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工作计划15-16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继续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围绕县
学 校 工 作 计 划
(2015-2016学年度)
年8月25日
2015
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安排,以建设兰州市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升教学教研水平,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特色教育,树立品牌;同时加强平安校园建设,打造校园文化,活跃育人氛围,努力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突出安全第一,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学校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成长的环境。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让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心学习,让每一位家长都能放心工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舒心地教书育人。通过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协助、指导学校开展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制教育工作,协助学校对不良行为学生进行帮教,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加强防病防疫工作,保障学生身体健康。重视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加大课程管理与改革力度。四五年级实施“自主高效型”一课三步八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其他年级逐步渗透推广,以校级公开教学观摩活动为载体,在全体教师中广泛、深入、持久、扎实地开展新课程下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
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加强听推门课的力度,及时了解掌握教师、学生的教学、学习常态,进行有效的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效果。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节数不少于16节,校长、教导主任不少于20节课。
2、加强课程设置。增强全体教师课程法规意识,对照课程计划,认真上齐、上足、教好每一门课。不得随意增减课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杜绝挤占、挪用现象,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学校教导处将对学校教学常规进行精细化管理,从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各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常规考核,课堂教学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教研组要紧紧围绕新课标的学习、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听课、评课、说课等系列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注重开展研究课、观摩课和示范课等学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3、注重课题研究,发展教师的科研能力。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使课题研究能够深入教师群体,深入教师课堂,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氛围,扎实进行校本培训。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入手,选择科研研讨主题,在研讨中提高教
师科研意识和能力,让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教科研活动的参与者、研究者、实践者与受益者。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已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影响带动更多的教师成长起来。
三、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认真抓好二课各项活动的建设和活动的开展。各活动小组指导老师要力求活动有计划,训练有步骤,努力打造“精品”学生。本学期开设绘画、舞蹈、棋类、手工制作、游戏、唱歌等活动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申报,学校根据申报情况合理安排场地。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担当辅导员,做到教师人人有项目,学生各个有活动,每周二、四下午第一节后为活动时间,做到每个学科、项目活动都有一名辅导员全面负责组织管理、督促指导针对每个学生制定最佳发展辅导方案,精心上好每一节课。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动脑、动手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特长性质的活动,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
1、开展日行一善活动。“日行一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莫以善小而不为,莫小恶小而为之”,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2、开展“节日小报”主题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切入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突出团圆平安、孝老爱亲的主题,遵循简洁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则,组织未成年人参与文明礼仪和低碳生活知识宣传,开展“感恩父母”体验活动,教育学生养成文明节日习俗的同时,引导他们劝导长辈少饮酒特别是酒后不开车、不赌博,去除陈规陋习,营造喜庆祥和节日氛围。
3、开展“道德讲堂”主题活动。 每月开讲一次,根据实际,确定开讲主题,灵活设计,吸引师生广泛参与,有具体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发动广大师生自觉参与,强化道德修养,提升道德素质。
4、开展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活动。以“向雷锋学习”题词纪念日为契机,全体老师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地学习雷锋活动。 引导广大师生学习落实雷锋精神,以自己的言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长期形成学雷锋的氛围。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