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来源:课题研
[日期:2012-03-28] 究
作者:张秀芹
[字体:大 中 小]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象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师生互动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生生互动可分为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共五种类型。
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并在其中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学习经验的教学交流活动。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这昭示着新课程呼唤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需要建立一个师生关系融洽,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多样,课堂气氛活泼的教学环境,而建立这一教学环境的关键是教学中师生开展有效的互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互动是以人为本的,在教育思想和合作探究理论指导下,构建一种能使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且将极大的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将得到充分的施展,学生的品位、意志和行为也将有很大的提高。
二、本课题国内外同一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目前,国内外对于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国内起步较晚。国内主要近几年开始,且大都是国外“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介绍和验证,部分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理论基础往往不够明确和完善,对照国外较成功的“互动式”教学经验,及新课程要求对学生采用“互动式”教学势在必行。
.
.
在国内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形式较单调,多师生互动,少生生间互动。而事实上,许多国外研究专家正把生生互动当作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精辟地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它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品质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 三、本课题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 在理论上它是“三性五要素”课改理念的可行性研究。以新的知识构建理论为基础,寻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与发挥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相协调的方式方法。
2. 在实践中,它是教改的落实,是新课程要求的落实方式研究,是具体的可行性操作研究。
3. 这种研究也可以因为其具体的实效性而直接指导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推动“三性五要素”课改要求的落实。
4. 我们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许多可选择的师生互动方式,并加以论证,以推动全校教改的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的目标 :
本课题立足于对现有课堂的观察与反思,旨在研究如何实现课堂互动,为建构新型课堂提供一种指引,探索一种有效、实用的新型课堂模式。这里的互动主要指师生的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对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不断去实践课堂互动的理念,达到学生互动学习,主动构建有关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研究的内容 :
寻求课堂中师生互动有效方式,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
1.教学中师生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运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有效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发现、探究。
.
.
2.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设计的研究,课堂上,提问、应答、对话等师生语言互动方式的设计,达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 3.互动组织形式的有效性研究,贯穿在整堂课的各个环节研究中,导入、文本呈现、思维高潮的出现等运用怎样的互动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4.师生互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有效性研究,怎样的互动形式,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五、本课题研究工作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的思路和过程: 研究准备阶段 1、 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理念,管理理论、更新教育观念。 2、 实验教师到相关学校考察学习并请专家进行讲座,写出学习心得,整理试验的理论思路与依据。 研究实施阶段 实验教师根据各自制定的计划、方案,有步骤地展开试验、论文的撰写、定期公开课等。并由课题主持人统一指导,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研究总结阶段 各实验教师认真总结实验以来的经验与不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照收集上来的各种信息展开分析,总结师生互动的基本模式,完成实验报告。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变量实验法、对比法;案例分析法; 问卷调查法。 六、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成果名称 本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实际效果 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示范课 成果形式 论文 论文、教案 教案 完成时间 2012、1 负责人 张秀芹 阶段成果(限5项) 2012、4 罗琴 2012、4 彭爱萍 .
.
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理念、特征 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多边互动模式的专题报告 最终成果(限3项) 学生素质发展数据资料及分析报告 优秀课堂教学案例等课题成果集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论文 论文 调查报告 教案集 论文 2012、9 2012、10 2012、10 2012、12 2013、3 蔡桂华 陈芳芳 王秀春 潘先珍 张秀芹 七、本课题课题组成员分工 主持人:张秀芹
成 员:王秀春 彭爱萍 蔡桂华 陈芳芳 罗琴 潘先珍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和经费的保障措施
(一)本项课题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为保障研究的扎实、高效,我们确定了以下三点措施:
1、课题研究与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2、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 3、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二)课题组将通过学校专项经费的拔款和课题组成员自筹相结合的方法筹措本课题研究的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组研究活动的开展,资料购置、成果汇集等。加强经费投入和管理,确保研究工作的正常开展。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