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热和能

2017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热和能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4:49:48

2018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热和能

2012中考分值:6---15分 中考热点概括 一、温度与物态变化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2.温度的单位和符号,摄氏温标的规定。 3.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六种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或填空形式出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2多以考查温度计的读数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多以六种物态变化穿插起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二、热和能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热量的符号及单位。 2.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和物理意义。 3.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中能的转化。 5.燃料热值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 6.转化率的计算。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利用,其中知识点3、5和6多以计算温度变化时的热量或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的形式出现。 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能源的分类。 2.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 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

1

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水的温度 90 /℃

1 92 2 94 3 4 98 5 98 6 98 7 98 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的时水沸腾的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对于水来说,沸腾时温度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但是沸点会随大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对于图像,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在图像上是一条水平线。 【答案】(1)96 (2)98 低于 (3)B

【例题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_______,理由是_______

(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

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温度、内能和比热容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于温度计的读数特点,熔化过程的温度特点,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公式Q=Cm△t比较比热容的大小的一些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应用,前后知识之间能够联系起来。温度计的读数从0℃开始,对于0℃以上,从0℃往上读数,对于0℃以下,从0℃往下读数。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在温度---时间图像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水平线对应的温度就是熔点,物质在熔化时的状态是有固态也有液态,属于固液共存态。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当质量不变时,温度越大,内能越大,温度相同时,物体吸热内能增加,从t2到t3的变化时,物质一直在吸热,所以t3时的内能大。

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1=20℃ 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 =10℃, 故△T1 > △T2 ,由 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C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答案】(1)—8℃ (2)0℃ (3)固液混合 (4) t 3 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5)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1=20℃ 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 =10℃, 故△T1 > △T2 ,由 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C就越小。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例题3】 (2011年湖南衡阳,第18题)一个塑料瓶装有500ml水,则所装水的质量为____g,把它放置在太阳底下1小时后,水温由10℃升至3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J。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比热容和密度的综合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对于液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公式的理解应用。题目给出的已知的物理量求出质量m=500x1g/cm比热容c=4.2×10J/(kg·℃),温度变化 【答案】500 4.2×104

【例题4】(2011四川泸州,Ⅱ卷第3题)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 较

3

3

,再进行单位换算,水的

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 kg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q=8.4×107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量和比热容的综合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要对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计算。关于吸收的热量:△t==20℃,根据Q放=Cm△t即可计算出水温度变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对于燃料完全燃烧,根据公式 Q放=mq带入计算。便可求出m 【答案】比热容 8.4×105 0.01

3

达标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2011江苏南京,第10题)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D

2.(2011甘肃兰州,第10题)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J/(kg·℃) B.4.2×103J/(kg·℃) C.1.2×10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答案】A

3.(2011湖南株洲,第13题)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D

4.(2011江苏宿迁,第12题)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

A.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动能大小的比较方法

B.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

4

3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8年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典型例题剖析及训练题--热和能 2012中考分值:6---15分 中考热点概括 一、温度与物态变化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2.温度的单位和符号,摄氏温标的规定。 3.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六种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或填空形式出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2多以考查温度计的读数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多以六种物态变化穿插起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二、热和能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热量的符号及单位。 2.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和物理意义。 3.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中能的转化。 5.燃料热值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