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案例分析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已有企业开始股权激励方面的尝试,武汉、上海、北京等地都推出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的具体形式。之后,各种文件和政策陆续确定股权激励可以作为公司高管的激励方式。2005年8月证监会和国资委、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推出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和考核办法,以及配套的监督制度由证券监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2005年11月中国证监会“关于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进行明确的规范,可见股权激励在我国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但直到2006年2月,《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发布,才有了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规范,改变了以往企业会计准则在这方面的空白。伊利作为较早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2008年1月预亏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因此,我们以伊利为例,来分析在股权激励的不同阶段,如何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来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新旧会计制度对股份支付会计处理的差异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企业用期权来奖励员工或者作为薪酬的组成部分,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股份支付交易。由于股份支付是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规定,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在在新会计准则颁布以前,没有专门的会计制度对股份支付进行专门的规范,我国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只需调整公司的权益结构,整个会计处理过程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唯一变化的是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会被摊薄。而新准则规定,上市公司通过股权激励所形成的股份支付,应记入股权激励期间的费用。因此,存在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可能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伊利的股权激励计划符合股份支付准则对股份支付的定义:即股份支付是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交易;并且是以获取职工服务为目的的交易;同时股份支付交易的对价与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未来的价值密切相关。我们将以伊利为例,根据其股权激励的进度来判断其在不同的时期应分别进行怎样的会计处理。
二、伊利股份股权激励的基本情况 (一)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进展
2006年3月,伊利提出了股票期权计划草案。2006年11月,伊利股份披露经过修订的股权激励计划,共授予激励对象5 000万份股票期权,标的股票总数占当时总股本9.681%,行权价格为 13.33元,同年12月28日被确定为股票期权授予日。此后由于公司实施利润分配和发行认股权证,2007年11月21日,股票期权数量调整为6 447.9843万份,权行权价格调整为12.05元。33名高管及骨干获5 000万份股票期权,潘刚获1 500万份,占本次股票期权数量总额的30%。伊利的股权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拥有在授权日起8年内的可行权日,以行权价格和行权条件购买一股公司股票的权利。伊利高管获得上述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3.33元。2007年12月28日,有64 480股行权。在2008年1月31日,伊利发布预亏公告。具体时间点如表1所示。在2008年3月,伊利公布年报。2008年4月29日,伊利公布修改后的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改变股权激励成本的摊销方法。伊利股权激励进展情况见表1。
表1:伊利股份股权激励进展情况表
时间 2006.03.10 2006.04.20
发生事项 提出股票期权计划草案 董事会审议通过股票期权计划 1
2006.12.28 2007.04.30 2007.08.29 2007.09.11 2007.12.18 2007.12.22 2007.12.28 2008.01.31 2008.03 2008.04.29 临时股东大会通过股票期权计划 2006年年报发布 2007年半年报发布 董事会确定股票期权授予日确定 呼和浩特市国资委出具反馈意见 董事会发布公告测算期权费用对损益的影响 64480股行权 发布预亏公告 公布2007年年报 修改年报中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 (二)伊利股份股权激励方案的行权条件
行权条件:按照规定,激励对象的薪酬价格将与企业经营业绩捆绑起来:在首次行权时,公司上一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必须不低于17%,并且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应低于20%。同时规定首期以后行权时,伊利股份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与2005年相比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5%。新方案的第三处重大修改是提高了业绩考核的质量。原方案规定,首期行权时,伊利股份上一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7%且上一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0%。激励对象首期行权不得超过获授股票期权的25%。从行权条件可以看出,伊利的股权激励中并没有包括市场条件,没有关于股价上升至何种水平职工可相应取得多少股份的规定。只有非市场条件,即规定了可行权时企业必须满足一定的业绩要求。
所以对伊利股份而言,2006年12月28日是授予日,可行权日是2007年12月28日,所以这两个日期之间就是等待期。
三、伊利股份支付应进行的账务处理
(一)授予日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根据结算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分为以权益结算和以现金结算两种。对于换取职工服务的股份支付,企业应当以股份支付所授予的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除了可立即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都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伊利采用的是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为权益工具的一种,因此在授予日,伊利股份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二)等待期内的资产负债表日
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当在等待期的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将取得的员工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按照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计量。在等待期内按非市场条件预计最佳的行权数量计入各等待期的成本费用,并在定期报告附注中披露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并在附注中披露股份支付交易对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等信息。
根据伊利股份测算,公司股票期权授权日的公允价值为14.779元/份,如果伊利公司所有激励对象都将满足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规定的行权条件,按照股份支付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将对公司等待期内的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损益影响总额为73 895万元(14.779元/份×5 000万份=73 895万元)。但是,如果伊利按非市场条件预计的最佳行权数量并非5 000万,则作为职工薪酬计入成本费用的数额就不一定为73 895万元。
从伊利披露的信息可知:伊利认为所有被授予股票期权的员工都不会离职。2008年4月29日伊利公布的年报修改中披露:2007年应承担的股份支付费用为554 212 500元,2006年追溯调整的股份支付费
2
用为184 737 500元。现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调整为:2008年应承担的股份支付费用为274 069 469.18元,2007年应承担的股份支付费用为459 819 229.45元,2006年追溯调整的股份支付费用为5 061 301.37元。期权授权日公允价值总额为738 950 000.00元,其中首期25%部分,2006年承担2 024 520.55元,2007年承担 182 712 979.45元;其余75%部分2006年承担3 036 780.82元,2007年承担277 106 250.00元,2008年承担274 069 469.18元。如表2所示:
表2:各年费用和资本公积数额表
年份 2006 2007 2008 属于25% 2 024 520.55 182 712 979.45 属于75% 3 036 780.82 277 106 250.00 274 069 469.18 当期费用 5 061 301.37 459 819 229.45 274 069 469.18 1. 2007年年底应做的会计分录
(1)确认2007年度摊销的股权激励成本:
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酬(股票期权激励) 459 819 299.45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9 819 299.45元 (2)确认2006年度应摊销的股权激励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59 819 299.45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59 819 299.45元 2.在2008年年底应做的会计分录
确认2008年度应摊销的股权激励成本:
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酬(股票期权激励) 274 069 469.18元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74 069 469.18元 (三)可行权日之后
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7年12月27日,伊利股份(600887)公布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股权激励计划首期行权相关事项的议案,31名管理层进行首期行权共64 480股,占可行权数量的1‰。伊利的股份面值为1元。
借:银行存款 776 984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38 950元 贷:股本 64 480元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 451 454元
假设在2008年12月28日,伊利被授予股票期权的员工将剩下的期权全部行权,则需做下面的分录: 借:银行存款 776 207 016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38 211 050元
贷:股本 64 415 520元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1 450 002 546元
从伊利股份有关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来看,在2007年度和2008年度对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进行确认时,会大大增加当期的管理费用,特别是2007年,数额巨大,这会导致当期利润的巨额减少,这也是伊利2007年利润为负的主要原因。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为了避免对利润影响的幅度过大,伊利可以将股权激励成本在多个年度进行摊销,但伊利并未采取这个做法,而是将其在三个年度摊销完。这隐含的假设是伊利被授
3
予股票期权的高管将在2008年12月28日将全部行权。企业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实际上也是一种信号。伊利的这种做法是合法的,但这种做法容易传递给市场一种信号:如果2008年底伊利高管全部行权后,是否代表连伊利的高管都不看好伊利?要不为何伊利高管如此着急行权?这种信号所带来的伊利股价的大幅波动和下挫估计不是伊利所愿意看到的。
2008-10-30 /许敏敏 席秀华
案例讨论题:
1. 伊利股份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是什么?
2. 你认为股份期权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是合理的吗?为什么?
3. 在对股票期权可供选择的计量基础如内在价值、最小价值以及公允价值中,哪种计量基础更科学、可
靠?为什么?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