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6.5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案 - 图文

16.5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2:28:38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五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形成感性的认识。

2、通过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常见的实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教学难点】

为什么能量是守恒的。 【教学准备】

黑色塑料袋、水、温度计、电池、导线、小电动机、钢笔、纸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观看资料,思考,交流一下这些现象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体会资料中提出的事物间由能量转化产生的各种联系。 阐述交流:水电站里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光能转创设情境, 播放图片:播放能量转化的资料,让学生观引入新课 看后思考:有哪些能量发生了转化? 通过观察 生活中普遍的能量转化现象,产生认知转化规律 的兴趣。 新知探究: 一、能量转化 导言:大千世界是无奇不有,它们是瞬息万变的。看似没多大联系,但可以从能量这一角度来反映这种关系。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有哪些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导议1:引导学生完成“想想议议”中的小实验,让学生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通过这些现象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a、来回摩擦双手; b、在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c、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d、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导议2:你能告诉我实验中都有哪些现象发生,有什么样的能量转化吗? 导言:你还能举出其它能量转化的实例来吗导结:你能将下图各种形式能量转化的图形补充完整吗?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媒体资料和完成小实验及交流讨论,来讨论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内在化为化学能;燃料燃烧时发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也能转化为机械能。 完成“想想议议”中的小实验,观察所发生的现象,讨论发生的能量转化。 明确:在a过程中,双手会感到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b实验中,是太阳能转化成内能;在c实验中是太阳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在d实验中,是机械能转化成为电能。 交流:再说出一些有能量转化的例子(有可能是要演示)共同分析。 体会: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练习:完成图形中的各种能量转化的例子,相互交流。 联系,体会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能量守恒定律 播放图片: 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停止用力,秋千会越摆越低,最终停下来。 演示:使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落到球拍上,乒乓球会跳起,但越跳越低,最终会停下来。 导结1:在这两个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在减少,并不是机械能丢失了,而是在此过程中,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导结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些事实说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 总结:大量事实证明: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小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展示拓展资料: 1、能量守恒定律普遍适用。在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中,只要有能量的转化,就一定服从能量守恒规律。从物理的、化学的现象到地质的、生物的现象,大到宇宙天体的演变,小到原子核内部粒子的运动,都服从能量守恒的规律。 讨论交流:停止用力,秋千会越摆越低,乒乓球会跳起,但越跳越低,它们最终停下来。它们的机械能丢失了吗?到哪里去了呢? 分析例子,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能量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结合课本认识能量守恒定律。 阅读体会: 1、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重要地位。 2、理解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重要应用。 2、能量守恒定律反映了自然现象的普遍联系。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电灯发光跟电流有联系,电能转化为光能反映了这种联系。植物生长更不是孤立的,要靠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才能生长,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反映了这种联系。 3、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人类认识自然,就要根据种种自然现象,总结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就是人类总结出的规律之一,而且人类认识的其他规律也必定符合能量守恒定律。1933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在研究β衰变的过程中发现,能量不守恒。于是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大胆预言了还有一种未发现的粒子,这就是现在已被科学界公认的中微子。这一事例说明了能明守恒定律,已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依据。 4、能量守恒定律是人类利用自然的重要武器。纵观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历史,也是一部认识能量、利用能量、实现能量转化的历史。从原始人钻木取火,到水能利用;从蒸汽机发明,到电能的利用;从太阳能, 3、了解人类在探知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历程和发展。 阅读图文,了解地热的特点,储量,优点及人类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前景。 到核能的利用。人类总是在认识、利用能源,逐步实现能量的转化。 导读:布置阅读任务,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 附件1 独立完成。 回顾本节课的探究过程。 1、这节课你主要学到了什么? 2、难点在哪里? 3、你有什么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根据板书提示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从三维目标的任何角度都可以)。相互补充,归纳出知识体设计意图:小结不仅要总结知识,更重系。 要的是将本节课研究问题的方法及思维程序提炼出来,学生学会这些方法并体会到它们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课堂检测 附件2展示检测题。巡视了解情况,到独立自主完成检测。时间后公布答案。 小组长批改并汇总给学习委员。 1、食物也是一种“燃料”,在人体内与 氧结合,提供细胞组织所学要的能量。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说说,食物提供的化学能转化为那些能量? 2、人体摄入的能量(营养师常称之为热量)过多、过少,都有损于健康。对于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每天应该摄入多少能量?应该如何调整饮食?查阅资料、进行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让物理知识很好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教学反思】

一、案例中的“亮点”

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大量实例、教师演示、学生演示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认知过程中,注

反馈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搜索更多关于: 16.5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案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热和能 第五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课时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物理规律形成感性的认识。 2、通过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常见的实例,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教学难点】 为什么能量是守恒的。 【教学准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