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重点
9、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和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8个互相联系的阶段,1)婴儿期信任感对不信任感;2)幼儿期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3)儿童早期主动感对内疚感;4)儿童晚期勤奋感对自卑感;5)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青年期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人感繁殖感对停滞感;8)老年期自我整合对 绝望感。
自我同一性是指整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我,并形成一致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
10、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教师的品行素质、班级环境、课外训练活动)、同辈群体。
11、如何建构健康的人格?人格统合包括三个方面的统合,即自我内部的
统合(树立自我意识、培养乐观生活态度)、自我与社会的统合、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
12、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
从形式上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从内容上分为:生理的我、心理的我、社会的我; 从自我观念上分为:现实的我、投射的我、理想的我。
自我意识的发展:出现:儿童2、3岁左右;加速发展:小学;突变时期:青少年时期。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13、皮亚杰认为,青少年产生了一种新的自我中心,出现了两种认知歪曲:
“假想的观众” “个人的虚构”
14、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指个体偏爱的习惯采用的加工信息方式。
有以下几种:1)场依存型(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外部参照物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和场独立型(内部线索参照,不受外来事物干扰);2)冲动型与沉思型;3)整体型和序列型
15、认知能力也即智力:涉及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信息加工能
力。
智力是个体的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量和质的差异)与群体差异(性别、年龄、种族差异)。人们的智力水平呈正态分布。
16、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
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斯金纳的程序教学)
17、心理学家将性格分解为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 18、性格是指个体字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
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类型分为:1)机能类型说(英国的培因将其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
志型);2)向性说(瑞士的荣格提出内向型和外向型);3)独立-顺从说(奥地利的阿德勒提出)
补充:**中学生观察发展特点:自觉性、精确性、概括性、顺序性 **中学生记忆发展特点: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
2)意义记忆能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
发展快
**中学生行为表现发生的变化:喜欢争论、理想主义
**性格差异对学生学习有何影响: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
学习的速度与质量
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广义的学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人类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专门的学校、老师、有目的) 1、
(美)加涅将学习层次分为八类 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
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最高层次的学习) 2、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学习2)智慧技能学习3)认知
策略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嫁衣控制调节和管理的学习)4)动作技能学习5)态度学习 *我国将学生的学习分为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社会规范的学习 3、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的作用,在刺激和行为之间建
立联结。强化在此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分为经典性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 4、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的基本规律:效果
律、练习律、准备律
5、 俄国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提出了学习的基本规律 :获得与
消退、泛化、辨别 6、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提出了学习的基本规律:强化、逃避条件
作用、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他认为个体行为分为2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7、
塑造或促进良好行为的方式有:1)普雷马克原理(用调频活动作为
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2)行为塑造(也叫连续接近法,指通过强化每一个小的进步达到预期行为目标的有效方法) 8、
根据联结学习原理,消除不良行为的策略有:餍足、代价、结合消退和强化。 9、
格式塔的顿悟学习,也称为完形心理学,是一个德国的心理学派理
论,代表人物苛勒。
10、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他提出的学习观是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的三个过程;他提出的教学观是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认知结构: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的内部认知系统,是用来感知和概括新事物的一般方式。
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
11、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意义学习即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实现意义学习主要条件1)学生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3)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