元,15元,20元,25元的各有多少人,进而求出它们各占抽样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再用七年级的总人数乘这些分率,求出捐5元,10元,15元,20元,25元大约各有多少人,最后用人数乘它们对应捐的钱数然后再加起来即可.本题是根据给出的部分数量来推算全部的数量;关键是要根据统计图读数所需要的数量,特别是由这些数量来求部分人数求出部分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11.B
解析: B
【解析】根据图片从整体来看液晶彩电的销量比普通彩电的销量大,所以答案为B。
12.A
解析: A
【解析】新增的数量=2011年的数量-2010年的数量。
二、填空题
13.折线;扇形;条形【解析】【解答】气象员记录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果农选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桃梨橘子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小明选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各年级人数的多少故答案为:折线;扇形;条形【
解析: 折线;扇形;条形
【解析】【解答】气象员记录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果农选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桃、梨、橘子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小明选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各年级人数的多少。
故答案为:折线;扇形;条形。
【分析】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根据这几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14.5;100【解析】【解答】解:30÷20×1=15(厘米);20×5=100(万元)故答案为:15;100【分析】求出30万是20万的几倍那么表示30万的长度就是
1厘米的几倍;用1厘米表示的钱数乘5
解析:5;100
【解析】【解答】解:30÷20×1=1.5(厘米);20×5=100(万元)。 故答案为:1.5;100。
【分析】求出30万是20万的几倍,那么表示30万的长度就是1厘米的几倍;用1厘米表示的钱数乘5即可求出5厘米表示的钱数。
15.50;5【解析】【解答】①15+18+14+3=50(人)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50人;②15÷3=5优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5倍故答案为:①50;②5【分析】①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之和就是全班人数;
解析: 50;5
【解析】【解答】①15+18+14+3=50(人), 六年级(1)班共有学生50人; ②15÷3=5, 优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5倍。 故答案为:①50;②5。
【分析】①优、良、及格、不及格的人数之和,就是全班人数; ②优的人数÷不及格人数=优的人数是不及格人数的倍数。
16.30;40;25;5【解析】【解答】解:总人数:36+48+30+6=120(人)优秀人数:36÷120=30;良好人数:48÷120=40;及格人数:30÷120=25;不及格人数:6÷120=5
解析: 30;40;25;5
【解析】【解答】解:总人数:36+48+30+6=120(人),
优秀人数:36÷120=30%;良好人数:48÷120=40%;及格人数:30÷120=25%;不及格人数:6÷120=5%。
故答案为:30;40;25;5。
【分析】先计算出总人数,然后用各部分的人数分别除以120,分别求出各部分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即可。
17.5;中国上海;34;84【解析】【解答】观察可知统计图中1格表示5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上海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36-2=34票一共有:2+12+28+6+36=84(人)故答案为:5;中国上海;
解析:5;中国上海;34;84
【解析】【解答】观察可知,统计图中,1格表示5票,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上海,与得票最少的城市相差:36-2=34票,一共有:2+12+28+6+36=84(人). 故答案为:5;中国上海;34;84.
【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图中每格代表5票,条形越高,表示得票越多,据此观察统计图可知,得票最多的城市是中国上海36票,得票最少的城市是波兰弗洛兹瓦夫2票,要求两个城市相差几票,用减法计算;要求一共有几人投票,将所有的得票数量相加即可解答.
18.(1)4;24;1;12(2)667【解析】【解答】1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直观得
出4月份的产量最高是24万吨1月份的产量最低是12万吨故答案为:4;24;1;122(20-12)÷12≈667故答案为:
解析: (1)4;24;1;12 (2)66.7
【解析】【解答】1.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直观得出4月份的产量最高,是24万吨,1月份的产量最低,是12万吨. 故答案为:4;24;1;12. 2.(20-12)÷12≈66.7% 故答案为:66.7.
【分析】解答第一题根据每个月份条形的高低即可得出哪个月份的产量高,哪个月份的产量低,再读出产量最高、最低月份的条形对应纵轴的数据即可;用6月份的查产量减去1月份的产量再除以1月份的产量即可解答第二题.
19.条形;丁;甲;丙;5;3775【解析】【解答】解:①这是条形统计图;②观统计图可知:丁的口算速度最慢甲与丙的口算速度最接近;③(40﹣38)÷40=2÷40=5答:丙比甲的口算速度低5④(40+46
解析:条形;丁;甲;丙;5;37.75
【解析】【解答】解:①这是条形统计图;②观统计图可知:丁的口算速度最慢,甲与丙的口算速度最接近;③(40﹣38)÷40 =2÷40 =5%
答:丙比甲的口算速度低5%. ④(40+46+38+27)÷4 =151÷4 =37.75(道)
答:四人的口算平均速度是每分钟答37.75道题.⑤甲比乙每分钟少做多少道题? 46﹣40=6(道)答:甲比乙每分钟少做6道题.故答案为:①条形;②丁、甲、丙;③5,④37.75.
【分析】①根据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可知,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所以这是条形统计图;②观条形统计图可知,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最矮的说明口算速度最慢,相差最少的说明口算速度比较接近;③求丙比甲的口算速度低百分之几,用甲口算的速度减去丙口算的速度,再除以甲口算的速度,列式解答即可;④把四人口算的速度相加除以4,列式解答即可;⑤问题:甲比乙每分钟少做多少道题?用乙做题的速度减去甲做题的速度,解答即可.
20.50;34;94;30【解析】【解答】解:①3+6+9+17+11+4=50(人);答:该班共有学生50人②17÷50=034=34;答:分数在80~89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34③50-350×
解析:50;34;94;30
【解析】【解答】解:①3+6+9+17+11+4=50(人);
答:该班共有学生50人. ②17÷50=0.34=34%;
答:分数在80~89分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34%. ③
=0.94=94%;
答:这次考试的及格率是94%; ④
=0.3=30%;
答:这次考试的优秀率是30%. 故答案为:50,34,94,30.
【分析】观察统计图,可知:60分以下有3人,60~69分有6人,70~79分有9人,80~89分有17人,90~99分有11人,100分有人;①把这几个分数段的人数加起来,就是该班总人数;②用分数在80~90分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解;③用及格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上100%即得及格率;④用90分以上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上100%即得优秀率.先根据统计图读出数据,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以及求百分率的方法解答.
三、解答题
21. (1)种植类;居家类 (2)30
(3)解:这个农家书屋要再购买一批新书,我认为购买种植类的图书比较合适,因为这类图书借阅量最大,说明受欢迎程度最高。
【解析】【解答】(1) 因为80>70>50>40,所以种植类图书借阅最多,居家类图书借阅最少;
(2)80-50=30(本)。
【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哪类图书借阅最多,哪类图书借阅最少,比较四类图书的借阅数量即可;
(2)要求养殖类图书借阅本数比种植类少借阅几本,用减法计算,种植类图书借阅本数-养殖类图书借阅本数=养殖类图书借阅本数比种植类少借阅的本数,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统计表可知,种植类图书借阅最多,居家类图书借阅最少,这个农家书屋要再购买一批新书,我认为购买种植类的图书比较合适,因为这类图书借阅量最大,说明受欢迎程度最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