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邮政储蓄银行招聘考试金融学模拟题

2014年邮政储蓄银行招聘考试金融学模拟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44:17

http://youzheng.zuixu.com

水平及比价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四)其他因素: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也会引起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税收原理税收效应

税收的一般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征税范围即课税对象的范围,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或课征税收的具体界限。 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规定的同一征税对象范围内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税源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

税率的基本形式①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②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③定额税率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规定征收比例。 超额累进税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分别计算,然后相加个人所得税

超率累进税率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土地增值税

纳税期限形式①按期纳税②按次纳税③按年计征,分期预缴

税收优惠是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或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形式减税: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免税:对应纳税额全部免予征收;起征点:课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免征额:课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税收原则即一国制定税收政策、建立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是税务行政、税务管理所遵循的理论标准,是国家征税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税收原则的发展:亚当·斯密的税收四项原则----瓦格纳的四项九端原则---公平与效率两大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1)税收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①效率是公平的前提:税收作为一种分配手段是以丰裕的社会产品为基础的,而没有效率的公平便成了无本之木。②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失去公平的税收

9 / 19

http://youzheng.zuixu.com

也不会是高效率的(2)就某一个具体的征税活动而言,税收的公平与效率会有矛盾和冲突(3)从整个税制和税收总政策来考虑税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税收负担即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国家的角度:反映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要征收多少税收;纳税人的角度:反映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承担了多少税款。

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最根本决定因素(2)经济结构:不仅体现在量的制约上,还体现在结构的分布和变迁上(3)宏观经济政策(4)其他因素

拉弗曲线(1)高税率不一定能够取得高收入,高收入也不必然要求高税率,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2)普遍实行高税率往往导致对减免税等税收优惠的依赖,一是造成对税制完整性、稳定性的冲击,二是容易产生课税的不公平现象。(3)在同样的收入水平上,可以使用两种税率,但各种税率体现的税收负担却不一样。(4)既然税率和税收收入、经济增长存在着相关性,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最适税率。

税负转嫁是指纳税人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将自己的税收负担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人的过程。(1)税负转嫁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行为

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提高售价;(2)后转——压低工资、延时、压低进价等;(3)散转——混转,即前转和后转并行;(4)消转——自我消化,即纳税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自行消化税款;5)税收资本化——后转的特殊形式,即对某些能增值的商品的课税,预先从价格中扣除,然后再从事交易的方式。 税负转嫁的条件 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价格自由浮动(1)税种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2)课税范围课税范围广的较易转嫁,窄的难以转嫁。(3)供求弹性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税负容易转嫁;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时,税负转嫁困难;(4)计税方法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5)市场结构完全竞争:短期内无法转嫁,但从长期看则完全可以转嫁;垄断竞争:既部分地前转,又部分地后转;寡头垄断:由各寡头生产者通过协议提价而转嫁;完全垄断:由垄断生产者视产品需求弹性的大小而决定向前

10 / 19

http://youzheng.zuixu.com

或向后转嫁。

税负归宿即税负经过转嫁的最终落脚点,也就是税负转嫁过程的终点。税负归宿可分为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法定归宿:根据税法应该负有纳税义务的承担者→纳税人经济归宿:税收负担的最后承担者→负税人

税收效应即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作出的反映,或者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生产者的决策的影响。 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税收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对纳税人在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从而降低购买量和消费水平。收入效应作用机制政府课征一次性税收→纳税人收入水平下降→减少商品购买量→消费水平下降→购买两种商品的组合下降税收替代效应即税收影响相对价格,在个人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因相对价格的变化而产生的对个人福利水平的影响。替代效应作用机制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区别对待→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纳税人减少征税和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无税或轻税水平的购买量→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的概念(1)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2)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税收制度的组成即税制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种体系以及各税种的分布状况。单一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复合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税制的各个税种的演变及主体税种的交替变更的历史过程。历程简单的直接税制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和直接税为主的税制

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税收制度(1)新中国税制的建立(1950年建立)(2)1953年修正税制(3)1958年改革税制(4)1973年简并税制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税制(改革核心:“利改税”)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税制

商品课税是指对商品的生产、进口、流通以及劳务的提供、消费所征收的一类税。

11 / 19

http://youzheng.zuixu.com

功能(1)及时稳定的取得财政收入(2)鼓励节约、储蓄或投资(3)抑制奢侈消费(4)贯彻国家经济政策,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①理论上:增值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额。②生产经营单位:增值额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额或经营收入额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③商品经营全过程:增值额是指一个商品最终销售价格扣除购买价格以后的余额。④税收征管实际:即商品销售收入额或经营收入额减去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之后的余额特点①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②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③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类型生产型增值税:不准许扣除任何购进固定资产价款,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收入型增值税:只准扣除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计税依据相当于国民收入。消费型增值税: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我国现行增值税制度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流转额作为课税对象的一种税。特点①课税对象具有选择性②课征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实现其他目的而非仅为了组织财政收入③鼓励消费和投资④征收简便,收入可靠及时我国现行的消费税消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就其销售额或销售数量,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是对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额征收的一种税。特点①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②以非商品销售额征税为主③计算简便,便于征管我国现行的营业税制度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收入额(销售额)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是在边境、沿海口岸或国家指定的其他水、陆、空国际交往通道的关口,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或物品征收的一种税关税税则即一国对进出口的应征税商品、免税商品以及禁止进出口商品加以系统分类,并列明应征税率和免税的一

12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http://youzheng.zuixu.com 水平及比价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四)其他因素: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也会引起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税收原理税收效应 税收的一般概念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征税范围即课税对象的范围,即课税对象的具体内容,或课征税收的具体界限。 税目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规定的同一征税对象范围内的具体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税源即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或者说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 税率的基本形式①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②累进税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应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数额越小税率越。③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