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銆?019骞存暣鐞嗐椾汉鏁欑増鍒濅腑鐗╃悊鐭ヨ瘑鐐规荤粨(1) - 鐧惧害鏂囧簱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地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地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地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地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地距离。焦距用“f”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地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地焦点是虚焦点; 5、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地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地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地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地距离就是凸透镜地焦距。 三、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1、过光心地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如下图:
2、平行于主光轴地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
轴;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地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地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
四、透镜应用
9
照相机:
1、照相机地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地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地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地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地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倒立地实像;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地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地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五、探究凸透镜地成像规律:
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注意事项:蜡烛地焰心、透镜地光心、光屏地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凸透镜成像地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种类 5 4 3 2 1 成像条件物距(u) u﹥2f u=2f f﹤u﹤2f u=f u﹤f 成像地性质 缩小、倒立地实像 等大、倒立地实像 放大、倒立地实像 不成像 放大、正立地虚像 像距(v) f﹤v﹤2f v=2f v﹥2f --------- V﹥f 应用 照相机 投影仪 ---------- 放大镜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物远虚像大。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 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地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注意: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地虚像;
六、透镜应用
1、眼睛地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10
2、近视眼看不清远处地物体,远处地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需戴凹透镜调节; 3、远视眼看不清近处地物体,近处地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需戴凸透镜调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4、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5、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地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地像;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一、质量 1、质量地定义:物体含有物质地多少。 2、质量是物体地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地形状、温度、状态和位置地改变而改变。 (你知道什么时候物体地质量会发生变化吗?请举例说明) 3、质量地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地单位是千克。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地测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调节: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地平衡螺母,指针向分度盘左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指针向分度盘右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注意:要掌握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地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地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要掌握什么顺序加砝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调了又会怎么样影响测量地结果呢? (4)读数:被测物体地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地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地刻度值。 注意:要掌握如果砝码质量变大了或变小了测量值又会怎么变呢?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地质量(阅读117页) 二、密度 1.密度地定义:单位体积地某种物质地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地密度。 2、定义式:?=m V因为密度是物质地一种特性,某种物质地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地物体地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地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地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地公式。 3.密度地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地单位是千克/米3。
11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地关系
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地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而质量与温度无关,所以,温度升高时,物质地密度通常变小,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注意:水在0至4℃时反常膨胀,即温度升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温度下降,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三、质量和体积地关系图像
利用m—V图像,可以求物质地密度;
四、密度地测量
1.测固体地密度
(1)测比水地密度大地固体物质地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固体地质量m1 ②利用量筒测量适量水地体积V1
③将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测得体积为V2 (2)测比水地密度小地固体物质地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固体地质量。
②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一是用细而长地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地体积,测出固体地体积。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地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地总体积再减去铁块地体积就等于固体地体积。固体地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地密度。
2.测液体地密度
(1)①用天平测量装有适量液体地容器地质量m1 ②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体积V ③用天平测量剩余液体和容器地质量m2
(2)液体体积无法测量时,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借助于水,水地密度是已知地,在体积相等时,两种物质地质量之比等于它们地密度之比。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如下:
a.用天平测出空瓶地质量m;
b.将空瓶内装满水,用天平称出它们地总质量m1;
c.将瓶中水倒出,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称出它们地总质量m2;
五、密度地应用
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物质,可以求物体地质量、体积。利用天平可以间接地测量长度、面积、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