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堂观察下的有效互动课堂》课题申请书 - 图文
3、互动课堂学习规则
①Q:“别人在发言时我们要怎么办?
A:不是等待,不是插嘴,而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仔细分析,吸收有效的成份,指出不足之处。
②Q:“自己想发言时要怎么办?”
A:积极举手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尽量做到条理清楚。 ③Q:“合作学习时自己应做什么?”
A: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职责,要带着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要清楚,纠正别人的错误时要诚恳。 ④Q:“遇到问题时要怎么办?……”
A:找到适合的时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请同学帮忙;或请教师帮助;或自己解决。
4、 论文
数学低段组基于教研意义的课堂观察研究
—— 杨艳
本学期结合教研组青年教师比例大,教师教学素养有且需要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一现实情况,在教师上课、观课、评课和理论研究上制定了一次校级课题——《课堂观察下的学生导学能力发展》。如何更能有效的发挥课题研究的能力,让老师们在实战中锻炼和提升,我们将活动的生发点放在了教师每天都要在里面摸爬滚打的课堂上,通过别人和自己的观察,找到自身的不足,不断地督促自己进步。
在没有进行理论学习之前,根据“课堂观察”几个字我浅显地认为课堂观察就是去“看”,如果作为一个课堂教学以外的第三人,我们可以容易的去关注课堂,观察教学者和受教育者,但是当我们要切切实实去制定一系列观察方案,观察方法的时候,发现实际操上,我们所谓的“看”实际上连门边都没有摸到。课题研究不仅需要严谨的理论,在我们不多的实战机会中,要把握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在一番暴风骤雨般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认真的推进了我们的课题研究。
诸如何为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意义何在、如何进行课堂观察、怎样落实观察实效??这类问题,我们在当月负责小组中,分头查阅资料,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去深入的研究,从学生学习的纬度、教师教学纬度、课程性质纬度、课堂文化纬度四个方面去落实课题观察的可操作性。我们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第一个学月的课堂观察的合作体,以及具体实行这个合作体所必要的观察团队和实施团队。在反复的研究过程中对教研组研究活动提供了内容基础,教研组从课堂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规则开展日常性的观察活动,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责,然后规范地开展听评课活动。
首先我们根据现有的成熟操作模式,将课堂观察分为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会议三个部分。课前会议是在课堂观察之前,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进行有效的商讨,确定课堂观察的目的、重点、量表制作等相关事项。在第一个学月中作为课堂实施老师的我们自然是被观察者,虽然我们时间紧张,但是我们还是根据我们自身需要被关注的焦点问题,提出了观察目标,对观察团队提出了观察要求,在两次理论研讨后,我们最终落实了我们的观察点,并根据观察目标设计了可以量化打分的观察量表。
接着重点就落在了课堂观察了,观察者进入现场之后,要按照一定的观察技术要求,根据课前会议制定的目标来有针对性的观察,观察团队的老师人手一份不同的观察量表,必须着重的、有目的性的进行观察。观察记录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有定性描述的记录表,定量描述的记录表,还有针对性的课堂实录,记下自己的思考,不仅把教师上课的整个过程记录了下来,也记录的学生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悟。唯一比较遗憾的上没有用上录音、摄像、笔录等技术手段。最后实施小组收集整理好观察量表后,先进行自我分析,在大组教研会上作出个人报告,再由观察团队结合大家的观察意见给出观察建议,课后会议让上课的实施老师能真实的根据课题记录数据深刻的去反省自己的技能技巧上的短板,和观察老师有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机会,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在我们实施了的两个学月的课堂观察中,我们确立了比较科学的课堂观察流程,即:(1)确立研究问题。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教学空间,其中有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课程的呈现过程以及他们之间互动构建的课堂文化。无论哪一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教学质量。研究课堂实际上就是研究问题。作为课堂研究的问题,首先是真实的问题,是在这个教师执教的这个班级里目前发生的问题;其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是若干个小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再次是能够研究的问题,是执教者和观察者的能力和水平足以驾驭的问题。(2)选择观察焦点。研究问题确立以后,就要对问题在教师或学生那里的行为表现做出假设性判断。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观察者,都有着大量的一般性的课堂教学经验,对问题可能的行为表现也有模糊的感觉。所谓选择观察焦点就是把这种感觉进一步思考澄清,假设问题与行为表现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并据此选择观察焦点。(3)记录课堂行为。围绕观察焦点,运用记录表格,把课堂行为记录下来。要比较详细记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对象,做了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开始、过程、结果是什么。尽可能地实事求是,不要主观猜想。(4)作出分析推论。根据课堂记录,分析推论出问题所在,以证明假想的观察焦点和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使问题的细节得以裸露。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记录材料并不支持假想,也应该坦然承认。还要注意,分析推论不要过度。(5)提出改进意见。所谓“改进意见”就是改进行为的意见。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行为,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行为。这里,淡化那些充实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理念之类不着边际、不具有操作性的意见,也淡化那些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显效的意见。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课堂实施者应该同时拥有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作为老师不仅是来学习指导学生的,也应和小学生处于同一位置,在课堂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问题,但是也要认真的对待,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除了思考解答以外,还要思考如果是自己来上,应该如何提出问题,如何解答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更重要的是如何讲解清楚
其实观察是可以有很多类型。目前的我们做了的观察有定性的对他人的观察、独立的对个体进行观察、集中性对课堂观察。我们观察学习了小组中一些比较优秀教师的教师风格和教学组织,细细体会如何上好一节课,当然现在我们对于好的要求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这种多效合一的研究方式在实践中证明,它有助于保持小组中老师之间的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更快。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听评课方法。
最后是现场观察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前到场是必须的,这点在多年的学校生活中早已经养成了习惯,同时也不能分散上课学生和老师的注意力,因此,有如奇装异服之类的是绝对禁止的,同时在课堂中也不要随意的跟换观察的位置,对学生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影响,唯一做的不足的是,即使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想法,也不应在课堂过程中交谈起来,以免影响学生和老师上课的进程,这一点在经后的观察课上需要改正。
本学期课堂维度、观察点、观察量表等等,一个个崭新名词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听评课范式的创新,在我们感到新鲜的同时,也有了操作的方向,使我们对听评课有了新的审视,并在反思中逐步有了新的设想,当课堂观察合作体成功的运行起来后,课堂观察的意义最终会因为老师们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体现出来,当然我们还需要深入进行的文字的论述研究,那才是教研调查工作者的任务,作为一线的教师,实际的水平才是王道,才是重点和中心,论述报告论文之类的只需在必要的时候体现就行。
主动探索、大胆质疑、合作交流、和谐愉悦 ----------四年级《优化》教学片断评析
数学高段 赵晓宇
我们在准备一堂课的时候,无论我们多么精心的设计、思考、准备都不能百分之百的呈现出完美的一堂课。但我们应该善于从一堂中总结出成功与失败的地方。一堂课只有短暂的40分钟,我们不仅要在这40分钟内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要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探求知识;还要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的平台,让学生在积极思考拓展思维能力;还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质疑。然而一堂课却总不能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在课前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该预先有所侧重,筛选好一堂课培养的亮点。这节课可能是注重合作学习;可能是注重自学;可能是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能是注重思维能的培养等等,因此课前的预设很重要。
《优化》教学是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的第一课时,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本课是以“沏茶”和“烙饼”的生活素材为背景,鼓励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流程。侧重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同学的发言;提供平台让学生合作交流;并努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一、播放教师沏茶视频引入新课。
二、独立思考:1、不让客人久等怎样安排最节约时间?2、用画图、文字表述等方式来记录你的安排
过程。(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展示) 三、及时练习:
星期天爸爸妈妈加班,淘气就在家里做家务:
擦灰10分钟、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拖地15分钟 、 晾衣服5分钟、 完成这些事情,最少需要( )分钟
四、小结: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把某些事情同时做,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做别的事情,达到提高工作、
学习效率的目的。这体现了数学中的“优化思想 ”。 五、为了表扬淘气在家做家务,妈妈决定烙饼奖励他。(引入烙饼) 1、集体探讨:2张、4张、6张饼的烙饼方式。
2、阅读思考:阅读书上82页,用手上的圆片摆一摆。思考为什么妈妈这样烙3张饼最节约时间。 3、小组交流:摆一摆、说一说妈妈是怎样烙饼的?为什么这种方式最节约时间呢? 4、集体展示3张饼的烙饼方式。
5、完成练习:烙5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六:观察发现:
(一次能烙2张饼)观察刚才烙2张、4张、6张、和3张、5张饼的过程你有什么发现?
七:小结: 烙饼的最佳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也节约了时间。也体现了数学中的“优化思想”。 八:拓展练习:
1、用一口平底锅煎鸡蛋,每次最多煎2个鸡蛋,煎第一面需要2分钟,煎第二面只需要1分钟,要煎3个鸡蛋,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一次可以烙4张饼,两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2分钟,如果要烙6张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线条简单、重点突出,就始终围绕着“沏茶”和“烙饼”这个两个问题来展开。“沏茶”问题学生已经有过多次的接触,学习起来相对轻松,因此“沏茶”部分我重在让学生自学。整堂课的重点更侧重于解决“烙饼”这个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新问题。因此我运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突出学生的发言讲解过程。 片断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