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心理学名词解释

心理学名词解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8 18:39:23

名词解释

1、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4、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5、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人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6、反射是指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7、詹姆士是技能主义的创始人,认为意识的作用是是使机体适应环境

8、冯特是构造主义心理学奠基人,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9、弗洛伊德创建的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异常行为和无意识的研究,认为行为来源于欲望或动机

10、格式塔心理又称宫形心理学,创始人为苛勒、考夫卡、韦特海默,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11、大脑的言语中枢的优势半球是左半球 12、顶叶

13、第一势力为行为主义学派,第二势力为精神分析学派,第三势力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14、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脑是心理的器官

15、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2)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保持③调节和监督

1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的感觉的刺激物间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17、感觉后效是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性现象,又叫感觉后像

18、分心也叫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

19、运动后效是指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20、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1、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2、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23、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4、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歪曲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25、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 26、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27、观察的品质:①目的性 ②客观性 ③精细性 ④敏锐性 28、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9、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30、舌尖现象是指我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31、遗忘曲线是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这种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32、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要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并且在回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33、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34、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种类①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可分为有意想象&无意想象。②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空想。③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加工方式:黏合(孙悟空)、夸张(千手观音)、拟人化(雷公电母)、典型化 35、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36、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37、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

38、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它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9、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

40、言语: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的种类:1、外部言语①口头言语(对话言语&独白言语)②书面言语)2、内部言语

4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过程。思维的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42、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很过程,其他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43、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的思维形式 44、判断是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45、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根据已有的知识推出新的结论的思维活

46、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发散思维为核心。

特点:a.流畅性 b.灵活性 c.独创性 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47、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48、对获得成功的快乐的记忆属于(情绪记忆)。

49、作为一名教师,最需要拥有的注意品质是(注意力的分配)。 50、提炼事物本质,舍弃其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抽象)。

搜索更多关于: 心理学名词解释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 1、个性心理是指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 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3、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4、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5、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人有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6、反射是指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7、詹姆士是技能主义的创始人,认为意识的作用是是使机体适应环境 8、冯特是构造主义心理学奠基人,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9、弗洛伊德创建的学派是精神分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