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班主任要做好心灵体操
就会以“加速度”成长。
让我们学会思考吧!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二、开眼运动——善学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如何担当起引领学生成长的重任呢?除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之外,还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育人艺术,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不断地学习。所以,我认为加强学习,开阔眼界,应是班主任心灵体操的第二节。 1.什么时间学习呢?
说到学习,大家感叹最多的就是“没有时间”。是啊,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教师的工作状态,这个字一定是“忙”。我们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与家长沟通,哪里有时间学习呢?
很多时候,我也感到同样的忙碌,时间被琐碎的事情切割得七零八落,自己不能支配自己的时间。想看看书吗?学校通知开会。想写点东西吗?家长找你了解情况。想记录下课堂的精彩片段吗?学生找你谈心。等所有的问题处理完了,精力耗尽了,灵感流走了,时间消逝了。怎么办呢?没有大块的时间,就找零碎的时间吧,做饭的空隙浏览一下报纸,吃饭的时候听一听新闻,走路的时候温习一下背诵的古诗;三五分钟看一个故事,半个小时读几页经典,节假日里读两本专业书籍??时间长了,积少成多,眼界开阔了,学养提高了,你就会发现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有人说: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只因为五个字——我没有时间。让我们梳理规划一下自己的生活,拿出一点时间来学习吧,时间真的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就有。
2.学习什么呢?
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当然要学习自己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深度,使自己成为顶呱呱的任课教师;除此之外,还要学习学科之外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广度,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杂家”。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全面的指导,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
有一次班会,我给同学们列出了三个算式,请同学们计算说出结果。 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 0.9×0.9×0.9×0.9×0.9×0.9×0.9×0.9×0.9×0.9??=?
同学们很快算出了结果:无数个1相乘,结果还是1,无数个1.1,相乘结果是无穷大;而无数个0.9相乘,结果是无限趋近零。最后,我告诉同学们:1.1和1和0.9三个数之间相差仅仅是0.1,但相乘之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如果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应付了事,那你就是1,永远没有改变;如果每件事你都努力多做一点,那你就是1.1,不断积累,你就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如果每件事你都少做一点,那你就是0.9,你的人生不断地缩水打折,最后将趋近于零。
虽然这三个算式很简单,但从我一个语文老师的口中说出来,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接受起来更容易,教育效果也就更明显了。而我从哪里知道这三个公式呢?从一名班主任的班会上听来的。 3.向谁学习呢? (1)向书本学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人生至乐是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 (2)向专家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家的经验经过了实践检验,可以为我所用,当然,对专家的经验千万不要生吞活剥、照搬招用,而要采取“拿来主义”的做法,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合理取舍,改造运用。 (3)向成功人士学习。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艰苦奋斗取得成功的,他们的人生经历、奋斗故事都是教育学生的绝好教材。
有些学生毅力不够,做事总是半途而废,我用马云的一句话教育他:“今天很痛苦,明天很痛苦,后天早上阳光灿烂,但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其实你距离成功已经很近了,咬紧牙关,再坚持一下!”马云是商界精英,青年偶像,他的话对青年学生很有感召力。
考试过后,一个同学骄傲了,我在他的周记本上写下贝利的故事:有人问球王贝利:“你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说:“下一个。”如果有人问你哪次考得最好,你将如何回答呢?他在本上写下了大大的三个字:“下一次。”骄傲情绪消失了,又开始努力了。
这些故事哪里来呢?报刊杂志、电视网络都是其载体! (4)向身边人学习。
常言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为什么?因为司空见惯,所以熟视无睹。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我们捧读专家的著作,佩服专家的高明,每每遇到难题,
就幻想如果专家在我身边多好啊!其实真正的专家也许就在你身边,就坐在你的对面,就是你办公室的某位教师,因为他(她)和你面对相同的学生,遇到同样的问题,可以给你最直接最有效的建议和指导,所以我们要记得向身边人学习。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博士刚分到某研究所工作,研究所规模不大,人员老化,学历普遍不高,连正副两位所长都是本科毕业。博士有一种明珠暗投虎落平阳的委屈感。 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副两位所长也在那里钓鱼。博士和他们简单地打了声招呼就坐下了,三个人静静地钓鱼。
不一会儿,正所长内急,放好钓竿,站起身子去厕所。厕所在哪里呢?在池塘对面。如果绕着岸边走过去,需要几分钟,但是所长没有绕,而是直接从水面上走了过去。博士看呆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所长有“水上漂”的功夫吗?他心中纳闷,但嘴上没有问,博士怎么能向本科生请教呢?过了一会儿,所长一脸轻松地回来了,坐下来接着钓鱼。这时,副所长也内急了,架好鱼竿,站起身子,也从水面走了过去。看着副所长潇洒飘逸的身影,博士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所在?难道是江湖高人聚集的地方吗?又过了一会儿,博士生也内急了,怎么办呢?绕过去吗?显得自己太没有本事了。几经思考,博士下定了决心,我就不相信,本科生能过的池塘我就过不去。于是他起身往水里跨,“扑通”一声,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手忙脚乱地把他拉出水面,问他“为什么跳水”,他说“去厕所”。所长问他“去厕所为什么跳水”,博士不好意思地说:“我看你们都是从水上走过去的。”两位所长相视而笑,道出原委:“池塘中有两排木桩通向对岸;前几天下雨,池塘涨水,把木桩淹没在水面之下,但我们知道木桩的位置,所以能够走过去,你为什么不问一下呢?”
是啊,为什么不问一下呢?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很多时候,经验比智慧更重要,让我们善待身边的人,学会挖掘身边的宝藏吧! 有一次,我听一位年轻的班主任介绍经验,说班里有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好强争胜,心胸狭窄,嫉妒心很强,经常与比自己优秀的同学闹矛盾,有意无意地滋事挑衅,弄得同学关系很紧张,多次谈心都不起作用。有一天,老师用水笔在纸上画了一长一短两条线,要求这个学生在一分钟之内把长线变短,并保持纸的完整干净。学生拿起橡皮就擦,纸都被擦破了,也没有把长线变短。这时,老师拿起笔在短线的一端画了一下,长线变短了,学生的眼睛亮了!最后,老师告诉学生:把“长线变短”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短线变长”。别人超过了你,嫉妒、生气、吵架都没有用,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发展自己,使自己变“长”!学
生恍然大悟了,从此嫉妒变成了竞争,对手变成了朋友,内耗变成了双赢。 听了这位老师的介绍,我茅塞顿开,我的班级也有这样的学生,我正为找不到方法头疼呢,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赶紧试一试,效果很不错! (5)向生活学习。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生活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每件事都可能给我们启示。
有一次,单位要印一个宣传材料,小样出来以后,我认真校对,一遍一遍认真地看着文字、标点、插图;二校出来了,我再审再看,确认已经没有问题,准备签字印刷。但是负责排版的小姑娘打来电话问:“您把封面的名称改了,里面的落款不改吗?”我不由一惊:“改,当然改,赶紧改。”
原来单位刚刚进行了体制改革,我们单位一分为二,虽然内部管理暂时没有分开,可名称已经改变,所以宣传册的内容虽然一模一样,但单位名称不一样。校稿时我只顾看封面了,没有考虑里面的内容,多亏人家提醒,否则“表里不一”的宣传册岂不遗笑大方。
这给我莫大的震撼,对于写稿来说可能我比较专业,但是对于排版、编辑、校对来说,人家是专业,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的关注点不一样,而专业人士关注的大都是关键点。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育人,育完全之人,需要的知识很多,但是我们拥有的知识却很有限。讲交通安全,我们不如交警;讲消防安全,我们不如消防员;谈法制教育,我们不如司法工作者;论疾病预防,我们不如医务工作者。怎么办呢?只有学习,随时随地向不同的人学习。 (6)向学生学习。
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面对着今天的学生,我们必须承认,在很多方面,学生的知识不比我们少,甚至比我们多。
电脑、网络方面我不如学生,那就向学生请教求援吧。我发现学生对我特别热情,有问必答,问一答十;特有耐心,不厌其烦地讲解,一遍一遍地演示;非常认真,查资料、下软件,跟踪反馈,不断地问:“老师,您会了吗?还有问题吗?”对照自己,我感到汗颜,我们不该向学生学习这种热情耐心和尽责吗? 有一次,我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中提到一个女生的名字,内容带有侮辱性。经过了解发现,一些学生也收到了这条短信。我很紧张,怕那个同学知道了想不开,产生什么严重后果。我赶紧找到她,小心翼翼、躲躲闪闪地询问,结果她的回答令我吃惊:“老师,你说的是那些短信吗?我早就收到了。我曾经试图找出发短信的人,但没有结果。我自信没有做过什么亏心事,更没有得罪过什么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