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学年河南省焦作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17.【答案】解:(1)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所示,△A2B2C2即为所求,
顶点A2的坐标为(0,-1),B2的坐标为(-3,-2),C2的坐标为(-1,-4). 【解析】
(1)分别作出三个顶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 (2)分别作出三个顶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首尾顺次连接即可得. 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的定义与性质,并据此得出变换后的对应点.
18.【答案】解:
过P作PM∥直线a, ∵直线a∥b, ∴直线a∥b∥PM, ∵∠1=45°,∠2=30°, ∴∠EPM=∠2=30°,∠FPM=∠1=45°,
+45°=75°∴∠EPF=∠EPM+∠FPM=30°,
【解析】
过P作PM∥直线a,求出直线a∥b∥PM,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EPM=∠2=30°,,即可求出答案. ∠FPM=∠1=45°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应用,能正确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9.【答案】解:(1)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甲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为:3、6、6、6、6、
6、7、9、9、10, ∴其中位数a=6, 乙组学生成绩的平均分b=
第13页,共16页
=7.2;
(2)∵甲组的中位数为6,乙组的中位数为7.5,而小英的成绩位于小组中上游, ∴小英属于甲组学生;
(3)①乙组的平均分高于甲组,即乙组的总体平均水平高; ②乙组的方差比甲组小,即乙组的成绩比甲组的成绩稳定. 【解析】
(1)由折线图中数据,根据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根据中位数的意义求解可得; (3)可从平均数和方差两方面阐述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熟练掌握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及方差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解:(1)∵点P(1,b)在直线l1:y=2x+1上,
1+1=3; ∴b=2×
∵点P(1,3)在直线l2:y=mx+4上, ∴3=m+4, ∴m=-1.
(2)当x=a时,yC=2a+1; 当x=a时,yD=4-a. ∵CD=2,
∴|2a+1-(4-a)|=2, 解得:a=或a=. ∴a的值为或. 【解析】
(1)由点P(1,b)在直线l1上,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求出b值,再将点P的坐标代入直线l2中,即可求出m值;
(2)由点C、D的横坐标,即可得出点C、D的纵坐标,结合CD=2即可得出关于a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解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b、m的值;(2)根据CD=2,找出关于a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第14页,共16页
21.【答案】解:(1)设1辆甲种客车的租金是x元,1辆乙种客车的租金是y元,依
题意有
,
解得
.
故1辆甲种客车的租金是400元,1辆乙种客车的租金是280元;
(2)方法1:租用甲种客车6辆,租用乙客车2辆是最节省的租车费用, 400×6+280×2 =2400+560
=2960(元).
方法2:设租用甲种客车x辆,依题意有 45x+30(8-x)≥330, 解得x≥6,
租用甲种客车6辆,租用乙客车2辆的租车费用为: 400×6+280×2 =2400+560
=2960(元);
租用甲种客车7辆,租用乙客车1辆的租车费用为: 400×7+280 =2800+280
=3080(元); 2960<3080,
故最节省的租车费用是2960元. 【解析】
(1)可设1辆甲种客车的租金是x元,1辆乙种客车的租金是y元,根据等量关系:①1辆甲种客车和3辆乙种客车共需租金1240元,②3辆甲种客车和2辆乙种客车共需租金1760元,列出方程组求解即可;
(2)由于求最节省的租车费用,可知租用甲种客车6辆,租用乙客车2辆,进而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符合题意的不等关系式及所求量的等量关系.
22.【答案】解:如图,过点A作AD⊥BC交BC于点D,设BD=x,则CD=14-x.
22222
在Rt△ABD中,AD=AB-BD=15-x,
22222
在Rt△ACD中,AD=AC-CD=13-(14-x),
第15页,共16页
22222222
∴15-x=13-(14-x),解得x=9,此时AD=15-9=12,故AD=12,
△ABC的面积:【解析】
.
先作出三角形的高,然后求出高,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熟记三角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2 30
【解析】
6=50m/min,单车速度:3×50=150m/min,单车时间:解:(1)步行速度:300÷3000÷150=20min,30-20=10,
∴C(10,0), ∴A到B是时间=∴B(8,0), ∴BC=2,
∴小亮在家停留了2分钟. 故答案为2.
(2)设y=kx+b,过C、D(30,3000), ∴
,解得
,
=2min,
∴y=150x-1500(10≤x≤30)
(3)原计划步行到达图书馆的时间为n分钟,n=n-m=60-30=30分钟, 故答案为30.
(1)根据路程与速度、时间的关系,首先求出C、B两点的坐标,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C、D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3)求出原计划步行到达图书馆的时间为n,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读懂图象信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第16页,共16页
=6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