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园共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晓燕
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14期
〔关键词〕 家园共育;合作;交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4—0030—01
近十多年来,家园共育已经逐步成为幼教界研究和实践领域共同关心的重要议题。家园共育,能够极大程度地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范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成长体验,能尽可能地整合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目前,家园共育活动还存在着家园二者地位不平等、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合作途径、忽视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和家长的地位不平等,幼儿园工作方式过于强势,家长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部分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幼儿园安排相应活动,然后再告知家长,要求家长配合。虽名为“合作”,但实际上是以幼儿园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的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到家长的需要和想法。在这种关系中,幼儿园往往处于支配地位,而家长一方面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于是就缺乏主动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这种相对弱势的地位中,家长的作用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
2.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一致,家长只重视孩子早期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家长认为只有让孩子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才能在亲朋好友聚会时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他们只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略对孩子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的培养,这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变成“高分低能”人。
3.幼儿园和家长过于关注幼儿的特长培养,忽视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目前,不少幼儿园和家长在社会潮流的影响下,过于重视对幼儿在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而对幼儿的情商、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没有拓展教育的多元性与丰富性,反而助长了不良的教育风气,对幼儿的成长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二、实现家园共育合作有效交流的对策
1.尊重,是建立家园合作的基础。尊重是彼此之间交流的基础,幼儿园在尊重家长的同时也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如,我园近几年来每年秋季举办的新生家长培训会已成为学年度家长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