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2015年中国担保行业分析报告上 - 图文

最新2015年中国担保行业分析报告上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9:58:38

年下降。分季度来看,中国GDP同比增速第一季度为7.4%,第二季度有所恢复,达到7.5%,但第三、四季度下行,均为7.3%。

图1:2005-2014年中国GDP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经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图2:2008-2014年末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及担保余额情况

资料来源:Wind,银监会,经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中国担保业务规模受社会融资规模影响较大,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担保规模。相反,社会融资存量规模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担保市场发展。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由2008年末的不到40万亿元,快速增长至2010年末的65万亿元,年均增速达30.8%。2011-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年均增长17.3%,增速比2009-2010年平均增速下降13.5个百分点,增速明显放缓。在此影响下,中国担保行业规模在经历了2010-2011年的快速增长后,2013年开始增速明显放缓。2014年末中国担保行业在保余额2.74亿元,同比增长6.39%,增速下降12.28个百分点。整体来看,近年来在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担保行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陷困,担保机构进入代偿高峰期

受到近年来国际市场低迷、国内经济减速下行、劳动力及原材料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融资难及融资贵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当前中国中小企业经营十分困难。自2010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由108.9一度下滑至2012年第三季度的87.5,中小企业景气度指数连续24个月下滑。2012-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随略有回升,但仍处于100以内的不景气区间内,生产经营情况未出现明显改善。2014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逐月下降,增速明显放缓。整体来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图3:2010-2014年中国中小企业景气度走势

资料来源:Wind,经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受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信用水平下降影响,担保行业业务风险上升,代偿发生情况不断增加,部分担保机构因失去代偿能力而倒闭。根据银监会数据显示,2014年末,行业融资担保机构由2012年的8590家下降至7898家,数量连续两年负增长。而根据14家样本担保机构[1]代偿数据统计,2012-2014年,样本担保机构累计担保代偿率平均值分别为0.45%、0.75%和0.88%,代偿率持续上升。

图4:2008-2014年中国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银监会,经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银行业不良率持续上升,银担合作收紧

金融风险演化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通常,在宏观经济景气期间,显性金融风险较小,而隐性金融风险逐渐积聚。当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时,金融风险则会加快暴露。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中国经济刺激政策抑制住经济增速的大幅回落,但诸多经济运行层面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暴露。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中国金融风险暴露呈现出加速态势,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和占比均较快上升,尤其是2014年以来。根据银监会统计,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43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1.64%,上升0.15%;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0.8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29%,提高了0.29%,2014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创2009年来新高,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信用风险明显上升。

为了控制不良水平的上升,银行终止了对一些资质较差的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收紧了银担合作渠道,降低担保机构授信额度,甚至有的银行暂停与民营担保机构的合作,加大了担保机构生存压力。

图5: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资料来源:Wind,经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第二部分担保行业信用特征

1.市场主体不断丰富,但机构数量进入负增长阶段,机构间信用水平分化加剧 “一体两翼”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但民营担保机构数量不断收缩 在担保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按照担保机构的性质和目标划分,有三种常见的担保模式:政策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担保机构,这也是中国在1999年《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下形成“一体两翼”担保模式。其中,“一体”是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两翼”是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互助性和商业性担保机构。 表5:中国担保机构类型及特点 机构类型 组织形式 资金来源 典型特征 政策性担保机构 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社会团体 以财政拨款为主,部分为央企、大型国企代为出资 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导向明确 以政府信用为保证,信誉度高;优势 担保费用较低;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抗风险能力强 商业性担保机构 企业法人、个人独资或合伙、国有独资市场化运营 互助性担保机构 社团法人,部分为企业法人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出资组建 会员企业出资 管理科学,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为会员企业较强;担保业务创新积极性较高 提供担保服务 对会员企业信用信息获取充分,管理科学,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利于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手续简便,担保费率低 过于追求高收益,易产生短视行为;担保费率较高;一些机构内控薄弱、不合规行为常发生 与银行协作过程中处于弱势,取规模小、数量少、区域经营和服务范围有限;担保业务集中于同一行业易造成担保的行业风险过大 缺乏专业人才和审批机制,其经营管理能力和信用能力难以得到银行信任,受认可度较低 萧山义桥担保等 较强;担保业务创新积极性较高 节约交易成本;对企业贷款担保行政干预产生的“寻租”及低效劣势 率;“财政担保”容易诱发银企双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银担合作状况 合作沟通较多,受银行认可度高 得银行认可度的过程较长,建立合作关系的难度更大 中债增、中投保、中关村担保、省级再担保等 公司实例 武汉信用、瀚华担保等 资料来源: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不同运作模式的担保机构,在满足企业多样化担保需求方面各有利弊。政策性担保机构或国有商业性担保机构的优点在于:国有担保机构资信良好有较强的信用保证,当企业发生贷款违约时,首先由国有担保机构向贷款人代偿;国有担保机构实力雄厚,有政府财政为背景,资本补充能力强,且与政府关系更为密切,必要时获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很大,代偿风险承担能力强,因此将贷款违约风险传递给贷款机构或个人的风险非常小。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优点,故国有担保机构尤其是政策性担保机构更容易得到银行的支持合作,进而高效率的促成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活动,并且在合作中能够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同时,随着资本实力较强的国有担保机构越来越多地参与资本市场担保业务,其担保实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和稳定日益重要,政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进行干预或支持的可能性也会相应增大。相比之下,民营担保机构股东实力不强,在担保业务及资本补充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限,业务风险容忍度高,竞争优势不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但与商业性担保机构及互助性担保机构对比,政策性担保机构亦存在一定的缺点,具体表现在:申请担保贷款的条件较为严格,一般为国家鼓励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倾向及其他相关要求的企业才能有资格获得政策性担保机构的担保;另外,政策性担保机构虽然是市场化运作,但是由于其是政府出资,有一定的政府背景,在其运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政府部门对担保机构的市场化运作的干涉。 中国担保行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市场竞争格局也不尽相同。1992-1997年,中国担保行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第一批政策性担保机构出现,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并初步构建了行业运作模式。1998-2002年,地方性担保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民营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互助性担保机构开始萌芽,加入市场竞争。进入2003年,受《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担保行业的推动促进,中国担保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种类型担保机构尤其是民营担保机构大量涌现,机构数量迅猛增加,并且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2009年开始,行业部分负面信息使商业性担保机构遭遇信任危机,加上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考验,小型、民营担保机构经营压力明显增加,行业进入规范整顿阶段,不同类型担保机构信用资质出现分化。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全国共有融资性担保机构8402家,其中国有担保机构占18.7%,民营担保机构占81.3%,民营担保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末,全国共有融资担保机构8590家,其中国有担保机构占22.2%,民营担保机构占77.80%,国有担保机构数量增长较快,故比重上升,而民营担保机构则出现负增长。2013年以来,全国融资担保机构数量出现负增长,民营担保机构数量加速减少,国有与民营担保机构间的信用水平分化趋势明显。 表6:中国国有及民营担保机构数量及比重变动(单位:家,%) 机构背景 国有担保机构 民营担保机构 合计 2010年末 数量 比重 1427 23.67 4603 76.33 6030 100.00 2011年末 数量 比重 1568 18.70 6834 81.30 8402 100.00 2012年末 数量 比重 1907 22.20 6683 77.80 8590 100.00 2013年末 数量 比重 1923 23.50 6262 76.50 8185 100.00 2014年末 数量 比重 — — — — 7898 100.00 资料来源:银监会,经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注:“—”表示监管部门尚未公告当期统计数据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年下降。分季度来看,中国GDP同比增速第一季度为7.4%,第二季度有所恢复,达到7.5%,但第三、四季度下行,均为7.3%。 图1:2005-2014年中国GDP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经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图2:2008-2014年末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及担保余额情况 资料来源:Wind,银监会,经新世纪评级整理绘制 中国担保业务规模受社会融资规模影响较大,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担保规模。相反,社会融资存量规模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担保市场发展。2008年下半年起,中国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由2008年末的不到40万亿元,快速增长至2010年末的65万亿元,年均增速达30.8%。2011-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年均增长17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