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语》选读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选读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03:52

\\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尧舜其犹病诸 B.问知 C.举直错诸枉 D.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答案:A

解析:B项,知,通“智”。C项,错,通“措”,安排,安置。D项,乡,通“向”,先前。知,通“智”。 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②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

B.①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①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②约我以礼 ..D.①举直错诸枉 ②举孝廉不行 ..

答案:D

解析:A项,①帮助,接济;②动词,成,成就。B项,①方法;②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C项,①贫困;②约束。D项,①②两句中的“举”都是“选拔,推举”的意思。 @@@@@@@@@@@@@@@@@@@@@@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尧舜其犹病诸 .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B.不仁者远矣 ...C.己欲立而立人 .

D.仁者安仁 .

答案:D

解析:例句中的“病”为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担忧,忧虑”。A项,形容词用作名词,正直的人,邪恶的人;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站得住;D项,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实行仁”。 @@@@@@@@@@@@@@@@@@@@@@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克己复礼为仁 A.问知。子曰:“知人”

B.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C.何谓也?

D.舜有天下,选于众 答案:B

解析:例句是判断句。A项,省略句;B项,判断句;C项,宾语前置;D项,状语后置。 二、课内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归:归结于 .

B.请问其目 .D.樊迟未达 .

目:条目,详情 敏:敏锐,聪明 达:明白,理解

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答案:A

解析:A项,归:称许,赞许。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请问其目 .②吾其还也 .B.①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C.①举直错诸枉 .②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 .D.①汤有天下,选于众 .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答案: B

解析:A项,①代词,代指“克己复礼”;②语气副词,表商榷。B项,①②都是连词,虽然。C项,①兼词,相当于“之于”;②形容词,各个。D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于。 @@@@@@@@@@@@@@@@@@@@@@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答案:(1)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

(2)刚才我拜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论语·泰伯》)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行:做,实践 .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D.士不可以不弘毅 .

施:施加 济:帮助,接济 弘:弘扬

答案:D

解析:D项中“弘”的意思是“广大”。 @@@@@@@@@@@@@@@@@@@@@@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②无求生以害仁 ③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④任重而....道远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答案:D

解析:①介词,凭借;②连词,用法相当于“而”;③连词,表并列;④连词,表并列。 @@@@@@@@@@@@@@@@@@@@@@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答案:(1)自己不想得到的,就不要施加给别人。

(2)读书人不能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 三、延伸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6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

\\

(《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②馔③。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注:①色:脸色,此处指和颜悦色。难:不容易。②先生:长辈,指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③馔:吃喝。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无违。” 违:离开,离别 .B.樊迟御 .C.事之以礼 .

御:驾车,赶车 事:侍奉 忧:担忧,忧虑

D.父母唯其疾之忧 .

答案:A

解析:A项,违:违背。 @@@@@@@@@@@@@@@@@@@@@@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子告之曰 .B.事之以礼 .C.父母唯其疾之忧 .D.仰之弥高 .

答案:C

解析:A、B、D三项均为人称代词,他。C项,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

13.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孟孙问孝于我 B.何谓也

C.父母唯其疾之忧 D.何以别乎 答案:A

解析:A项,状语后置;B、C、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 @@@@@@@@@@@@@@@@@@@@@@

1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敬父母最难做到的是始终心甘情愿,和颜悦色。

B.孔子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认为孝不是空泛的。父母在世时,与父母相处要依礼而行;父母过世以后,丧祭也应合义合礼。

C.父母常常为子女的疾病而担忧。作为子女,更要担忧父母的疾病,尽量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也是行孝道。

D.孔子认为子女尽孝,就是有事情要替父母去做,有好酒食要让父母吃,只要他们衣食无忧,就是行孝道了。

\\

答案:D

解析:D项说法不当,原文意思是,子女尽孝不仅要按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内心真正地孝敬父母。

@@@@@@@@@@@@@@@@@@@@@@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答案:现在所谓的孝顺,是说能奉养父母就可以了。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们。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答案: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参考译文:孟懿子问怎样做才是孝。孔子说:“不违背礼。”

樊迟为孔子赶马车,孔子对他说:“孟懿子问我怎样做才是孝,我回答他:?不违背礼?。”樊迟说:“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按礼侍奉他们;去世了,按礼为他们办丧事,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怎样做才是孝。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子游问怎样做才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顺,是说能奉养父母就可以了。对狗对马,也都能做到饲养它们。如果对父母只做到奉养而不诚心孝敬的话,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问怎样做才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儿女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但是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这能算是孝吗?”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夯基训练 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尧舜其犹病诸 B.问知 C.举直错诸枉 D.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答案:A 解析:B项,知,通“智”。C项,错,通“措”,安排,安置。D项,乡,通“向”,先前。知,通“智”。 2.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②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 ..B.①可谓仁之方也已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C.①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②约我以礼 ..D.①举直错诸枉 ②举孝廉不行 ..答案:D 解析:A项,①帮助,接济;②动词,成,成就。B项,①方法;②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C项,①贫困;②约束。D项,①②两句中的“举”都是“选拔,推举”的意思。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