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word瀹屾暣鐗?浜烘暀鐗堥珮涓寲瀛﹀繀淇竴瀹為獙鎬荤粨,鎺ㄨ崘鏂囨。 - 鐧惧害鏂囧簱
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P97实验4-8】
现象:烧杯里的水沿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沿玻璃管压入烧瓶,形成喷泉;氨气溶于水生成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
【P99 实验室制氨气】
原理:
1、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2、验满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成蓝色则证明已收集满或者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瓶口,产生白烟
3、检验方法: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若使试纸变成蓝色则证明是氨气
4、干燥方法:用碱石灰干燥,不能用浓硫酸和无水CaCl2干燥。
5、尾气吸收:用稀硫酸吸收多余的氨气
6、注意事项:1)、棉花的作用:减少对流,棉花用稀硫酸润湿,可以吸收氨气,防止溢出污染环境
2)、一般铵盐不选硝酸铵,碱不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P101实验4-9】
现象: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能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原理:
【P105归纳与整理】 一、硅 1.硅单质:
用途:硅芯片、光电池
13
化学必修一实验总结
2.二氧化硅:
存在: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硅石。(石英、水晶、玛瑙、沙子) 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可以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氟酸反应。 用途:建筑材料、光学及光纤制品、工艺品等。 3.硅酸盐 Na2SiO3
制法:SiO2 + 2 NaOH== Na2SiO3+2H2O
性质:Na2SiO3 + 2 HCl == H2SiO3 (胶体)+ 2 NaCl 用途:可做木材防火剂
硅酸盐产品:玻璃、水泥、陶瓷等。 二、氯 1.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在25℃时,1体积水中可
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Cl2 + H2O == HCl + HClO
产物的用途:漂白、杀菌消毒
与碱反应:化学方程式: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
产物的用途:漂白液
化学方程式:2 Cl2 + 2 Ca(OH)2 == CaCl2 + Ca(ClO)2 + 2 H2O 产物的用途:漂白粉或漂粉精
与金属反应:2 Na + Cl2 ?? 2 NaCl 2 Fe + 3 Cl2 ?? 2 FeCl3
Cu + Cl2 ?? CuCl2
2. Cl—的检验
化学方程式:Ag+ + Cl— == AgCl↓ 试剂: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操作: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先滴加少量稀硝酸使溶液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待测液中含有Cl—。
点燃点燃点燃 1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