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福建省莆田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24.氢气也可以由甲醇(CH3OH)转化获得,甲醇转化氢气的流程如下:
(1)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质量比___________;
(2)在蒸发器内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在反应器内发生两个反应: ① CH3OH = CO + 2H2;
②CO在一定条件下与H2O反应转化为CO2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六、实验题
25.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一、二、三、四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1)实验一:待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_____,该现象说明氮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实验二:实验室制取O2和CO2能共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若用此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若用C装置检验CO2,则其中应装入适量的_____。 (3)实验三:将试管②和④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实验四: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 七、计算题
26.下图为某加钙食盐包装袋上的标签,通过下列方法检查该食盐中钙元素的含量:往装有稀盐酸的小烧杯(总质量为200.0g)加入30.0g该盐样品,充分反应后,无固体剩余。反应后烧杯和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28.9g。试计算:
(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O2质量为_______g;
(2)通过计算说明该食盐中碳酸钙含量是否达标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到0.01%) 八、科学探究题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粉末的组成。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甲认为可能是炭粉(一种碳的单质);乙认为可能是________; 丙认为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三位同学中有一位的假设因为不合理,被另两位同学予以否定,请问是哪一位不合理_____?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
(3)查阅资料:氧化铜和炭粉均为黑色固体,其中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溶液呈蓝色。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
(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另外两位同学的假设。
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_______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和结论:
若现象为_____,则_____同学猜想正确; 若现象为_____,则______同学假设成立。
(6)若乙的猜想正确,请写出铜绿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B D C A B D B A A D D B 二、多选题 16 17 18 19 20 BD BCE AC BD AD 三、填空题 21.(1)2KMnO4K2MnO4+MnO2+O2↑ (2)控制反应速率 (3)a (4)节约液体药品
22.K 2N 2H2O SKIPIF 1 < 0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 解析:K 2N 2H2O 4NH4 四、推断题
23. H2O CuO Cu CaCO3 C+CO2五、流程题 24. 3:1 物理 六、实验题
2CO H2+CuO
Cu+H2O
+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四个氢原子
25. 氮气不能支持燃烧(氮气不易溶于水、不与红磷反应) B 2H2O2 2H2O+O2↑
Ca(OH)2溶液 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吸收生成的SO2,防止污染空气 七、计算题
26.1克 8.33%,合格 八、科学探究题
27.氧化铜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能改变,反应物中有铜原子,生成物中不能没有铜原子稀盐酸或稀硫酸等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乙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丙Cu2(OH)2CO3
2CuO+H2O+CO2↑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A B C D A.A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 氢气燃烧生成水 花的香味鼻子闻得到眼睛却看不见 B.B C.C 微观解释 分子间有间隙 原子体积变大 分子种类改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很小且不断运动 D.D 2.氯碱工业是基本化学工业之一,工业上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重要化工原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2H2OA.NaH
B.NaClO
2X+H2↑+Cl2↑,则X的化学式为( )
C.Na2O2
D.NaOH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4.甲醛(CH2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甲醛由一个碳原子、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C.甲醛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加热情况下也不与氧气反应,把X放入ZCl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YXZ
B.XZY
C.YZX
D.ZXY
6.如图所示的烧杯中,若发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中的X物质和Y物质的组合不可能是
A.CaO和H2O C.Mg粉和稀盐酸
A.铜丝可用于作导线----利用其物理性质
B.NH4NO3和H2O D.NaOH和H2O
7.下列关于物质变化、性质及用途对应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B.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发生物理变化 C.金刚石能裁割玻璃----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的金属 D.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8.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把X投入Z(NO3)2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X>Z>Y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只有纯铜片上有划痕 D.往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有大量氧气生成
10.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应适当地多吃( ) A.米饭
B.青菜
C.瘦肉
D.水果
11.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 鉴别物质 A.过氧化氢和蒸馏水 B.镁和锌 C、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D.活性炭和氧化铜 A.A B.B 实验方法 分别加入MnO2,看是否有气泡 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分别投入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C.C D.D 12.向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2、Mg(NO3)2和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可能会有白色沉淀出现 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钙离子-Ca+2 B.氯化钾-KClO3 C.三个氢原子—H3 D.二氧化硅-SiO2 14.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水银、二氧化碳、冰水混合物 B.冰、可燃冰、石灰石 C.液氧、氯酸钾、生铁 D.金刚石、干冰、乙醇汽油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