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0:40:00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温昌祎

语汉言文学 10902020098

[摘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学科肩负着重任,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和学会审美上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违背语文学习基本规律的现象。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做好自身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不断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应始终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好学乐学,充满欢乐感和轻快感,而无愁苦感和困乏感。在教学评价中,应由重结果向重发展转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生发展 更新观念 学习方式 听说读写能力 课内课外

[正文] 语文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语文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语文

工作者的努力,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起过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语文教学也日益暴露出不足。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初中教育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这既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真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生的个性特长自由的发展,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必须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一、语文学科与素质教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迫地要求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对“素质教育”给以了明确的定义和阐述:“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三令五申,决定了向素质教育转轨成为必然趋势。语文教

1

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学科又肩负着重任,可以大有作为[1]。

(一)、语文学科在让学生学会做人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既适于阅读又便于写作借鉴的范文。这些范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内容中包含了大批堪为典范的人物形象,还有大量有关做人道理的精彩论述。这些内容经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和正确引导,毫无疑问能使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效果。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对学生有着直接的示范作用。许多学生回忆起他们崇敬的老师,往往说:“老师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而且教会了我们做人。”语文老师显然更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二)、语文学科最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求知 求知应该是、事实上也的确是学生的迫切愿望与自觉要求。充分利用语文便于自学的优势,学生不仅可以积极主动地学好语文,而且可以把在语文课上养成的求知习惯和学到的求知方法迁移到其他课程中去,实现学习的全面优化。不仅如此,这种求知习惯和求知方法还将伴随学生的一生,使其终身受益无穷。以特级教师魏书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教学之所以取得理想效果,就是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并善于利用语文便于自学的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达到了叶老所说的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理想境界。

(三)、语文学科最适宜于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生活,包括学会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环境的困难生存下去,也包括在比较优越的条件下使生活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这一代的青少年,他们没有受过多少艰苦。祖辈、父辈十分强烈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溺爱他们。这样的孩子生活能力是低下的。让他们学会生活,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范例可供学生学习借鉴。只要教师有这种自觉性,把教材学习与现实生活经常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指导,并在语文课外活动中有意创设情境给学生以必要的实际锻炼,就可以在教学生学会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语文学科对学生学会审美至关重要 真、善、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真,是基础,是底线,是前提;善具有价值,属于功利价值;美,基本上已经超越了功利,进入人的精神层面,它是精神人类追求的价值,因而是真正的高层次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绝大部分篇章,又都属精品之列。其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内容之美、风格之美、意境之美,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熟读精思,都可以程度不同地领略到。而作文教学,则要求学生利用课

2

文学习中得到的审美经验,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对使学生学会审美更有直接的重要作用。学生再把课内的审美知识用于课外的阅读和艺术欣赏实践,其审美能力当然可以逐步提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文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学违背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把学生最有兴趣的学科变成了学生最厌学的学科,把最便于学生自学的学科变成了学生几乎无所措手足的学科。

(一)、课堂教学方面 教法大多数还是以硬性灌输为主,课本上的范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讲解得味同嚼蜡;讲课几乎占用了全部课内时间,课外时间又几乎全被大量重复的训练题挤满。强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东西大多没有实际用处。课内学习不仅不能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反而硬性切断与课外学习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厌倦情绪便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绝大部分学生把作文视为畏途,一到作文课便大作其难,考试时作文得分率很低。其原因一是作文的命题往往既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不能直接从课本范文中得到借鉴。平时的指导既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写作时过细过严的要求又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作文练习量不足,又没有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批改反馈又不及时,都挫伤了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低下。

(二)、课外活动方面 语文学习的外延几乎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给语文课外学习形成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学生只要有学习的自觉性,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语文学习。而实际情况是:只片面强调了课内学习,千方百计增加、延长课内学习时间,弄得学生兴味索然;几乎完全放弃了对课外活动的指导,更不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从而使语文学习富有情趣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这一天然的优势丧失殆尽,喜欢语文、爱好文学的学生愈来愈少。

(三)、教育评价方面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分数将学校、教师、学生三者紧紧捆绑在一起。为了能够拿到高分,就必须拼命地学,拼命地记,学生的大脑变成了装知识的容器。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当然,素质

3

教育并不是不要考试,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在这种评价制度下,学习分数的高低已经成了衡量教育的唯一尺度。它像无形的紧箍咒,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蓬勃发展的活气,使我们的学生完全成了分数的奴隶。况且凭一次考试来决定学生的终身,是否客观公正,大可怀疑。其负面效应还不仅如此,正如一些专家所痛切指出的:这看起来是一个教育问题,实际上影响了我们全民族的思维、思考和表达方式。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做好自身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不断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应始终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好学乐学,充满欢乐感和轻快感,而无愁苦感和困乏感[2]。在教学评价中,应由重结果向重发展转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是对教师的一场自身革命,需要广大教师更新已习惯了的教学观念,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广大教师转变已习惯了的传统角色,定位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教师角色。

1、教育观念要更新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这也意味着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生活和积极情感体验。这更意味着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3]。

教师还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他们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他们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

4

搜索更多关于: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温昌祎 语汉言文学 10902020098 [摘要]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语文学科肩负着重任,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和学会审美上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违背语文学习基本规律的现象。为此,语文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做好自身角色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不断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特别是在听说读写教学中,应始终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好学乐学,充满欢乐感和轻快感,而无愁苦感和困乏感。在教学评价中,应由重结果向重发展转变,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学生发展 更新观念 学习方式 听说读写能力 课内课外 [正文] 语文是一门古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