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论文 - 图文

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论文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4:46:23

视觉、心理、功能相结合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以平谷府前街景观设计为例

摘要:在今天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人类聚居环境建设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已成为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道路交通设计中对道路景观的认识还远远不足。结合平谷府前街景观设计,对现代城市道路景观内涵进行剖析,紧密结合交通工程设计,提出兼具视觉形象、行为心理、复合功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思路,以及一些基本方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交通工程设计,环境心理学

1. 道路景观内涵剖析

对城市意向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作为第一元素“道路”最初只是为解决单一的出行交通问题,其形式的确定仅依据城市的规模、交通需求、流量等因素,对于它和城市景观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已不仅是完成某种通行目的,希望是一种愉快、舒适的经历;道路不仅是为行车而建造的沥青或水泥带,是认知城市的主要视觉场所,感受城市环境的绿色生态廊道,及户外活动的重要空间。因此,欲使城市道路在具有良好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同时满足美观、生态、人性等要求,道路景观设计即是二者之间有力衔接的纽带。

1.1 道路的功能

道路的功能是其景观设计的依据,可划分为交通功能和空间功能。交通功能是让人安全、迅速、舒适的到达目的地;空间功能,即为工程管线等公共设施提供空间的同时,保障道路两侧建筑良好的采光通风,并为人们提供交流、休憩、散步的公共空间。

1.2 道路景观“四元素”

欲满足道路所需的功能要求,并作为一个整体取得平衡而创造出优美景观效果,道路景观应具备四种基本元素:

①通行:最重要的元素,需与交通工程设计紧密结合,保证道路的安全、畅达、舒适。 ②视觉景观形象:首先,应遵从美学规律,创造形态适宜、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其次, 须与道路两侧建筑有适宜的空间围合关系;第三,从人们在运动中的视觉特性出发,建立与人们心理感受息息相关的“景观速度”概念,建造满足交通心理的道路景观。

③环境生态绿化:根据生物学原理,充分尊重生态环境,利用自然和人工元素,发挥其

污、降热、防护等功能,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物理环境,形成城市生态廊道。 ④城市内涵:首先,应把道路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满足人们社会文化生活需要。 其次,营造展示城市历史文化氛围的风情线,以及拥有强烈归属感的空间领域。

2 我国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对道路景观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道路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道路仅是人和车移动的通道。设计师更多考虑如何使车辆快速通过,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以车为本”的设计观念导致道路建设不考虑城市个性及景观环境,千篇一律的路网形式、单调的道路断面、冷漠的交通环境、令人懈怠的种植、铺装??,剥夺人(包括行人与车内的人)在行、驶中精神享受的权利。对道路景观的无视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减弱, 但总的来说对其认识还远远不足。

2.2 对道路景观设计时序及技术内容认识不当

由于对道路景观认识不足,导致道路环境设计时常片面成为政府领导政绩工程的体现,仅将其作为道路的粉饰,多是在道路基础设施施工完毕以后再被动进行。如此的景观设计也只能是对道路进行种植,铺装,布小品等修饰,无法统筹考虑道路线形是否符合地区个性,是否能提供展示城市丽质的视廊;道路断面是否能充分协调交通、种植、地下管线关系,是否与两侧建筑有良好的空间关系;地下出入口、指示牌等交通设施是否人性、尺度是否与环境融合等等,难以兼具道路景观的“四元素”。

在平谷府前街景观设计中,从前期规划到交通工程设计都紧密结合道路景观,从道路断面、交叉口、机动车出入口、交通管理设施设计到道路环境气氛、空间围合度、景观设施设计,始终不忘道路景观“四元素”,以打造兼具功能、景观、人性、生态的平谷样板街。

3 道路景观设计思路探讨

3.1 从场所中提取设计目标

“场所”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与其本质密切相关的背景,包括城市的地理、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是单纯的空间与城市自身物质形态、文化精神的耦合物。作为城市道路中的景观不仅仅只是考虑狭义的视觉景观,而是连带交通、环保、周边土地开发、经济发展、历史保护等因素一起考虑的综合规划设计,这就必须植根于“场所”之中,分析其交通功能、环境生态功能、景观形象功能、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城市的现状环境。

平谷府前街景观设计,首先从前期的规划研究,包括地区路网研究、人民路发展历史沿革分析、道路现状流量与功能的分析中,得出府前街的功能定位:贯穿东西的主干道,公交走廊,交通功能与景观功能并重。其次,通过对平谷主要道路如城南路、新平南路在不同区段的现状道路景观进行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平谷区的特点,在道路功能定位前提下,制定景观设计目标:

① 营造两种魅力:

新城带状庭院:创造赏心、悦目的开放空间和绿地。 新城中心文化:营造有文化底蕴和故事性的空间环境。 ② 饱含两种素质:

安全.舒适.可达的 “交通”素质。 协调.兼顾周边环境的“包容”素质。

3.2 视觉、心理、功能相结合实现设计目标

3.2.1 建立整体城市设计的理念

道路作为人工廊道决定着城市景观结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以及城市可达性,能促进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居、行环境。因此,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要统筹考虑交通资源分配策略、道路整体意象、环境气氛、空间形态等,协调整合各种元素,使之成为最优组合的统一体。

(1)交通资源分配策略

根据道路的功能定位以及景观设计目标,合理分配道路交通资源,明确道路服务对象的主次顺序。在设计人民北路景观时,为构建怡人、畅达的交通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目标,提出如下交通资源分配的优先顺序:“步行 > 公共交通 > 非机动车交通 > 社会车辆”,充分重视慢行交通的地位,精心设计细部设施,同时遵循“公交优先”。

(2)道路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空间可分为车行、步行、商业购物空间、休憩,观赏以及隔离空间。横断面设计须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达,避免管线、各种构筑物以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尺度应与沿街建筑体量取得和谐,满足道路绿化设计规范。综合、整体的横断面设计是保证道路景观深入计可行性和完善性的前提。

图1 道路横断面设计图

在平谷府前街横断面设计中,行车道宽度的确定在满足交通流量的要求下保证公交专用道的专用路权;断面逐渐收缩的形式,避免大量机动车直接涌入平谷;隔离带的设计在充分保证道路安全前提下为道路景观环境的营造提供机会,保证有效种植距离,同时考虑为路口渠化预留空间,既美化环境,满足交叉口交通组织需求,又保证充足的步行空间,且不破坏道路线型;对非机动车及人行道的设计则是精心考虑地下空间、工程管线以及道路尺度等因素后综合得出的。(图 1)

(3)环境气氛设计

在上述前提确定之后,需要设计道路内在环境氛围。它是道路景观个性的提炼,也是进行详细景观设计的标尺。

搜索更多关于: 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论文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视觉、心理、功能相结合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 ——以平谷府前街景观设计为例 摘要:在今天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人类聚居环境建设中,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已成为道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道路交通设计中对道路景观的认识还远远不足。结合平谷府前街景观设计,对现代城市道路景观内涵进行剖析,紧密结合交通工程设计,提出兼具视觉形象、行为心理、复合功能的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思路,以及一些基本方法。 关键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交通工程设计,环境心理学 1. 道路景观内涵剖析 对城市意向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作为第一元素“道路”最初只是为解决单一的出行交通问题,其形式的确定仅依据城市的规模、交通需求、流量等因素,对于它和城市景观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