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讲义文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历史地理讲义文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6 9:39:13

河联接,抵蓟县。

610年重修京口(镇江)至余杭(杭州)段江南河。

元明清大运河:1281年开凿济州河,联通了济水与泗水。1289年开凿会通河,将济州河向北延伸至临清。又继续向北至通州,形成联接南北的大运河。

2、 长江流域交通

长江流域主要交通形式依靠水路,依托长江干流以及赣江湘江水系形成水路交通网

八 越五岭通道

湘桂道: 湘江-漓江 大瘐道: 赣江-大瘐 循梅道: 梅州-循州 本讲主要参考书: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第十一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 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

第七讲 中国古代农耕区的扩展

与农业地理

中国历史上农耕区具有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从平原向山区,从中原腹地向周边地区扩展的趋势。农耕区的扩展取决于:1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古代人口从秦统一六国之前2000万至清末增加到4亿。2粮食亩产提高缓慢:汉代粟类旱地作物亩产约120斤,明清中上地亩产150-200斤。人口增加与粮食产量之间的矛盾导致农耕区扩展成为基本趋 势。

一 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

夏商周时期“三河”成为最早开发的农耕区,被司马迁称为“天下之中”。由于人口少,这时的农耕区呈岛状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岛状农耕区消失,土地连片开发。汉代在全国形成关东、关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四大经济区,位于黄河流域的关东、关西经济区最发达。这时北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5。

东汉末年北方连年战乱使人口与劳动力锐减,虽然隋唐统一后黄河流域经济一都复兴,但“安史之乱”与“靖康之难”再度导致人口流失、经济衰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

二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南移

汉代长江流域经济仍很落后,北方的历次战乱为长江流域经济开发提供了契机,至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江南,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供给地。

在长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进程中,开发顺序为:1上游成都平原。2下游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平原。3中游江汉平原。唐宋时期太湖平原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国主要的粮食输出地,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明清时期江汉平原为全国主要粮食输出地,民谚改有“湖广熟,天下足”。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河联接,抵蓟县。 610年重修京口(镇江)至余杭(杭州)段江南河。 元明清大运河:1281年开凿济州河,联通了济水与泗水。1289年开凿会通河,将济州河向北延伸至临清。又继续向北至通州,形成联接南北的大运河。 2、 长江流域交通 长江流域主要交通形式依靠水路,依托长江干流以及赣江湘江水系形成水路交通网 八 越五岭通道 湘桂道: 湘江-漓江 大瘐道: 赣江-大瘐 循梅道: 梅州-循州 本讲主要参考书: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建人民出版社,第十一章。 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 史念海《中国的运河》,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辛德勇《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中华书局。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