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6:22:44

(三十)贾人渡河

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之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

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贾人渡河(gu,经商。) 栖于浮苴(qi,停留。) B、予尔十金(yu,给以。) 勃然作色(bao,蓬勃。) C、向许百金(xiang,刚才。) 黯然而退(an,不舒服。) D、舟薄于石(bo,迫近。) 许金不酬(xu,答应。)

2.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号”有两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hao”,义项有:①作名词,表某一名称。②作量词,表人数及次数。③作动词:如“号脉”。一读“hao”,义项有:①拖长声音大声叫喊,②在声哭。“号”在以上文章中出现两次,请根据文意参考字典分别指出其读音并解释其意义。

(1)栖于沲苴之上,号( )焉。 (2)未至,贾人急号( )曰:??

3.文中“渔者载而升诸陆”一句中的“诸”与《愚公移山》一文中“ ”一 句中的“诸”意思相同,可解释为: “若,渔者也”一句中的“若”与《陈涉世家》一文中“ ”句中的“若”意思也相同,可解释为: 4.文中与“向许百金”中的“向”相对的词是:

与“舟簿于石又覆”中的“又”相呼应的语句是:

5.贾人许百金而酬十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 渔者见死不救的原因是:(用文中语作答。) 对此,你的看法是: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大全答案

(一) 文侯与虞人期猎 答案

1. ①天又下着雨,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句中的“雨”、“公”、“焉”、“之”都能正确翻译) ②虽然现在很快乐,怎么可以不坚守约定的(打猎)时间呢? (句中的“虽(虽然)”、“岂”、“一(专一、坚守)”、“期”。) 2.做人要诚信 守时 等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 答案 1.①、给。 ② 通“悦”,喜欢。2.①齐宣王命令艺人吹奏竽,一定要让三百人一起吹奏。②齐湣王继位为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艺人吹竽。3.滥竽充数。

(三)邹孟轲母(节选)答案 1.①离开 ②等到,至。

2.再一次把家迁到一所学堂旁边。

3. ①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②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四)郑人逃暑 答案 1.⑴:移动 ⑵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五)浦阳郑君仲辨 答案

1.AC 2.AC 3.C 4.①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5.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思符合即可)

(六)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 1. B 2.B N

(七) 项籍者,下相人也 答案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2.其:代项梁所教的兵法 奇,以……为奇

3. 不要胡言乱语,(否则)要被灭族了!

4. 轻视学习,崇尚武力,胸怀大志,具有叛逆性格。 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或破釜沉舟等。

(八)晏子谏杀烛邹 答案 1.略 2.ABC 3.景公说:“不要杀他,我听从你的指教了” 4.晏子没有从正面指责齐王,而是从维护他的根本利益出发,顺着他的话进行劝谏,列出烛邹的五条罪状,指出枉杀无罪之人的荒唐行径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由此看出晏子机智有策略。

(九)鲁人身善织屦 答案 1、(1)有人 (2)凭

2、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3、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十) 今者臣来 答案

1.您到楚国去,为什么向北面行走呢? 2.马良、用多、御者善 南辕北辙 3.行动和目的相反

(十一)炳烛夜读 答案 1.C

2.①迟、晚 ②怎么 ③再次、重新 ④ 等到、到 3.(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大意相近即可) 4.年纪大;事务多。(意思正确即可)

5.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语意明确、句子

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十二)鲁国之法 答案

1. 子贡在诸侯国中赎出鲁国人,却不愿依鲁国法律领取应得的赎金。 孔子不赞同子贡的这一做法。 孔子认为圣人的行为可影响百姓,子贡不取赎金,便不能引导不富裕的百姓效法他去赎回更多为奴的鲁国人。

2.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3分)

(十三)张姓者,偶行溪谷 答案

1.(1)听到 (2)从上往下看 (3)终于 (4)曾经 (5)离开 2.(1)①的 ②它,指蜘蛛 (2)①用 ②把 3.(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5.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十四)细柳营答案

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营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因此汉文帝称赞他是“真将军”。

(十五)石崇与王恺争豪 答案

1. ①都 用尽,用来 ②曾经把,左右 ③比得上

2. ⑴ ①击珊瑚 ②展珊瑚 ⑵枝柯扶疏,铺垫 ⑶既惋惜,又以为疾已之宝 ⑷傲慢,又胸有成竹 ⑸反映晋代地主生活的豪华与奢侈

(十六)董行成答案

1. 神探(或:破案高手)

2. 驴走得很急且身上流汗,说明不是正常长途而是急忙赶路,不正常;赶驴看 见人便牵着驴躲避,说明心里有鬼。

3. 捉 送 县/ 有 顷/ 驴 主 寻 踪 至/ 皆 如 其 言。

(十七) 九方皋相马答案

1.A你,年纪B回答C“返”回来D“悦”高兴E还,不F长叹的样子,叹息G忽略H到,果真 2.A的B九方皋C千里马D伯乐E不译(主谓之间) 3.A我有一个同我一起扛东西打柴草的朋友,叫九方皋,对于马的认识不在我之下,大王可以召见他B.失败啊,你所推荐的寻求千里马的人,却连马的颜色都分不清楚,又怎么能识别千里马的才能呢? 4.抓住事物的本质

(十八)《 训俭示康》 司马光 答案 1.①使者②已经,实际(实情),回答③所以,靠近④皇上,认为,更加⑤亲近的人,有时⑥应该,少数,跟从⑦全,愁⑧习惯,导致,没有存生之道⑨达到

2.BDG,ACEF 3. ⑴ ⑵ ⑶ ⑷ ⑸ //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 ⒁ ⒂ 4.C 5.事例

(十九)仲永之通悟 答案

1.①终于 ②达到 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④帮助

2.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3.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

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4.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二十)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答案 1.A (免——被罢免 )

2.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意思对即可。评分点:明、恃)

3.有道理。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有失公正。这表现了公孙仪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意思接近即可)

(二一) 李将军 答案

1.(1)传授 (2)它,代石 (3) 距离 (4) 跑 2.“阵”的通假字,是布阵的意思。

3.(1)(他)执法宽大,不苛待部下,士兵因此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2)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呢?

4.射术(射箭) 机智勇敢(第二处必须答出“机智”或体现有智谋、有胆识的意思)

5.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人矣。

(二 二)帝置酒雒阳南宫 答案

1.C 2.⑴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粮道不断,这我比不上萧何。 ⑵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才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3.⑴能够重用人才、人尽其才,同时能够与天下人同享利益。 ⑵嫉妒人才、怀疑人才,而不能重用人才。

4.说明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第二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扣住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谈自己的体会,语言通顺即可。

(二三)刺客列传(节选)答案

1.①替……做事(或侍奉) ②结盟(会盟或订约)

2.①曹沫是鲁国的将领,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 ②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

他。

3.具有胆气过人,精于谋划,以死卫国的性格特点。

(二四)有盲子道涸溪 答案

1.道:取道,过(或走)。省:醒悟,反省。

2.①不要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坚实的土地了(或下面就是土地了)。

②过了很久,(他)精疲力尽(或疲惫不堪,力气用尽)了,一松手就掉到了地上 3.①要勇敢尝试,不要被自己凭空设想的困难所吓倒。

②走出思维的定势,战胜自己。

③不要固执己见,要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二五)墨翁者,吴槐市里中人 答案 1. A 2. A B 3. C

4. ①经常研磨很多墨汁,爱好给他人写一尺见方的字,所写的字非常壮美。 ②仅仅是装饰外表迎合世俗求得名誉的人,面对这位墨翁,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5. 逐利者以假冒真,迎合世俗,而墨翁则临财不苟,洁身自好,坚守道德

(二六)余幼时即嗜学 答案

1.略2.(1)汤:热水 (2)衾:被子 (3)负:背(背着) (4)为:做(做成)

3.(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 (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 (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

4.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

(二七)六国破灭 答案 1. B 2. D 3. C 4. B

(二八)《用兵八法》答案

1.第一次与“锐卒勿攻”吻合,第二次与“佯北勿从”吻合。 2.要打败敌人,必先保存自己。(意对即可。)

(二九)钱思公虽生长富贵 答案 1. 不多;告诉;只有;特别(尤其)。

2. (1)没有片刻不拿书的。(2)读书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远处近处,其刻苦学习到了这个地步。 3.三。共同点是:充分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学习(甚至连上厕所也读书)。或:笃学。 4.(略)

(三十)贾人渡河答案

1.B

2.(1)hao,大声哭;(2)hao,大声叫喊你, 3.投诸渤海之尾巴;之于;若为佣耕;你。 4.满分2分。今(1分);渡河而亡其舟(1分)

5.满分3分。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0.5分),言而无信,人格贬值(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是许金不酬者也;(0.5分),贪财重利,见死不救,太过冷酷(意思相近即可给1分)。

搜索更多关于: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外阅读集锦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三十)贾人渡河 济阴之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之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 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 A、贾人渡河(gu,经商。) 栖于浮苴(qi,停留。) B、予尔十金(yu,给以。) 勃然作色(bao,蓬勃。) C、向许百金(xiang,刚才。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