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冲刺试题(理综)
改变的实验条件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正常翅果蝇停飞后双翅紧贴背部,研究者发现一种变异的展翅果蝇,停飞后双翅仍
向两侧展开。当以展翅果蝇为亲本进行繁殖时,其子代的雌果蝇和雄果蝇中总是出现2/3的展翅,1/3的正常翅。请回答:
(1)果蝇的展翅性状是由____________(显性、隐性)基因控制的,控制展翅性状的基因
位于____________染色体上。
(2)果蝇的另一对性状灰身对黑身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且与控制展翅
的基因不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如果1只灰身展翅果蝇与1只黑身展翅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理论上这几种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此果蝇种群中,A的频率变化趋势为____________。 (4)现有一定数量的刚毛和截毛果蝇(均有雌雄),且刚毛对截毛为显性。请设计实验来确
定其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结果预测和分析。
32.(8分)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实现自身的稳态,右
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A表示有关的结构, 血糖浓度升高 B、C、D为激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A中的 C 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分泌的[ ] D 增多,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
A (2)饭后,人的血糖浓度增加,依靠B降低血
B 肾上腺 糖浓度,其作用机理是 。
(3)该图反映出人体可通过
方式调节生命活动。该调节方式存在着“下血糖浓度降低 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和 调节。
33.(11分)信息传递是生命系统的基本功能。它可以发生在细胞、个体、生态系统等生命系统
各个结构层次中,对生命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I.在细胞内存在着遗传信息,中心法则表示的就是一种信息流。
(1)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
它能侵入人体的肝细胞并在肝细胞内增殖。请利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乙肝病毒增殖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一般规律 。
(2)下图Ⅰ表示原核生物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则遗传信息的流向为 。
Ⅱ.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后容易扩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的 有关。
Ⅲ.下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发生在 层
次。
(2)上图说明信息传递是 向的,决定生
态系统的 方向和状态。
34.【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8分)如图为通过花药培养月季花粉植株的一种途径。请回答
下列相关问题。
(1)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______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一般来说,
在__________期,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的时期,通常选择_________的花蕾,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2)上述途径是通过胚状体阶段发育成植株,还可以将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
______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3)某同学在培养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感染了几种细菌。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中加入___________指示剂培养几种菌后,指示剂变红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能够分解尿素的菌;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染料,培养几种菌后,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就可以鉴定其中含有纤维素分解菌。在培养过程中为了检验制备
的
培
养
基
是
否
合
格
,
采
取
措
施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结果,如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培养基制备成功,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35.【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8分)20世纪以来,生物工程迅猛发展,人们应用生物工程
技术已获得了多种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5中(I)是________,在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保证(I)与质粒具有相同黏性
末端的是酶A.酶B中的______。
(2)在将(I)导入受体细胞之前需构建基因表达载
体(重组质粒),其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______。如果(II)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首先使用Ca2+处理菌体,使其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______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3)如果(I)是无限增殖调控基因prG(能激发细
胞不断分裂),可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此时(II)最可能是_______细胞,(III)代表的细胞具有_______特点。
(4)如果(I)是抗虫基因,在抗虫棉的培育过程中,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作为受体细胞与采
用叶肉细胞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______,转基因棉花受体细胞形成抗虫棉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
36.(8分)【物理—选修3-3】
(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①气体压强是大量气体分子碰撞器壁产生的 ②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③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④气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压强增大到原来的1.5倍,则其温度由
原来的27℃变为多少?
7.(8分)【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为了观察门外情况,可在门上开一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
圆柱体轴线与门面垂直。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门外入射光线与轴线间的
最大夹角称为视场角。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圆柱长为,底面半径为,则视场角是 ( )
A.B.C.D.
(2)一列简潜横波,如图中的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经过0.2s时的波形图象。
①假定波向左传播,求它传播的可能距离;②若这列波向右传播,求它的最大周期: ③假定波速是35m/s,求波的传播方向。
38.(8分)【物理—选修3-5】
(1)下列说方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电离作用最强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D.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或较轻的核合并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核子的比
结合能都会增加
(2)某小组在探究反冲运动时,将质量为m1一个小液化瓶固定在质量为m2的小球具船上,
利用液化瓶向外喷射气体做为船的动力。现在整个装置静止放在平静的水面上,已知打开液化汽瓶后向外喷射气体的对地速度为v1,如果在△t的时间内向后喷射的气体的质量为△m,忽略水的阻力,则
①喷射出质量为△m的液体后,小船的速度是多少?
②喷射出△m液体的过程中,小船所受气体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是多少?
理综答案
1、B 解析: A中脱氧核糖为五碳糖,含C、H、O三种化学元素,脱氧核糖核酸为DNA,含C、H、O、N、P5种化学元素;B中胰岛素的成分为蛋白质,含C、H、O、N、S等元素,核糖核酸即RNA,含C、H、O、N、P5种元素;C中丙酮酸为葡萄糖的中间代谢产物,含C、H、O三种元素,丙氨酸为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含C、H、O、N四种化学元素;D中脂肪仅含含C、H、O三种化学元素,脂肪酶的组成成分为蛋白质,含含C、H、O、N四种元素。
2、A 解析:干细胞是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它具有正常分化成其它体细胞的能力,而癌细胞是一
种异常分化的细胞,故A正确;癌失去了正常细胞的分化能力,而造血干细胞能分化成各种血细胞,但还不具备分化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的能力,故B错;干细胞既能分化也能分裂,故C错;癌细胞不属于正常分化的细胞,不具备正常细胞分化的特点,故D错。
3、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物高度就增加2cm,说明基本高度为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株高为14cm的植株具有3个显性基因,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7种可能性。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自然状态下繁殖(即自交),该植株基因型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F1应有1:2:1的性状分离比。
4、D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5、B解析:如果表示反射弧,信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但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突触通过化学信息的形式传导的;激素分泌的调节是一个负反馈调节的过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增加可以抑制下丘脑(a)和垂体(b)的分泌活动;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也可以发生在线粒体中;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产生的。
6、A 解析:对比甲、乙的变化,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甲→乙。M点时,从整体上看,甲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造成甲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信息传递的结果,这种调节方式是双向的。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这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结果。
7.B 解析:常温下斜方硫转化为单斜硫的反应△H>0,为吸热反应,故斜方硫的能量低,稳定性强,A正确;单斜硫和斜方硫互为同素异形体,二者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单斜硫和斜方硫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均生成SO2,C正确;单斜硫和斜方硫均为单原子分子,64 g二者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目为×NA=2NA,D正确。
+
8.B 解析:SO2通入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A错误;往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NH3·H2ONH 4 -+-
+OH中c(NH 4 )增大,平衡向逆方向移动,c(OH)减小,pH减小,A项正确;胶体的本质特征是胶粒的
+
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C错误;Al2(SO4)3可除去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颗粒具有吸附性,但Al(OH)3具有两性,故不能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D错误。
9.A 解析:C和N的质量数均为14,中子数分别为8、7,A正确;Li为IA族元素,Ca为IIA族元素,但Li的金属性比Ca的金属性弱,B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中所有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有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但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错误;非金属性:Cl>S>P,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l>H2S>PH3,D正确。
10.D 解析:聚乙烯中碳碳之间以单键结合,不能使溴水褪色,A错误;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有一氯乙烷(CH3CH2Cl),二氯乙烷(CH3CHCl2、CH2ClCH2Cl),三氯乙烷(CH3CCl3、CH2ClCHCl2),四氯乙烷(CHCl2CHCl2、CH2ClCCl3)、五氯乙烷(CHCl2CCl3),六氯乙烷(CCl3CCl3),HCl,总共有10种产物,B错误;煤通过干馏所得的煤焦油中含有苯、甲苯和二甲苯,但煤中不含苯、甲苯和二甲苯,C错误。
--
11.C 解析:10min时用CH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5 mol?L1?min1,A错误;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但平衡不一定,CO的产率不变,B错误;平衡时CH4、H2O、CO、H2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75、0.75、0.25、0.75,平衡常数K==0.1875,C正确;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减小,D错误。
+
12.B 解析:蓝色溶液中可能含有Cu2,并且在电解过程中析出红色固体,进一步验证析出的是铜,
++
X电极是阴极 ;Y电极上析出无色气体,应该是O2,电解离子方程式:2Cu2+2H2O2Cu+O2↑+4H。根
1.6 g0.05 mol+++-
据电解离子方程式得:n(H)=2n(Cu2)=2×故溶液中c(H)==0.1 mol·L1,-1=0.05 mol,0.5 L64 g·mol
1
溶液的pH=1。要使溶液恢复到以前,可以加入CuO或CuCO3。根据电解离子方程式得:n(O2)=×n(Cu)
2
-
=0.012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O2)=22.4 L·mol1×0.0125 mol=0.28 L。
+-+
13.D 解析:饱和AgCl溶液中c(Ag)==1.56×1010mol/L,饱和Ag2CrO4溶液中c(Ag)=,显然
+
后者的c(Ag)大,A错误;AgCl的Ksp只与温度有关,向AgBr的浊液中加入溴化钠溶液,虽然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但Ksp不变,B错误;两溶液混合后则c(K2CrO4)=0.0004 mol/L,c(AgNO3)=0.001 mol/L,
++ -
根据2Ag+CrO22=0.0002 mol/L,根据4=Ag2CrO4↓,则溶液中剩余的c(Ag)=0.001-0.0004×
-5-5 -2 -
Ksp(K2CrO4),则生成沉淀后的溶液中c(CrO4)===2.5×10mol/L<1.0×10mol/L,故c(CrO24)不能完
-+-7
全沉淀,C错误;根据Ksp (AgCl)、Ksp (Ag2CrO4),则当Cl开始沉淀时c(Ag)==1.8×10mol/L,当CrO24-+-5开始沉淀时c(Ag)==4.36×10 mol/L,故先产生AgCl沉淀,D正确。 14.答案:C
解析:A对B的支持力F1指向圆弧的圆心,当A向右移动时,Fl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减小,设F2为竖直墙对B的压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减小,则F1减小,B错误;,减小,F2减小,A错误,对A、B利用整体法分析,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f的大小等于F2,F2减小,Ff减小,C正确;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B重力之和,是定值,D错误.
15.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只有汽车在刹车状态下,摆锤摆动从而带动摆锤使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所以可以排除C和D;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向右摆到虚线位置,可知汽车原来的运动方向是水平向右运动的,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