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赛课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3. 图形的运动(一) 认识轴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集体备课
教材解读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从实物对称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感知旋转与平移现象。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经验之谈
1.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为此,在引入概念时,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帮助学生理解,除了利用教材上提供的素材以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所需的学习资料。教学中,通过观察与操作、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将极大地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同时又可以使学生感悟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
2.注意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
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中理解轴对称图形,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现象;在学一学中感受其特征,在说一说中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在做一做中不断深化体验。
3.注意在学习的困难处加强引导,使教学更有效果。
例如,学生面对例4时,由于缺少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会随意地剪图,并出现剪一两次不成功就放弃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应介入,如先让学生谈一谈剪出4个手拉手的小人关键在于什么,找到关键之后可从简单问题入手尝试解决。
第1课时 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例1,做一做,练习七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了解对称轴。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课件呈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